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砼拆模时间:板2m<跨度≤8m,须达75%设计强度,梁跨度≤8m时,须达75%设计强度。所有悬臂构件及梁、拱、板≥8m,须达100%设计强度;
⑨侧模拆除时的混凝上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二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⑩安装允许偏差值:轴线和表面平整5mm,模板表面标高±5mm,高度<5m的垂直度6mm,高度>5m的垂直度7mm,两相邻板面高低差2mm,截面内部尺寸基础±l0mm,柱、墙、梁+4、-5。
B、检验频率及方法:
①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②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③方法:观察、对照设计、用塞尺、钢尺、水平仪、靠尺、拉线进行检查测量。
C、监理认可程序:
①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书。
②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完毕合格,自检资料齐全。在①②两项工作结束之后,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检验申请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核实
合格以后,方签证认可。
6)砼:
A、质量控制要求:
①砼的制作配合比经过实验室配制得出
现场施工配合比,设立砼搅拌站,配合比须挂牌,严格计量,先倒石子再倒水泥,最后倒砂子,机控用水量。
②浇捣:用人机结合,振捣操作符合规程,每一振点应使表面呈浆不再沉落,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上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上浇筑完毕。
③砼应连续浇筑,需留置施工缝时,应事先确定并留置在剪力较小便于施工的部分。
④雨季浇砼要有保浆措施,砼养护大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⑥抢工期要提供7天抗压强度,分析是否同意进行下步施工,要采取早强措施。
⑦砼结构的允许偏差:梁柱轴线8mm,层高垂直度5mm,全高垂直度H/1000,标高层高±l0mm,全高±30mm。
B、检验频率及方法:
①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上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d、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e、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②砼偏差尺寸采用仪器,钢尺,塞尺配合测量。 ③砼缺陷飞采用钢尺、塞尺、水平尺配合测量。 ④原材料计量,采用磅秤妥等衡器。 ⑤目测,抽查,巡视和旁站。
C、监理认可程序:在钢筋模板分项己经合格,砂石,水泥原材料合格,有配合比资料,搅拌浇捣砼工作,准备充分就位之后,由承包单位填报硅浇灌检验申请表,书面报监理工作师检查核实合格后,方签字同意浇灌砼。
(2)砖砌体分项工程 A、质量控制要求:
①砂浆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严格按配合比挂牌,每盘计量拌制相同砂浆试块的平均强度值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②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③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
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④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的含泥量,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的含泥量。
⑤组砌方法正确应丁起丁落,干砖不得上墙,空心砖应提前1—2天浇水,含水率为10%—15%;半砖不得集中使用。雨天砌筑高度为1.2m,平时不超过1.8m。
⑥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弓一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⑦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⑧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灰缝宽度8—12mm。
⑨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⑩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
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l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⑾○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⑿用包心砌法(上下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为通缝)。○构造柱:位置正确,
马牙槎,先退后进,残留砂浆清干净,柱筋、顶部与框架梁铰接连接,拉结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误差超过2皮红砖。
B、检验频率及方法:
①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烧结砖15万块、多孔砖5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1组。
②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几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③外墙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5m,且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且不应少于3间。
④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每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⑤方法:尺子、仪器实测实量、目测观察检查。配合抽查和巡视检查。审核试验资料。
C、监理认可程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以后,填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认可。
(3)抹灰:
A、质量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