《告白》观后感(精选17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告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告白》观后感 篇1
昨天看了一部日本的悬疑片《告白》,看完之后,心情一直时很压抑的。虽然是10年前的电影,但还是感慨万千。
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一位女老师,为了向杀害自己女儿的两个学生复仇的故事。不说复仇的手段是不是残忍,是不是变态。但是作为一位母亲,得知自己的女儿,因为一些很可笑的理由被两个学生活活的溺亡了,而两个学生在未成年保护法的保护下,可以逍遥法外,而且没有丝毫的悔意、歉意,还在这位老师面前洋洋自得的说起作案的全过程。我想,任何一位母亲都是无法容忍的。既然法律不能制裁你们,那我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来。
整部影片都是灰色的,阴暗的天空,连绵的雨天,看不到一丝亮丽的色彩。这也折射出片中每个人的阴暗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丝毫没有同情心的学生;为了给自己女儿复仇,不折手段的老师;为了想引起母亲关注,而选择杀人希望登上报纸头版头条的学生A;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而杀人的学生B;一味袒护自己儿子,不管对错的学生B的母亲;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抛家弃子的学生A的母亲。每个人都是一个悲剧。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校里,提倡“爱的教育”,认为学生都是天性善良的,犯了错,只要多关心他们,多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只要你犯了错,老师就会惩罚你,打手心、蹲马步、立壁角。让你知道,犯了错,就有惩罚。小恶不惩,大恶难戒!
家庭里,要么一味的纵容、溺爱,孩子犯了错,都是别人导致的,跟自己孩子没关系。要么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不管不问,只是一味满足金钱上的需要。所以没人告诉他们,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
有错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大人!
《告白》观后感 篇2
很久之前就看过电影,但那时实在不知道什么,不知道那阴沉的色调讲述的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最近听说是个大黑暗,我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看看。
修哉童年被母亲抛弃,留下阴影,他想得到母亲的赞美,于是努力参加发明比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现在得到荣誉和去做了好事并不能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大多数人都只对“路娜希事件”等类似充满强大感官刺激,让人满足偷窥猎奇欲望的东西才感兴趣。好事不能引起母亲的注意,那就用母亲给我的才华做坏事吧,不加思考的拉上了“笨蛋”小直做“伙伴”,把年幼不懂事的爱美杀害。但这种充满爆炸性的新闻也没有引起母亲的注意,于是他在学校安装下炸弹,当然学校没有爆炸,修哉也尝到了恶果。
小直是个对自己充满否定,又想通过某事追求确立自己不是失败品的小孩,究其来源也是父母教育问题。修哉的话刺激了他,于是不甘当失败品的他把醒来的爱美扔下游泳池。母亲也刺激了他,于是不甘当失败品的他把刀刺向了母亲。
森口老师之前是想通过艾滋病病毒和同学压力对他们进行报复,班级里的同学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纷纷加入“表演正义”的行列,“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既能做好人又能发泄日常的压力”这有什么不好?但就如书里借班长之口说出:“愚蠢的凡人忘记了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父母家庭的影响不能忽视,其次是媒体的宣传作用,就如森口老师所说,“为什么要把路娜希事件给了特殊待遇,给某些孩子心中的黑暗面烙下了这样的存在,煽动可悲的孩子们崇拜愚蠢的罪犯。”媒体有罪。
《告白》观后感 篇3
电影《告白》的内容的精彩首先应该归功于原著小说。侦探类型的小说多数带有强烈的悬念和严密精巧的逻辑。把这两个小说吸引人的特点搬到银幕上来,自然而然的就成为电影吸引人的特点。当然,电影用镜头语言表达制造和解释悬念。影片的开头,女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学生们吵吵闹闹,女老师毫不理会,自顾自地叙述着自己想说的话--一个奇怪的开场。可是,随着女老师讲话的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聚集起来(电影观众也是)。因为,女老师提到了自己女儿被人谋杀。接着,电影使用一连串的蒙太奇推进剧情,镜头在教室和回忆间切换,还原了谋杀案发生的过程,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
在电影的开头便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这是与许多侦探类电影不同地方。也就从这里开始,《告白》迈进对现代学生境况的探讨。这也是符合观众的心理的,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两个中学生会制造谋杀案。答案是一个学生被不健全家庭扭曲了心灵,另一个则是被不健全的教育制度扭曲了心灵。电影在此无声地揭示了当代日本社会的问题。它在提醒观众,杀人动机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根源。
电影是以女教师的成功报复收场的。她成功地在精神上击垮了青年杀人犯。这个情节显然跳脱了"恶人最终悔改的"大团圆俗套,流露出浓厚的"以牙还牙"的哲学。给观众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不过,这个情节也可以说是极其悲观的,因为它暗示着,对付社会环境培养的悲剧人物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报复。
《告白》观后感 篇4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
《告白》这部电影一直听人说蛮好看的,今天下午终于看了看,果然很不错,看了开头就不舍得放下。
这是一部由小说翻拍而成的电影,如果光看小说的话,我完全有理由那会是本一旦翻开就让读者舍不得阖上书页,拥有高度评价的小说。所以,我决定去找来拜读一下!据说,它不仅占据了2019年周刊文春「杰出推理小说排行排」的龙头宝座,在该年各推理小说的排行榜中也都是名列前茅,它更在2019年获得了书店大赏的殊荣,成为了这本小说大放异彩的一年。尽管如此,由于小说是采用各个主角们的独白与证词作为主要的叙事架构,很多人认为要将这样的一部小说翻拍成电影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
故事发生在一群未成年的中学生之中,未成年的杀人犯被高明者反击,仍有可能继续报复社会。一开始让我想到我那当中学老师的同学,面对着同样混乱的这群孩子们。想想我们以前的学校中,班级中也有许多混乱的学生,现在不知道又都长成怎么样了呢?我们总说一代不如一代,面对现在的这些孩子,想想是不是真的越来越不对头了……家长们啊~自己过去就这个样子,怎么来管自己的孩子呢?有些家长也许就想了,自己以前就这个样子,现在不是也蛮好嘛~就不用多管孩子什么了?那就给老师找麻烦,添负担?
哎呀,好像又点扯远了,言归正传,当天即将辞去教师职位的女老师,于其担任班导师的1年b班的全体学生面前,开始诉说起一段漫长的告白——故事也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故事反映出的日本校园暴力和少年犯心理问题,在不少真实的社会案件中早有体现,松隆子扮演的森口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控诉教育和体制的无能,其冰冷让人恐惧,其悲伤也让人同情。导演一开始就层层剥开犯罪的过程,然后再摧毁整个伦理世界,连最原始的情感也不放过,都成了肮脏的动机。突出了非常状态下的心理畸变,片中小演员的出色表现足以震撼成年人的既定思维。热情单纯的男老师成了双方行动中的无知工具,森口的报复得以完善和升级。在前半部影片中的混血牛奶,轻易毁掉了一个自卑男孩和他的母亲,但仍需要自负女孩的帮助才能找到对手的“软肋”,剧情这才真正进入高潮。关于生命价值的拷问在影片中随处可见,可几乎所有人的独白都是出于自私的动机,殃及他人也毫不在意。“玩笑啊”,影片中最后出现的台词,其实是否定了所有人的虚伪。压抑和冷酷足以震撼观众,但电影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未成年的杀人犯被高明者反击,仍有可能继续报复社会。
一直很佩服日本勇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中国会让这样的片子通过审核吗?更不用说会有导演会拍出这样的片子给我们看吗?会让一个个孩子去演出这样血腥的角色吗?
整部电影由生命和爱这两个主题贯穿始终,故事开始,松隆子扮演的森口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命”字。生命——“啪”的一声就消逝了吗?还是“轰”的一声消逝的?最后,也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爱,我在整个故事里看到的是母爱。作为妈妈的松隆子对于被她2个学生a和b残忍杀害之后,而实施的报复之母爱。而且,未成年人杀了人都还能被法律保护着,可想而知这个做母亲的心里有多难受,看了故事之后,就会感受到她的母爱是怎样的,能让那两个学生让他们生不如死,并且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也听听生命“啪”的一声消逝的声音。但我想老师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复仇啊~他们始终还是自己的学生,是想把他们引向光明的正途的,是想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生命”吧!如果这两个孩子在下手之前想明白了的话,自己的母亲又怎么会消逝在自己的手中呢?只可惜,许多时候不管老师,不管家长做多少努力,这些孩子始终就是明白不了……森口老师的母爱不仅是对自己孩子的,还有对这两个学生的!
《告白》观后感 篇5
这是一部很压抑的电影,怪诞荒谬与存在现实交织,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全篇的色调灰暗,就像是人们不愿意去探寻的深层人性一般。我不想去评判森口老师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因为我知道,如果是换成我在那种状况下,没办法保持理智可能会先疯掉或者直接寻求了结。但她可以用说故事的方式去娓娓道来这些最令自己痛苦的事情,用最平常或者可以说是最温柔的语调让别人撕心裂肺地痛苦,这点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影片的叙述结构有点类似东野圭吾的感觉,用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来推动故事发展,连贯前后的结构顺序。同时,以自说自话的形式来丰富人物性格,交代遗漏的细节,让观众能够了解其犯罪动机。这部片子接触的本应是最纯洁的,最具有生命力的群体。然而他们却幻化成了报复,恐怖,绝望,仇恨,阴暗,扭曲的代名词。一个本该充满着阳光的地方却被团团乌云笼罩着,这究竟是谁的错?可能大家都没错,又或许每一个人都有错。
人们一直在批判老一辈封建迂腐的教育观念,失败的教育最终导致的结果又是什么?各类新闻层出不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善良的直树已经不再善良了,这是过分宠溺孩子,只把问题向外推的家长的错吗?孩子,对不起,妈妈没有把你教育好。于是直树母亲写好遗书,想要将小刀插入孩子的胸口,但是刀被小孩抢了过去,最后自己却倒在了血泊当中。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极大的不幸,母亲要自己吃下教育孩子失败的苦果。但事物总是会有两面性,错并不全在家长身上,这与A的挑衅与贬低有着巨大的关系。而A无疑就是一个家庭教育极其失败的产物。但A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他要的东西又很多吗?他要的并不多啊,他只是想要被夸奖,需要被爱。可这些别人唾手可得的东西他却始终没办法得到,于是心理扭曲到消遣娱乐,打发无聊时光,腻了就丢弃,对唯一一个懂他的女孩痛下杀手。家庭教育真的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开玩笑的。什么东西可以开玩笑,什么东西又不能开玩笑?有的时候,人们常常说着这样的话,却做着那样的事。就像一脸厌世受尽苦难,饱尝辛酸的人却要装出元气满满活力四射的样子。但众生皆苦,也确实没什么好抱怨的。很多人穷尽一生也只不过是为了寻找活着这两个字,但是每个人对活着的定义也不一样。但只要让自己开心,其实就是活着的意义,只要活着就够了。
最近在看一本书,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并有关于二战中被遗忘的一代。可能看完那本书之后,对这些问题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吧。
《告白》观后感 篇6
《告白》是一部2010年的日本电影,到现在已有十年,也算称得上是老电影了,肯定 已经有很多小可爱已经看过了,但好的电影禁得起反复琢磨,不妨再重新回顾一下吧!
相信很多小可爱刚开始看到《告白》这个名字时,肯定和笔者一样以为这是一部浪漫无比的爱情片吧?其实这是一部推理悬疑片哦!
影片详情
影片讲述了一位女教师森口悠子发现自己的女儿爱美被杀害在学校的游泳池中,尽管该事件被警方判定为意外死亡,可森口却向学生们宣布凶手就在班级中,并由此展开了自己的复仇。影片的叙事方式比较特殊,采用了人物内心自白的方式,既呼应了电影的名字《告白》又向观众展现了完整的剧情。
Part 1
森口老师的告白
第一部分是森口老师的告白,也是全剧最为关键的告白。在这次告白中,森口向学生阐述了爱美真正的死因,并指出犯人A与B的真实意图,并在一定程度上给A与B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为后面B的精神失常埋下伏笔。
Part 2
美月的告白
第二部分是美月的告白,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部分则是犯人B母亲的告白,B的母亲一直认为B只是被坏朋友挑唆不小心犯了错,也是该事件中的受害者,并把B的精神失常怪罪到森口头上,认为B由一个乖孩子变成如今的疯子全都是森口害的。第四部分则是犯人A的告白,在这次告白中揭示了A心理扭曲、变态的真正原因,因为迫切地想引起最在乎的人母亲的注意而被森口设计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小疑惑
全片都基本处于一种灰色、黑色的滤镜之中,营造了一种恐怖、压抑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然而当真正看完影片后,又会让人不禁探究学生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究竟有何矛盾?
影后深思
该影片对如今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犯人A从小父母离异,因自己无法达到科学家母亲的要求而常常被骂笨蛋,遭到了母亲的抛弃,从此为了获得母亲的认可不惜一切代价:虐待动物,崇拜露娜希,最后更是违背伦理道德用人体做实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得到母亲的一句赞美。而犯人B内心极其自卑,他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之下,虽然家庭完整,可父亲常年忙于事业,无暇顾及母子俩的生活。母亲对B更是一味的溺爱,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善良,很天真,就算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小女孩都只是不小心犯的小错误。由此可见,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正确的交流方式以及适当的表达对孩子的爱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告白》观后感 篇7
实际上,片中并无完全的恶人,虽然他们残害他人或者自残,我们却无法用常规的道德标准去界定他们的善恶美丑。这是一部令人观之毛骨悚然的电影,因为故事和主题都极其冷血与疯狂,影片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与人性的深刻探讨犹如《大逃杀》那般残酷。然而,这又是一部相当文艺与温情的电影,画面充满美感与创造力,很多时候也会令你感动。
简而言之,影片用一种温柔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充满着暴力和血腥的犯罪故事。坦白说,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原因是它所表达的主题和宣扬的人生观令我极度反感,但这并不代表我否定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至少它在叙事与技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师作为教育机制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循循善诱本是职责与应尽的本分,但一旦使权力成为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便会如同天使变成魔鬼般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毁灭性,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片中的女老师精心策划了一个“劝人向善”的复仇计划,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毫无人性,令人不寒而栗。而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来说,没有成人世界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有时杀人的动机却是很简单而可笑的,甚至清澈。片中的两个少年一个内心自信强大,一个自卑懦弱,却为了博取他人关注或认同,自恃有着《少年法》的“保护”,纷纷堕入罪恶的深渊。
体制的不成熟与致命的漏洞,最终都让他们找到了肆意伤害他人的“合理”借口,并且如愿以偿。究竟是体制的冷漠造成现实的悲剧,还是人性的扭曲导致生命的毁灭?而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出人性之中最邪恶的一面:至亲亦可杀。在《告白》中,我甚至寻找不到一丝希望的亮光,全片自始至终弥漫着令人不安的复仇与杀戮,对人性丑恶的一面进行着没有任何底线的展示,这也是我反感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教室黑板上那个大大的“命”字仿佛无时不刻地强调生命的珍贵,但生命在他们眼中到底意味着什么?电影没有正面作出解释,只是借助人物疯狂的举动缓缓揭开谜底,从各个主人公不同角度的叙述中,观众可以一览整个故事的全貌,剧情推进犹如日本侦探小说般缜密。在“推理”的过程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发泄内心对世界与他人的不满,他们视生命如草芥,无端残害他人生命,甚至直接令善良和道德瞬间崩塌,结果却是殊途同归——间接地残害了他们自己。抛开故事与主题,如诗一般的画面令整部影片的观赏性极佳。
试想,这样一个极度阴暗压抑的故事,如果用最“正常”的技术手段去呈现,那将很有可能使观者如坐针毡。所幸,《告白》并没有落入大多数文艺片的窠臼,影片大量运用慢镜,用唯美的色调与冰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强烈的反差效果。导演将自身对于镜头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强大的视觉掌控力将影像风格运用到了极致,以变幻莫测的技术手段制造出非同寻常的观影趣味,令几位主人公无常的命运如鬼魅般在银幕上如影随形。而那片反复出现的天空始终阴沉得令人近乎窒息,不留情面地让最后一缕光芒消失殆尽。
《告白》观后感 篇8
之前看过书了,已经领略到这个故事的变态,但完全没有两个小时的电影来的这么震撼人心。必须承认,这个电影拍的非常成功,原著中的几个角色分别第一人称叙述,在电影里也很自然的衔接起来,完成的讲述了这个故事。
原本只是三个人,森口悠子、下村直树、渡边修哉,他们的故事。两个小孩把老师的孩子杀了,老师要报仇。很简单的走向,却用很多个人的角度极端完整的把故事的每一个侧面展现在观众眼前,直到最后复仇成功,一个完全称得上3D的剧情。
而看到最后,原来整个故事的起因、那么多人死掉的最深层原因,竟然是因为渡边的妈妈是一个太聪明、太能干的学者。她的天分与能力导致没有办法和“普通人”一起过普通的生活,离开了家庭继续自己的事业,而小小的儿子就没有了妈妈。电影多次慢镜头播放了妈妈离开家坚定的步伐,但是我相信,一步不回头的走掉的妈妈一定满脸泪水,她怕自己一回头就不忍心走了,她深深爱着这个流着自己的血的孩子。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个背影让身后的孩子听到了“一个重要的东西破碎的声音”,她更不知道,这一走,决定了自己几年后的死亡。
觉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复仇”会更加切合主题,从头开始,主线索就是悠子老师的复仇,影片结尾她从电话里走到学校礼堂,渡边修哉的面前,告诉他他自己做了炸药自己摁下发送键炸死了他的母亲————他所做的“大事”的唯一目的。看得出悠子老师对杀女凶手的仇恨深到入骨,她不报警、也不直接杀掉他们,而是用一切方法打破他们心里的防线,让人崩溃、生不如死,她要把她失孩子的痛苦给凶手也尝尝。于是先谎称牛奶里注射了有艾滋病病毒的血,又通过操控接任班主任的头脑简单的热血教师寺田良辉给下村直树施加压力,长期关注修哉的网站了解他的内心,并从北原美月那里得知修哉的真正弱点是他的妈妈。整个故事形成一个圈,造就了一场畅快淋漓的悲剧。
原本应该与故事无关的两个人,直树的妈妈下村优子和班长北原美月,几乎是死得最惨的,一个喷了满墙的血,一个在地上拖出一条血痕后呆在了冰箱里。电影里没有过多交代美月的身世,但是我猜她也是缺乏家庭关爱的一个孩子,性格强硬而且有自己的思想,在全班同学都在“制裁杀人凶手”并且作为一个积分游戏来玩的时候,她完全不参与;作为被老师欣赏的班长,不为人知的另外一个她却羡慕用毒药杀害全家13岁女孩,自己收集了很多化学药剂,最后因为和渡边修哉争吵,语言直接刺痛到他的内心而被杀。一个敏锐的、勇敢的女孩,缺乏关爱也缺乏保护,就那样被残忍的杀掉。
很久没有写字,第一篇影评就写了这么一部挖掘人性至深的电影,完全没有办法掌控,理解层次和表达能力都欠缺很多。看过一阵会不会好一些。
总之,很痛。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痛。
《告白》观后感 篇9
中岛哲也在拍摄《告白》时耗了不少心血。据电影上映之后的宣传爆料,一向以拍片时吃胖见闻的中岛,在导演《告白》过程中,消瘦不少。这部电影涉及主要人物有六个人之多,其中有五个人在电影中拥有告白桥段,可以说,对于导演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中岛哲也以热闹和冷酷的反差所见闻,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他的电影中独有的视觉效果——亮丽的电影色调、轻松优美的配乐却反衬着人物的悲剧命运,这种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上的反差,让中岛哲也的电影往往有一种极致的锐利感。
赞誉与挞伐
《告白》改编于凑佳苗的同名处女作。当年凑佳苗在《小说推理》杂志上连载三章即引起轰动,并凭借第一章便获得了2007年度小说推理新人奖。之后凑佳苗将这部小说整理成册出版,除了获得读者的青睐,也摘取了不少小说奖项。当年小说风靡时,大受欢迎的同时褒贬不一,有人盛赞为世纪杰作,也有人批评过分触碰禁忌,争议很大。
三年后,中岛哲也将《告白》进行了精心改编,这部电影一上映其引起的轰动比起当年小说版有过之无不及。中岛哲也是个非常注重视觉体验的导演,在《被嫌弃的松子》中我们已经领教诸多,而于《告白》这部电影中岛哲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在原小说本就震撼的剧情体验上增色不少,因此给人震撼的同时,其争议性也较原著小说更为强烈。在日本上映时,该片被列为“R 5+”级,即未满十五岁不得观看。于我个人而言,对这部电影的态度是正面的。如果把看电影比作吃鸡蛋,那么,在看《告白》开篇片段时,我已经嗅到了这颗鸡蛋的香气扑鼻。在之后的一个多小时中,我一直被导演高级的故事叙述技法和人物深刻的情感自白所深深吸引,如痴如醉。
有人曾这样讲过,话剧是表演者的艺术,唯有好的表演者才能打动观众,引起共鸣;而电影则是导演的艺术,好的导演就算给一个烂演员,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就《告白》这部电影来讲,中岛哲也在这个标准之下,已经跨入了好导演的门槛。电影上映次年,横扫了亚洲数个重大电影展,如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最佳亚洲电影,在日本电影学院奖上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除此之外,获得的各项提名不一而足。
《告白》获得众多殊荣的同时,也不乏挞伐者,他们认为电影过分放大了人性之恶,把暴力标签化,可我认为,这部电影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导演的处理是恰到好处的。因为用夸张的手法将人性特点揭露出来时,并没有扭曲人性的实质,更像是用显微镜去看微生物,虽然对微生物有所放大,但是实质并无改变。至于有人说电影对孩子残忍面的描述脱离事实,我也不敢苟同。个人认为,《告白》表面上是描写一个关于少年犯罪的故事,实则是在层层揭开人性深处对自我存在感的寻找,这种寻找的扭曲在电影中体现为了冷漠杀戮。
扭曲的存在感
对存在感的渴望其实不只是存在于少年时期,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仅孩子会产生电影中人性的扭曲,但凡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当,成年人们也会出现这种扭曲,曝露其残忍面。社会中的犯罪现象多源于此。电影中涉及的六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两个老师——森口悠子和寺田良辉、三个学生——渡边修哉、下村直树和北原美月、一个家长——下村优子,这六个人其实都有存在感缺失的问题,只不过相比于三个学生的残忍做法,另外三个成年人更加文明一些。
渡边修哉之所以要杀森口悠子的女儿爱美,是因为他的存在感来自于抛弃他的母亲,希望以此获得他母亲的关注。下村直树的存在感是来自于同学的眼光,他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废物、足够勇敢,毅然将爱美丢在了水里。至于北原美月之所以给家里的人投毒,电影中虽然没有过多描述,但是也可以猜测的到,很可能是没有受到家人的呵护和关注,她希望以此获得她在家庭中的存在感。
除了三个小孩之外,电影中的成年人也对存在感苦苦寻觅。对于森口悠子来说,女儿即是她的存在价值,当女儿被害之后,存在感缺失的痛苦只能投射在复仇之上。对于下村优子来说,其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大女儿在东京读大学,小儿子是她生活的唯一意义,也是她存在感的投射。所以她对儿子过分溺爱,自欺欺人,对儿子那种乖巧的想象误以为真,在儿子做出杀人举动后,百般为儿子辩解,直到最后儿子亲口承认森口女儿是自己杀死时,下村优子方才彻底绝望。此时的下村优子也产生了存在感的缺失,她对儿子所有的想象都如泡沫般爆破,于是,她不得已决定将儿子杀了,然后自杀。
以上的五个人都具备这种带有冷漠杀戮性质的存在感的寻求,这种寻求充满血腥,让我们震撼不已。所幸导演没有完全割舍美好,电影中尚有一个善良的寺田良辉存在,他对存在感的寻找是投射于做一个伟大的老师,所以他对前辈樱宫老师十分崇拜。但是在电影残忍粗暴的大环境下,这样一个十足好人也不能幸免于难,不仅被森口悠子利用,成为她手中的复仇工具,而且还成了露娜希事件主人公北原美月的杀害目标。如果北原美月没有被渡边修哉杀死,那么寺田良辉也不能幸免。
导演最后的善意垂怜
这么看来,日本将这部电影归于“R 5+”不无道理。全片充斥着人性的冷漠和血腥,在电影涉及的三个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均是对生命的漠视,他们口中的杀人如踩一只蚂蚁般无足轻重,让人既撼动又愤慨。更让我们痛心的是,这些孩子不思悔改,像渡边修哉和下村直树在杀人之后,纵然被惩罚,也不去考虑被害人家属的痛苦,只是自私地考虑自身利益。
不过,纵然种种险恶,导演终究对成年人拥有着善意的垂怜。在电影最后,森口悠子告诉渡边修哉,是他炸死了他母亲,这样一来让渡边修哉明白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而在画面谈出之后,森口旁白说“这不过是一个玩笑”,这句话在渡边修哉演讲关于生命的重量时也曾说过。只不过渡边修哉当时认为,生命很重是个玩笑,而森口认为看轻生命才是一个玩笑,因为她终究没有让渡边炸死他母亲。在电影中我们其实看到,森口将渡边的炸弹引线剪断了,而且根据她说的“玩笑”,我们几乎可以判断,这不过是森口意欲让渡边彻底感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期望让他明白生命的重量。
成年人相比于孩子,应该更加懂得文明和善良,对于森口来说,这正是她这么做的初衷。犯罪付出代价是理所应当的,可孩子杀人是否就该以命抵命,这是一个值得反复讨论的话题,本文也难以给出结论。我想说的是,相比于惩罚那些罪恶的孩子,不如问问我们这些养育孩子的成年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是否告诉过他们,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罪恶,什么是生命!有时候与其说孩子可恶,其实更可恨的是失职的成年人。
成年人应该有的责任
电影中突出刻画的两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家庭问题。渡边修哉出身于一个父母不匹配的家庭环境当中,母亲自以为下嫁于父亲,所以将自己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渡边修哉确实遗传了母亲的基因,长大后热衷发明,并且存在着和他母亲一样的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母亲对渡边修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渡边修哉成长过程中,母亲一味地教给他科学知识,却忽略了他关于道德与爱的教育。正是由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过度关注和过度期望,让他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恋母情结。可惜的是,母亲让孩子与自己建立了联系纽带,却又不负责任地将它割断,抛弃了他。在之后的岁月里,弥留在渡边修哉心中的,只剩下母亲头也不回的背影以及那些科学书籍。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想,渡边修哉的孤独绝望也令人惋惜。他对未来没有过多期盼,他对当下只是煎熬,唯一让他努力活着的,就是希望那个离开的母亲能够回头一顾。他企图杀害森口女儿初衷也正是因为此。可惜,在森口假借他母亲之名邀请他去研究室之后,他得知母亲早已彻底抛弃他,与另外一个人组成了新的家庭。于是,他彻底绝望,希望用一颗炸弹与同学们同归于尽。在渡边修哉的成长路上,唯一值得他去爱的只有母亲,只有那些科学书籍,除此之外,没有人教给他道德、善良和生命意义,就连自己的生命都无足轻重。在渡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道德教育缺失下的科学怪物。而在另外一个孩子下村直树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溺爱下的自私怪物。
下村直树性格懦弱,在班级里的人缘很差,因此被渡边修哉利用,做出杀害森口女儿爱美的举动。他能残忍杀害森口女儿和溺爱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在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最后森口将真相揭露给了直树母亲,他母亲还是一味袒护孩子。可以见得,直树从小娇生惯养,以至于有一种世界以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式价值观。除他之外,别人都无足轻重。于是乎,在他做出杀害森口女儿决定的一刻,他丝毫没有良心上的不安。在他看来,爱美的死能够让他获得精神上“勇气可嘉”的满足已经非常值得了。在直树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外界的一切都不值一提,甚至于他自己的亲人。最后直树母亲之死,正是溺爱所致的结果。直树就算受到了森口的报复,也丝毫没有反思别人生命的沉重,他最后看到的仍旧是自己生命无比重要。
在今天,每当校园暴力出现时,我们都会义愤填膺地指责那些粗暴的孩子,认为他们应该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可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是孩子背后成年人的失职。如果孩子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家长永远难辞其责。在我们痛恨校园暴力,希望将那些罪恶的孩子绳之以法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又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人生来需要存在感,只是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存在感的寻觅出现扭曲,就会
《告白》观后感 篇10
这部电影,看了五遍。当得知这部电影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的时候,觉得是实至名归的。
曾经也接触过很多描写人性的阴暗面的作品,却没有一部像《告白》,有着最精致的剪影,最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有最残忍的表述,最难受的观后感。
执念。
我一直很关注这个关键词。只要牵扯到人性,心理,精神,就会离不开这个词语。每个人,都是需要一些执念的,有时候执念表现为信仰,或者依赖,或者梦想,又抑或是,内心最想要获得的,温暖。其实,一直相信着,人之初,性本善,但却因为后天因为种种正常或者不正常的际遇而养成的一些执念,人性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
比如,缺乏母爱父爱友情亲情的心灵,会极度渴望来自那个心里无比光明的源头的关注,肯定,鼓励,关怀,和爱。因此,一直不断努力着,发奋着,用尽一切办法,达到实现执念的目标,不顾一切地,渴望着,不顾甚至会伤害到其他人,还有自己。
如今的社会,每天都在强调着来自于家庭,朋友,同辈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尊重,尊敬,关爱,但是正处于缺乏爱与温暖的心灵仍然在失望着,难受着,痛苦着,甚至是每天都处在崩溃和绝望之中。
也许有些定义是正确的吧,冷漠和无情,应该是罪恶和黑暗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家庭。
当我们看到电影中,A的妈妈只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当年幼的A没能达到她的期望的时候就肆意地打骂A,当A的家庭因为强势于研究的妈妈和平凡的爸爸的无法和谐的家庭生活而分崩离析的时候,当父亲开心地和另外一个平凡的女人再婚并有了将A排除在外的一个新的美满家庭的时候,当母亲毫不犹豫地和父亲离婚然后再毫不犹豫地撇下年幼的A继续她钟爱的研究的时候,其实我们知道,关于A的一切悲剧,都在意料之中。
其实,他所做的所有,不过是为了获得所有人的关注和赞赏,尤其是那个,他从小就崇拜的母亲的关注和肯定。
所以他不顾一切地实行着,他觉得可以引起关注的事情,残害小动物,制作可以电麻人的钱包,参加科技方面的比赛,甚至是剥夺了一个小女孩的生命,又甚至是,在得知自己可能患上HIV的时候,还因此庆幸这样的自己,终于可以有机会得到母亲的注目。
其实,对于A而言,他生活的全部,他人生的全部,唯一有意义的便是来自于母亲的爱。
他不知道其实这也就是他最大的弱点。当他害死了女老师的小女儿之后,当他让一个温柔和蔼的母亲变成了一个充满着仇恨和愤怒的复仇之后,他的这个最大的弱点也就变成了女老师报复他的最有用的工具。
或者,相对于A的那个奇葩的母亲而言,也许B的母亲是另一种的极品的类型。她一直觉得,她的儿子永远是最乖巧的最听话的最懂事的,如果B犯了什么错,出了什么意外,伤害了别人,那么一定是别人的错,不可能是她最爱的儿子B的责任。在她的心里,她的儿子B一直都是小时候的模样,那个乖巧可爱的模样,从未改变过,B永远不会犯错学坏,她一直觉得B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纠结不会有痛苦。她一直在为B的各种行为做着可笑的开脱以及荒谬的自我安慰,直至到她生命的尽头的那一刻,当她终于因为她最爱的儿子的精神失常而接近崩溃的时候,她想要用她的方式带着她乖巧的儿子一起离开这让儿子发疯的残酷现实,却从来,从来,从来没有反省过悲剧发生的真正缘由,从来没有探究过,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儿子的真实心态,从来没有客观地勇敢地积极地面对已经发生的无法避免的冰冷的现实,她从来就没有思考过她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对儿子好,她的种种溺爱包庇和维护是不是正确合适。或许只有最后的那一刻,当儿子拔刀杀了她的时候,她才会有一点醒悟吧,原来儿子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样懂事听话吧。
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十月怀胎,历经生产的痛苦和艰辛而得来的最心爱的希望,相比于父亲,母亲是和孩子有着最紧密的血脉相连,母亲也本应该是最能了解孩子的人,就算是在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沟通,和父母产生无法跨越的沟壑,如果连母亲都对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毫无了解的话,那只能说,人类的发展历史,一代一代地繁衍后代,都是一个笑话。
学校
对于学校,对于老师,对于学生,到底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适合的,这个问题千古以来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也许老师严格的管理模式会更规范学生的行为,不让学生走歪路,能在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得到优良的学习成绩。
又也许老师实行宽容轻松的教育方法更好,这样学生的潜力能被开发,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学生会有自主的选择行为。
既然这个问题没有合适的.答案,那就只能交给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学生的不同情况处理了。
撇开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一直以为,学生,在学校里读书学习生活,并没有太多地接触到复杂的社会,应该还算是比较单纯的吧,像我自己上学的时候,觉得和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相处,比起长大之后接触到社会上的不同的人,甚至就跟大学里的接触相比,应该的确算是单纯而美好的,并不是没有矛盾,并不是没有争执,也并不是没有亲疏,但毕竟能够安然而相对和谐地度过每一段的学习生涯。
可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性格,也正在逐渐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趋势表现为,学生也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也会有如果不加管理和关心就会变质的心理和行为趋向,也会有可能变得很复杂很冰冷很残忍的同学关系。
《告白》这部电影很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只是一个小学生的班级,但我们看那些孩子,都会觉得惊讶,觉得痛心,觉得悲哀,他们的不够健全的人格,他们的幸灾乐祸,他们对于生命的冷漠,他们参与破坏和伤害的积极性,他们对于老师和学校的教导的无视,无一不让我们感叹,这,还是一群小学生么。
电影无疑对于这些残忍的现实,做了夸张和渲染的效果,这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其中一个因素,被夸大扭曲之后的刻画,能更让我们悲哀。
这群学生,从来不理会老师说的,即便是女老师在诉说她年幼的小女儿的生命的凋亡的时候,学生们依然在喧闹着,进行着他们自己的行为,只有偶尔触碰到也许与他们的私下里的讨论或者他们的生死有关的叙述的时候,才会有点点反应。老师要揭示凶手是谁了,是么,那我们赶快讨论一下,我猜,一定是谁;呀,原来老师的老公有艾滋,啊,那老师触碰到了我的手机,我的文具,我的课桌,那我一定会有生命危险;啊,老师给那两个凶手的牛奶里加了有艾滋的血液,啊,那两个人有艾滋了,我得赶快逃,不然我也会感染上的,我会死,啊。
这些行为,让观看的人,感觉到可笑,荒谬,和悲哀。
学生们,从来不知道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们甚至不知道故意让除了他们自己之外的其他的生命的消逝,是一种罪恶,他们只知道,当他们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始恐慌,才会意识到自己应该赶快逃离。或者对于他们而言,拿什么满足于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是用各种各样的行为给别人给予他们认为正确而合适的对付方法,这就是对于他们而言在学校最有意义的两件事。而没有跟他们一起做这两件有意义的事情的人,就是异类,就是他们应该排挤,应该对付,应该“惩罚”的人。
在这部电影里,从温柔可亲的母亲形象转变为冰冷残酷的复仇者的女老师,和对偶像盲目崇拜对学生盲目热情的教导自以为是的热血天真男老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于学生而言,女老师失爱女的悲痛,对杀害女儿的凶手的痛恨,以及对这群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可以安然无恙地躲避在未成年保护法下的学生的犀利的职责,这些,学生们一点也不明白,除了那个可爱的班长女孩。而那个自以为很负责自以为可以很好地融入学生之中的傻瓜男老师,他的一举一动在学生看来都是莫大的笑话,大家把迎合他所有的可笑的愚蠢行为作为他们新的最大的乐趣,他们遵循那个匿名短信发起的游戏,用各种方式,帮助那个躲在幕后的发起人给予两个凶手AB惩罚,却让单纯的男老师以为他的这些学生多么听从他的教育方法,多么愿意地和他在天真的教学活动中打成一片。
或许,有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老师的班级的学生,本身也更加不可能变得正常,善良,和做出符合小学生的行为。
温暖,和救赎。
这部电影里,美月,那个其实最明白身边发生的一切,那个心如明镜的女班长,那个笑容美好可爱的女孩,她的出现,还有她和A之间短暂破碎的感情,是我最爱的温暖。其实我很清楚明白,作者和导演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将这仅有的一点点的温暖也摧毁得一干二净,可是,真的,当这点点如脆弱的星光般的温暖,无情地被扑灭的时候,还是会很想哭。当A在女孩直截了当地谈论起他心中最不愿让人知道的对于母亲的仰慕之时毫不犹豫地举起利器挥向女孩柔软的颈部,当女孩的尸体被A截肢之后丢进冰箱A明确地表示和女孩在一起不过是打发寂寞的游戏而已,当A走向心里再也无法承受的痛苦的临界点的时候当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女老师抓住他的弱点向他复仇的时候当他以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了解他当他这辈子心里唯一的执念被他自己亲手摧毁的时候,其实他不知道,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懂他的,只是他亲手将这个懂他的人的生命毁灭了。
像我如此感性的人,总会想,其实美月也是会有温暖人心的能力的,实际上她也有努力地想要开导A,或者假以时日她也会如餐厅里那个美满家庭的小男孩,用一颗糖果和一颗纯真的心将复仇的女老师救赎一样,完成对那个同样心理阴暗冰冷残酷的男孩的救赎。
可是,没有或许了,她年轻的生命,消逝了。
看完电影之后,她和男孩在一起的那些短暂却美好的瞬间,永远会留存在看完这个故事的人的脑海里,那灿烂的笑容,那翩飞飘舞的裙摆,那想要温暖男孩冰冷心灵的善良美好的灵魂,还有,那个映照在夕阳西下的两个年轻的背影,和那个无比美好的亲吻,就算男孩从来没有对女孩,对和女孩的感情认真过,我也宁愿相信,男孩曾经有被女孩的美好温暖过。
一直觉得,人世间最美好,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真诚而温暖的感情。而如果连这种美好的感情都无法被人诚恳地面对并相信,那么还有什么什么是我们可以相信并且追求的呢。
虽然这部电影一直沉浸在悲哀冰冷的气氛,可我从来没有觉得,这部作品是让我们更加对生活和现实失信心和希望,而是一种悲凉而沉重的警示,引导和劝诫的表达。
生活不应该是灰暗的,冰冷的,充满冷漠和仇恨的,敌意的,自私的,人也不应该失却了最根本最真实的人性,来自于家庭的引导,来自于老师的教育,对这个社会,对每个人至关重要,来自于社会的对待,同样不容忽视。
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很多阴暗面,不可能单纯可笑地只有所谓的阳光,也没有人能够抹所有的黑暗和罪恶,但愿,每一份人性,都能健全而积极地生长着,不被忽略,不被破坏,不被毁灭;每一颗心灵,都能拥有大面积的善意向上的光芒照射,都能拥有充实的,适合的,富于意义的人生,如花一般。
《告白》观后感 篇11
第一次看《告白》是在大一上学期,经同学推荐。开始看到名字以为是那种青春校园恋爱故事,得知还是日本的片子的时,便失去了兴趣。因为不怎么喜欢日本的文化,可能是由于无知和缺乏了解所带来的偏见,我觉得他们的潮流和审美十分奇怪。
但是在同学的强力推荐下,并且告知“告白”并不都是“表白”的含义,就和室友下载来看看。看到大概一半的时候忘记由于什么事就把它放下了。对电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有进一步的猜想,只有对电影中所表现的班级,所表现的的老师感到阵阵凉意与厌恶。之后某天突然看到电脑中没看完的电影,本着看完的态度继续看了下去,这个学期在课上又再看了一遍,对比之前看故事情节而言,看到了许多以前没看到的,有了更深,但是又说不出的感觉。
最反感的镜头是当维特老师刚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他想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之后有个短头发的女生便开始笑起来,十分夸张,并不是那种可以传递欢乐气氛的笑,但维特老师却十分开心,觉得自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与尊重,他说什么同学们的一切他都会照单全收,其实他什么也不懂,根本就是一个被排挤在外的人。
最不解的是森口老师告白之后的慢动作镜头,孩子们在雨天中跳跃,脚踏进浑浊的雨水,激起的水花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像簇簇箭头四散快速射出,而是像优雅的奶茶广告中一滴奶茶滴入香甜柔滑的巧克力奶中,污水像一个花苞将少女的脚包裹。污水慢慢升高,飞进少女的裙子里,然后再慢慢跌落,中间有镜头的转换,让我一时有一种错觉:那污水本身就来自少女的身上,它们只是自然的流露与脱落。这让我在脑海中闪出了一个画面:森口老师和美月在餐厅见面的时候,当森口说出她的目的本是想让自己原来班上残暴的学生逼死俢哉。森口知道只是初中生的孩子可以有多残忍。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残忍的,并不只有那几个主角,每个人都是污水中的一部分,甚至每个人都是污水的源泉,人性本恶,这是我的理解。
第二个不解的是美月的死。俢哉一直渴望着被妈妈关注,被妈妈爱,这一切只有美月知道并了解他,可他最后却将美月的陪伴与关心看做垃圾,之前看到的他们带有暖意的相处成为俢哉打发时间的作秀。俢哉用最原始粗暴的方法杀了美月,比他所鄙视的露娜希杀害家人的手法还要原始。并没有用他自己所研制的处刑工具,最后用一把如镰刀的大刀将美月肢解。鲜血还是喷溅出来,随着刀的挥动带到空中,变成了他没有温情的儿时妈妈残忍的将他的玩具肢解的零件。俢哉的妈妈毁了他的玩具,他的童年,给他之后的暴力埋下了种子,而俢哉自己则毁了最了解自己的人,毁了自己的以后。
最震撼的是天空的镜头。直树和俢哉杀害爱美那天是个大晴天,下午的阳光让直树和俢哉的影子在地上投射出长长的阴影。阳光越过天空中的多多白云照着出尖锐的线条,白云的边缘也被啃食掉的感觉,当然,影片中的色调并不是清新的蓝天白云,云朵不是白色,天空也不是蓝的,而是罩上了一层群青,墨绿,熟褐与紫色混合后的灰。短焦距镜头将一大片很有质量的云压下来,让我有种压抑喘不过气的感觉。阵雨将下前与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十分相似,云层上方,受到阳光照射的地方显出白色,而下面则积压了大量铅灰的阴影。如我在豆瓣上看到的第一个影评上所说的“渐渐的,我们不再只看到表面光明的世界,而是真正处于阴暗之境,看见光影交织的世界,善与恶如影随形的真貌。”
这也是我觉得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单纯地讲述师生情谊,老师有多么伟大的电影,不是单纯抨击现今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的片子,而是将校园问题带出校园,不以学生和教师或是教育体系的矛盾,简单粗暴地下判断,而是直面复杂的个人处境。
《告白》观后感 篇12
《告白》不是一部文艺小清新爱情电影,相反,这是一部略显沉重的影片。
影片中最主要的人物,也可以说是影片的线索——森口悠子,即森口老师。在影片开头,是森口老师在她所带的初一班级的结业礼上,对她的一群顽皮不羁的学生“告白”。她的四岁幼女被法官判为意外失足落水,但她知道其实是班上的两名男生杀害了女儿。她坦白因为《少年法》会保护14周岁以下的少年,所以她并不打算为自己的女儿翻案,而是打算以自己的方式报复他两,让他们不断受到良心的谴责,并谎称那两名男生喝完的牛奶早已被她注入了艾滋病人的血。
杀人凶手之一也是主犯的渡边修哉是一个渴望自己的才能被别人尤其是自己母亲关注的少年。他渴望关注渴望到了一个疯狂的程度,不惜杀死唯一一个真正懂得自己的女生北原,又计划着用炸弹杀死全校无辜的人,他觉得这样才能上头版头条,才能“名留青史”。还记得他在快要见到母亲却转身又走时的告白:那一刻,我才明白,我要她拥抱的并非我的肉体,而是更伟大的东西——我的才能、我留下的丰功伟绩。男生修哉虽“病态”,但也反映出父母中任何一方的关爱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少年心态的不良发展。试想身为优秀化学家的母亲如果对小修哉的要求不高,如果能对小修哉多些鼓励而非责骂,如果能一直陪在小修哉的身边而不是和他父亲离婚……或许修哉也会是个杰出优秀的少年。
另一个杀手下村直树较修哉而言是一个较悲剧的存在。因为呆木而在班上没有朋友,修哉带有目的的亲近意外得他欢心,结果他成为了修哉的帮凶,而在知道修哉对他真正的看法时,一气之下把原本只是昏迷的四岁女孩扔进了游泳池里。而得知自己喝了带毒血的牛奶时,原本温和的他突然变得暴躁,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洗澡,也不肯面对自己的妈妈。还记得在直树简短的告白中,他说明了原因。“我每天很用力地清洗用过的东西,是因为害怕妈妈被传染。而我从来不清洗自己,是因为脏乱的头发、发臭的身体、长长的指甲才能让我感知到自己还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这段话出自一个不满14岁的男孩口中,令人揪心。只因想得到他人的认可,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便陷入了恐慌之中。其实只要做自己就好,每个人当然都会有缺点啊。毕竟,只有拥有好的、坏的,你才是完整的。
虽然是看似很黑暗的故事,但整个电影的拍摄风格却是清新的,其中不乏很多唯美的镜头。导演擅长用慢动作,又将很多镜头拼在一起,很好看。沉郁的场景却被导演配上轻松甚至有点可爱的音乐,独特的做法不但不显突兀,还让人觉得格外新奇、舒服。
所有好的电影最经典之处或许都在结尾,这部电影的结尾可能并不算经典,但也很不错,终于让人嗅到了阳光的味道。森口老师忍者眼泪对绝望地趴在地上的修哉说:“这就是我的报复,是真正的地狱。从现在开始,你踏出了改过自新的第一步。”
《告白》观后感 篇13
这部电影我只看了一遍,并不是很仔细地看。是因为我个人比较抵触这种血腥的剧情。但是不得不承认,这还是一部很值得人深思的电影。
本来我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在看了《堂吉诃德》之后,跟亲爱的聊到一个自闭症男孩儿,才知道原来他还演过这部电影。在看电影之前我百度百科了一下,知道了这部电影入围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初选名单,也知道它荣获过“2011年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
起初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后来我发现我错的离谱。“告白”这个词现在通常指向心仪对象表白,可是它的本意里也有“说明”的意思。这只是一部解剖人们内心世界的片子。只是,它所表现的手法太过于残酷了。
其实如果真的用心去看的话,就会看懂。这是一个心与心交流的世界。我不知道为什么日本的作家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解剖人的内心。像是《地狱少女》、《死亡笔记》,还有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直陪伴我们长大的《名侦探柯南》。
以前我认为这个世界很单纯,只是大家太过于自以为是了。说不定别人根本没有想要害你的意思,说不定别人根本没有把你放在眼里。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自己错了,并且错得太离谱了。人与人并不是一定会互相帮助的。朋友什么的也有可能是你的一厢情愿。直到现在我才完全否定当初“友情第一、爱情第二、亲情第三”的说法。
虽然在《告白》这部片子里,直树将他的妈妈杀害了。可是不得不承认,至少家人对自己的伤害是最小的。因为,真正的家人不会轻易地去伤害自己的家人不是么?大家可以互相抱怨互相发脾气,可能会欺骗会隐瞒,可是至少没有把对方推向无底深渊。至少大家还有血缘不会被阻隔,这是想断也断不了的。所以现在我的重新排序是“亲情第一、友情第二、爱情第三”。跟大部分人一样是因为经历了。经历过朋友的抛弃和伤害,经历过家人的保护,也经历过爱情的不切实际。回复到平淡,或许平淡才是最适合的。
这部片子虽然里面的人物性格很扭曲,这就是人心啊。修哉因为太在乎妈妈,所以才会杀人。直树因为太在乎朋友,太在乎修哉的那句“失败品”才会杀人。而森口老师,则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女儿才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复仇。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得失心”吧。
过去我也因为太在乎某些事情而变得很反常,知道后来,我选择放弃,选择努力让自己无视。虽然很难完全做到,可是至少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日子也可以过得安稳一些。
人的劣根就是所谓“得失”。修哉想得到妈妈的关注,直树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两个满手是血的孩子,只是因为太在乎。只是他们忘了,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保护他们,他们的良心也不会吧。每日每夜遭受良心的谴责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直树疯了不是么?至于修哉,我只能说,这个孩子已经被打击到体无完肤。
最后的最后,他的妈妈有没有死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你还相信人性,那么森口老师就没有真的把炸弹给他妈妈,只是吓唬他,让他体会到她当初痛失爱女的感受。如果你已不再相信人性,那么森口老师真的把炸弹给了修哉的妈妈,并且,修哉因为自己的“得失心”亲手害死了自己的母亲。请凭自己的第一直觉判断。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当我看到废墟一般的办公室再度拼接回原样的时候,我相信森口老师并没有真的将炸弹给修哉的妈妈。而在听到美月所说的修哉的感受的时候,森口老师在街上流下的泪水是为了这些无辜的孩子而流的,当然里面包括修哉。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我太傻,明明自己也经历过朋友的背叛,为什么还回相信人性的善良。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只是当时我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相对的,可恨之人也必定有他的不得已。这是我一直坚信的。《告白》的内心解剖所要说的,不正是这样一个道理吗?只是,它用了比较极端的方法。
《告白》观后感 篇14
朋友给了我一个网址,是一段叫做23分钟奇迹的视频。讲孩子们怎么被洗 脑的。看了后一身冷汗,不由想起了前几天看的日本电影《告白》。
影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松隆子扮演一个单亲妈妈,是一所初中的教师。每天,她的5岁大的小女儿会在下午来到她的学校,等妈妈下班一起回家。一天,孩子被发现淹死在学校的游泳池里。当所有人认为这是个意外的时候,松隆子经过调查却发现这是由班里的两个学生干的。这两个学生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只是为了表现得比别人出色。他们以杀人为手段来实现自己扭曲的价值观。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变态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这一切。一个孩子母亲从小抛弃了他,去追求自己的事业,他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让母亲为他自豪回到他身边,就想通过杀人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另一个被家人宠坏了,但又得不到同学老师的认可。所以他为了显示自己强于别人而杀了那个小女孩。
看完这些我沉默了好久。我有个2岁的女儿,我该怎么教育她呢?到她13岁的时候,她会怎么样呢?我们都想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要做到出类拔萃需要学习什么呢?都说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但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呢?我们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是正确的吗?现在的学校教育实在是不敢恭维。功利味道越来越重。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好吗?朋友和我说,孩子有个好的个性就好了。是的,但怎么样的个性算好呢?开朗,积极,谨慎,细心,勇敢,辨别力强,有好的分析能力。好象我能举出很多,而且好多都互相矛盾。
想了半天,回想我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影响。我现在的很多习惯,爱好都传自我的父亲。摄影,读书,集邮等等。父亲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想我也会这样影响我的女儿。但这样好不好呢?兴趣爱好无所谓,但给她更多的空间让她有自己的特点好象更重要。即使这个特点并不是那种优良品质。只要不是坏习惯就行。
给孩子空间,也给自己空间。让她独立点,我想孩子会喜欢这样的。
《告白》观后感 篇15
这已经是第四遍看《告白》了吧,我有个习惯,喜欢的电影会时不时去温习,喜欢的音乐会单曲循环很久。好东西就是每重温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这也是我喜欢看经典电影,经典著作以及挺经典音乐的原因,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去品味和推敲,不会让人产生浪费时间的感觉,不像质量差的作品细节处理的并不好,如果深入去看其实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尤其是读书更应当读经典之作。
一直都很想写一篇关于《告白》的读后感,但是因为自己拖延的毛病,当然更重要的是恐惧写作的心理在作祟。今天就狠下心来把已久的感受和感慨一并表述出来。因为并没有对影片背后的社会背景进行考证,也没有对电影的拍摄技术进行分析,全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已,所以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会过于主观,但也算是自己的深思过后的东西吧。等将来,在细细回味也是一种幸福。
影片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对那群学生不仅是其中几个重要角色,而是全体学生充满同情,我感受到他们的柔弱感和无助感。开始的悠子的一段对学生的告白,就轻易地让那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受到极大的影响,以致后来的行为全是来自当初的那段告白的影响,这完全体现了来自成人世界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强加于未成年人中,作用是非常显然的,从影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这完全是因为,青春时期甚至在20几岁之前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而在这个关键期,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影响,很容易受到蛊惑。但如果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的话,那学生自然也能健康的成长,当然影片中反应的是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正确引导。这也表明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以及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引导责任,我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到社会媒体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大量报道以及对他们的谴责和抨击,这完全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直接的消极结果就是造成其他未成年人的模仿,比如美月对露希娜的崇拜。此外,影片中的少年A和B的家庭教育都存在问题,前者是父母早年离婚,后者是过于溺爱。最明显的是少年A的告白中有提到:“我知道杀人是不符合法律的,但从没有人教过我杀人是错误的行为。这可以明显感觉到,少年A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小就缺乏引导和教育。在影片中,可以感受到这些学生他们可以任意地受到老师的摆布,很多人抨击这一代的学生是多么的险恶,学生时代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家长来引导的,甚至需要同龄人的引导。
影片的确凸显了“引导”的作用。悠子老师和推特老师两个人布下的局让整个班级处于一片不正常的状态,每个人都充满着对小值和修哉慢慢的敌意,这也强烈的体现了青春期的孩子的心智的薄弱,这时候他们并没有建立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极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即使到青年时期也是啊,不然五四运动怎么能开展的那么好,当然这个运动是体现的好的世界观。
这部影片应该值得所有老师去看,首先老师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真正的老师,影片中两位老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一种是悠子老师代表的是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避免自己处于风波之中,这是极自私的行为,影片中也通过一些细节体现了悠子老师完全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从学生的口子就多次提到悠子老师的不负责态度,学生一出事就找其他老师去处理,甚至从不同人口中多次提到悠子老师爱孩子胜过爱孩子,当然爱自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她的行为已经让学生和家长明显感到她因为爱孩子而忽视了学生,这就说明她只能是一位好的母亲,而不能是一位好的老师。尤其是在那段她对班级所有同学做最后告白的那一段,她其实从内心里就觉得这群孩子天性就是邪恶的,她根本没有深入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从学生对于她的离开的欢呼也可以明显感觉出悠子老师的失败,其实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没有感受,是群麻木的人群,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大人们的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他们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
而推特老师代表的是另一种致力于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与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而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教育态度是很好,但从影片中推特的各种行为来看,他只是一位不成熟的老师,他看起来像学生们的大哥哥,但是学生需要的不仅是一位能玩到一起的大哥哥,而是需要一位能进行心灵引导的长辈,他们需要的是一位能引导他们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长者。而推特并不能做到这样,也因为他太年轻,本身的经历就很少,只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而已。从他对少年B的处理方式来看,可以看出他也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他都没有去了解少年B为什么会不来上学,而是一意孤行地按照所谓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少年B,结果使结果更加糟糕,美月说的对,的确是推特间接害了少年B,使其作出杀母的极端行为。
影片中一直被提到的另一位老师,即患有艾滋病的老师,这才是最理想的老师,他有着丰富的经历,自己也是从叛逆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的人,他因为有着深刻的转变经历,所以他更能理解学生,更能从学生的心灵需要出发,他是一位能深入到学生灵魂深处的老师,这样一位成熟的老师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如果从剧中几个重要学生角色来分析,他们完全不用走上歧路的,他们完全是可以受到引导从而走上另一条光明大道。
拿修哉同学来说即少年A,首先讲一下修哉的身世经历,从小母亲就离开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亲人没有陪伴自己的成长,像这种极度缺乏母爱的小孩更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然而修哉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引导来让其走上正轨的,修哉最大的心理需要就是能得到母亲的认可,从而回到自己的身边,希望母亲能以他为骄傲,而作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并没有成熟的处理方法来处理自己的这种需要,他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比如他看到娜路希通过杀人来博得眼球,他就想到原来还可以通过杀人来得到关注,他只看到这样能得到关注,却没有看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之前他一直是拼命的发明东西,依靠自己的才能来得到关注。但失败了,之前的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没有外界的鼓励和引导,他寻找了另一条极端的路,在看到他很自豪的把他的发明介绍给悠子老师时,得到的却是批评和谴责,连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让他产生不满和受挫感,尤其是对方还是一位母亲,让他联想到自己母亲会有的反应。如果悠子老师是一位合格的老师,当时就应该鼓励修哉,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并且悠子老师当时完全从自己主观的想法认为这个发明没有人性。美月曾经对悠子说过:“修哉他只是太寂寞了,他爱他的母亲,他只是想见到他的母亲,得到他的母亲的认可而已。”另外的少年B也不是一个天生就坏的孩子,他也只是想交朋友,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已,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时候的孩子都是处于想得到别人认可的时期,他们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就挽救他们的一生。
总之,除了那些天生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孩子,后天的教育可能对他们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大多数孩子都是需要细心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满足,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心灵教育,不要忽略他们的情绪,他们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是用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只是这个世界会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他们需要的是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不是雾霾的侵袭。
《告白》观后感 篇16
昨天把《告白夫妇》看完了。哎呀,又好多感触。不过,有一点,我算是彻底想通了。谁生活都不易,出门在外要么点头哈腰,要么趾高气昂。
我,总是埋怨那个埋怨这个的,还不如努力去做好该做的事情。逃避,并不是解决的方法,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不论结果怎么样,至少自己努力过。
忽然,我还有点羡慕。经历的多了,看的多了,心态就放的平和了,年轻的时候总是冲动,冒冒失失的,就只想着当下怎么样。反而经历了一些之后,不会当下就冲出去,会想想家人朋友,不会在因为别的什么话就立刻还嘴。经历的多了,承受的能力越强,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开始逃避。
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go back要翻译成告白,快到结局的时候才明白。go back是回来的意思,音译是告白,剧中男女主人公是一对夫妻,因为爱情而结婚,却又因为误会而离婚,最后又解开误会互相告白而和好。
生活中没有谁是容易的,我也应该勇敢的迎接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我总是对弟弟说,什么都是相互的。
是啊,什么都是相互的,没有人会主动对你怎么样,影视剧和小说就只看看,不要太当真。
剧中,女主的妈妈对她说,一个人没有了父母可以活,但是没有了孩子就活不下去。
《告白》观后感 篇17
电影《告白》的内容的精彩首先应该归功于原著小说。侦探类型的小说多数带有强烈的悬念和严密精巧的逻辑。把这两个小说吸引人的特点搬到银幕上来,自然而然的就成为电影吸引人的特点。当然,电影用镜头语言表达制造和解释悬念。影片的开头,女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学生们吵吵闹闹,女老师毫不理会,自顾自地叙述着自己想说的话--一个奇怪的开场。可是,随着女老师讲话的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聚集起来(电影观众也是)。因为,女老师提到了自己女儿被人谋杀。接着,电影使用一连串的蒙太奇推进剧情,镜头在教室和回忆间切换,还原了谋杀案发生的过程,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
在电影的开头便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这是与许多侦探类电影不同地方。也就从这里开始,《告白》迈进对现代学生境况的探讨。这也是符合观众的心理的,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两个中学生会制造谋杀案。答案是一个学生被不健全家庭扭曲了心灵,另一个则是被不健全的教育制度扭曲了心灵。电影在此无声地揭示了当代日本社会的问题。它在提醒观众,杀人动机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根源。
电影是以女教师的成功报复收场的。她成功地在精神上击垮了青年杀人犯。这个情节显然跳脱了"恶人最终悔改的"大团圆俗套,流露出浓厚的"以牙还牙"的哲学。给观众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不过,这个情节也可以说是极其悲观的,因为它暗示着,对付社会环境培养的悲剧人物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报复。
上一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