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答案:d
3、转炉终点控制主要是指( )。
(a)控制出钢量 (b)控制终点温度和成分 (c)控制渣量 (d)控制氧枪枪位
(易) 答案:b
4、转炉煤气发生爆炸的条件是( ):
(a)气体混合比在爆炸范围内,φCO>12%,φO 。4%>2℃以下,即在混合气体最低着火点以下,否则只610(b)温度在 能燃烧。 (c)遇有火种。 (d)同时具备以上3
个条件。 (易) 答案:d 。5、炼钢熔渣碱度为( )1.0 <(b)R >(a)R 1.0< 3.0 (d)以上三种都不
对(c)R ≥ (易) 答案:c 6、炼钢过程的脱硫、扩散脱氧反应均应用()定
律。 (b)平方根 (a)分配 (c)热量守恒 (d)质量守恒 (中等) 答案:a ) 、造成氧枪粘枪的主要原因是(7。 (b)爆发性喷溅 (a)冶炼前期炉温低 (c)枪位高,产生泡沫性喷溅(d)化渣不良,产生喷溅4
(中等)
答案:d
8、活性石灰的特点是( )。
(a) 气孔率高,体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石灰晶粒大 (b) 气孔率高,体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石灰晶粒小 (c) 气孔率高,体积密度大,比表面积大,石灰晶粒小 (d) 气孔率低,体积密度大,比表面积小,石灰晶粒小 (中等) 答案:b
9、转炉脱磷的热力学条件主要有( )。 (a) 高碱度、低(FeO)、大渣量和高温度 (b) 高碱度、高(FeO)、大渣量和低温度 (c) 高碱度、高(FeO)、大渣量和高温度 (d) 高碱度、低(FeO)、大渣量和低温度 (中等) 答案:b
10、连铸坯的凝固中心部位为( )。 (a)等轴晶带 (b)柱状晶 (c)等轴晶带和柱状晶 (d)疏松带 (中等) 答案:a
11、转炉脱碳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于( )。 (a)铁水碳含量由高变低、脱碳速度由高变低
(b)炉内温度由高变低,脱碳速度由高到低 (c)铁水碳含量由高变低,脱碳速度不变 (d)炉内温度和碳含量变化,其脱碳速度为低高低 (较难) 答案:d
12、铁水硅含量的提高,对转炉前期脱磷( )。 (a)后移时间增大 (b)前移时间增大 (c)后移时间减小 (d)无影响
5
(较难) 答案:a
13、与顶吹转炉相比,复吹转炉钢水锰含量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 (a)复吹转炉使钢和渣在炉内混匀时间短 (b)复吹降低了钢中氧含量 (c)复吹转炉成渣速度快 (d)复吹比顶吹时间短 (较难) 答案:b
14、转炉吹炼过程氧枪枪位控制的原则是( )。 (a)化好渣,不喷溅、快速脱碳和熔池均匀升温 (b)不产生喷溅和粘枪
(c)不产生返干和喷溅
(d)化好渣为原则 (较难) 答案:a
15、留渣操作是将上一炉终渣的一部分留给下一炉,终点渣的碱度高,温度高,并且有一定量的( )。
(a) (FeO)含量 (b) (CaO)含量 (c) (SiO)含量 (d) (TFe)含量 2(较难) 答案:d
16、转炉冶炼前期脱碳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渣中氧化铁高
(b)熔池温度低,钢液搅拌不良 (c)渣中氧化铁低
(d)碳与氧的亲和力低于硅、锰与氧的亲和力 (很难) 答案:a
17、转炉吹炼过程中,造成炉渣“返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渣量大 (b)供氧量小于碳氧反应所耗氧量(c)渣中(FeO)高 (d)供氧量大于碳氧反应所耗氧量6
(很难) 答案:b
18、磷在钢中以( )形式存在,通常用[P]表示。
。 )
(a)[FeP] (b)[FeP] (c)[FeP] (d)[FeP]
423
(很难)
答案:c
19、能否防止钢包注流和中间包注流的二次氧化,关键在于注流周围 气氛中的( )。
(a)碳含量 (b)氧含量 (c)CaO含量 (d)AlO含量 32(很难) 答案:b
20、氧化物分解反应平衡时,产生的气体压力即称分解压,如果氧化物越稳定,则( )。
(a)分解压不变 (b)分解压增大 (c)分解压愈小 (d)与分解压大小无关 (很难) 答案:c 三、判断题
1、氧气转炉炼钢对氧气的要求是纯度要高,φO>99.0%,氧压应稳 2定,并要脱除水分。 ( ) (易) 答案:×。
2、废钢中可以混有其浸出液中pH值大于等于12.5或小于2.0的危险废物。( )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