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1.地理教学中注重演示法的运用是符合“二期课改”的需求。二期课改的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标就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在目前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兴趣,又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2.地理教学中注重演示法的运用是适应地理教材改革的需求。 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如何适应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理念、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并形成创新特色,是当前二期课改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新教材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3.地理教学中演示法的运用是提高我校初中学生读图理解综合能力的需要。我的原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完中,去年8月调入现在的学校——少体校,后者也是一所特殊的以体育为主的学校,虽然两所学校的学生差异很大,但在学生求知意识方面却较相似,都较薄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较消极,尤其是对于地理这门学科,认为是副科,不重要的,不考试的,大有人在,尤其是体校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次要的,我在体育上有了成绩,得了奖牌那才是最最重要的。为此我对我校学生粗略地进行了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你地理老师上课讲讲课外小故事,不要布置作业,也不要进行考试,纯粹为学生减减压就可以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学生中调动积极性,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或者更严峻地说如何开展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摆在我面前,对于他们不能用一般的教学常规,为此我在教学中适时使用演示法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
4.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进行示范性实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演示法的运用。 二、研究的方法:
随着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演示手段和种类日益繁多。根据演示材料
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图片、照片、图画、图表、地图的演示,录象、录音、教学电影的演示等。以演示的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又分为事物现象的演示和以形象化手段呈现事物内部情况及变化过程的演示。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演示目的,选好演示教具,作好演示准备;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示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并配合讲解,与学生共同分析、比较,作出结论。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观察演示边思考;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并指示学生沿着科学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去掌握知识。
1、实物演示法。实物演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实物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新规律奠定基础。如在讲授《月相的变化》时我把篮球当月球。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月球,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月相成因图。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谁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哇?” 我问到,“月亮”学生答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情况。”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我先设置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并告诉他们太阳光线从南方照射进来,篮球上涂成白色的一面就代表月球被照亮的部分,要求演示时亮半面要始终朝向南边。我先挑选两位同学,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月球”。在我的指挥下,地球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月球”在不断的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八个方位作为月球移动的位置。首先,我让“月球”站在观测者的右侧,(观测者要随着月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和月面的朝向。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及月面朝向,在黑板上画出图形。我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月相与教材中的月相成因示意图总是一致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月相这部分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2.直观教具演示法。直观教具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标本、模型、图片、图表、地图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指导学生看图画、图片、模型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 ,把枯燥乏味的识记变为形象有趣的识记,可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这种方法方
便,且适应性强,可根据条件选用。而且这种方法既可刺激学生的感官,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感性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理性知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讲地球的公转时,学生缺乏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和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不是一讲就通的,于是我利用高中地理辅助教具再加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很快掌握知识。
3.实验操作演示法。实验操作演示法是通过课堂中的现场操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运用已学的知识验证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重现实验过程,示范动作要领。同时,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如,我在讲经度、纬度的时候一定会使用地球仪,并且会带一些相关的实物铁丝。上课前,我把准备好的铁丝带进教室。学生们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和铁丝,有的学生干脆问:“老师,你拿铁丝干什么?”,我说:“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学生焦急地等待着。上课的铃声终于敲响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仪上有很多条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线。”点两名同学上黑板操作,师演示铁丝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绕赤道一周截断,截断的铁丝定型成圆。同样方式在地球仪上不同部位,再绕四次,分别定型成圆。收集截下的圆圈,让学生回顾刚才的活动,并观察每条纬线,这时我问纬线的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什么方向?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呈圆形,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同样,师演示铁丝连接北极、南极同纬线、经线垂直并截下,收集截下的几段铁丝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归纳出经线的特点:形状呈半圆形,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掌握纬度和经度的知识。我再把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仪,并在经线和纬线相交处设一个图标,介绍图标的地理位置,再出示几个地理位置,让学生寻找图标,开展游戏。学生们就从此中明确了经纬网的用途——确定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一点。学生掌握理论后运用到实践:海上搜救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不知不觉理解了经纬网,化难为易从而走进了地理课的大门。
经纬网一直是学生感到比较头疼的地方。想想学生的特点、想想难以理解的原因,于是我采用“寻根究底”的方法。让学生一点点的进行知识构建,即由纬线、经线的特点到纬度、经度的变化规律,最终到经纬网的意义。让学生在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学生亲自操作,完成知识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在使用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兴奋、认真的完成每个环节,总结每一个归纳的知识点,较成功的理解了经纬网这个相对较难的基础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培养
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4.电化教学演示法(声像演示法)。电化教学法是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电脑多媒体、电视、幻灯、投影仪、录音、录相、电影等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为突出教学中运用演示法的效果,教师必须精心挑选,适时、适度,与讲解原理、引导观察、设问启迪、分析概括协同进行。如我在介绍《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播放录像大气污染的现状、沙尘暴的片断、水域污染片断,要求学生概括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的污染来源和我们今后的治理措施等等,让学生通过触目心惊的大量的视频片断,注意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口述,让学生眼、耳、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整体发展。
5.监测手段演示法。教师通过风向风速仪和GPS定位仪等
监测手段演示法,是通过监测手段(如风向风速仪和GPS定位仪、气压计、温度计、水样采集器、大气采样器、声级计等)等的演示,使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有关环境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方法。借浦东新区各学校普及风向风速仪和GPS定位仪的东风,由于仪器有限,我在原学校组建了5人组的地理兴趣小组,定期学习使用、操作到最后测得数据可谓大动干戈,原因是我老师也在学习过程中,这跟以往老师都知道的,老师好像是如来佛,我们蹦不出他的手掌心,大相径庭,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可以说我们是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到最后我们把战利品摆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时,得到了大家的片片称赞声,也引起了很多同学的羡慕的眼光,这时看看那5位同学脸上真是一片阳光。这也说明现在的教学还是采用课堂上老师一味讲的形式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学生了。
通过演示,我发现学生易能感知到环境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多种联系,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新知识。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观察演示边思考;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并指示学生沿着科学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去掌握知识。
三、运用演示法的效果:
1、当演示时,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参与人数有了很大的增长,学生大多表现出浓烈的兴趣,都跃跃欲试,这比同一堂课中的其他时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而且通过演示手段学生能感知到环境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多种联系,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新知识。
2、演示法对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演示法主要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喜欢参与,进而会动脑,会思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我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学生的读图速度也会快速增长,从图上获取所需的地理事物的命中率也大大提高。
3、引导学生关注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在演示活动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切身体验,遭遇过课堂教学中难以遭遇的现实生活场景,正是这些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如果离开了对这些真实而具体的活动过程的理解和回味,仅仅关注活动的结果,那么伴随着活动过程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都将无法获得、无法生成。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不足之处我发现在使用各种演示方法的时候,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往往对热热闹闹的活动场面很感兴趣,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十分好奇,但只注重表面现象,体验走走过场,或者在实践活动中稍有收获和体会就非常满足,浅尝辄止。逐渐引导学生由浅尝辄止走向深度实践、深度体验。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注重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刻的反思,每一阶段都进行适时的调控。只有这样及时总结和反思实践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实践活动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