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越溪副中心徐舍小区动迁房Ⅰ标段项目工程由十四幢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组成,其中两单元房型楼有十幢,即2#、3#、4#、10#、11#、14#、15#、16#、17#、18#楼,三单元房型楼有四幢,即6#、7#、8#、9#楼。具体情况见下表: 栋 号 建 筑 面 积(㎡) 占地面积(㎡) 439 534.6 层 数 建 筑 高 度(m) 2、3、4、10、11、车库层439;标准层14、15、16、17、18 1873;阁楼层249 ; 计10栋两单元房型 每栋计2561 车库层534.6;标准层2250.4;阁楼层315.2; 每栋计3100.3 6、7、8、9、 计4栋三单元房型 车库层一层 标准层四层 阁楼层一层 车库层层高2.2 标准层四层2.8*4 阁楼层一层3.6 1.2、本项目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C25;钢筋为HPB235、HRB335、HRB400三种品种;主体砌体采用Mu10PK1型多孔砖,±0.000~5.000部位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5.000部位以上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1.3、、本项目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保护层:柱30mm,梁25 mm,板15 mm。 1.4、本项目主体结构工程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为≥250mm,其中HPB235型钢筋锚固长度为27d,HRB335型钢筋锚固长度为33d,HRB400型钢筋锚固长度为40d,d为钢筋直径。
1.5、本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具体情况详见建筑、结构施工图。 2、施工部署 2.1、根据本项目工程现场实际基础分部施工进度状况,决定对本项目主体结构工程采用分栋号、分班组的方法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2.2、本项目工程现场总平面布置情况:
2.2.1、施工现场内道路围绕建筑物周边布置,路宽按5m考虑,用400厚道渣铺筑而成,路边侧设明沟排水;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修筑。
2、本工程共设的搅拌站八座,分别布置在各拟建楼长度方向井架位置间,以向两边楼提供混凝土,各配以JZ350 混凝土搅拌机一台。
2.2.3、在每幢拟建楼混凝土搅拌站侧约中间位置布置一台井架,负责混凝土、砂浆、砖块等的垂直运输任务。 2.2.4、水泥、砂石、砖块等主要周转材料堆场布置在靠混凝土搅拌站及井架附近空地上,以便于材料的周转倒运。
2.2.5、本工程临时施工用电主要供应施工机械、搅拌场、照明等用电。各主电箱电源从甲供总电箱接入;各楼号根据作业面相应在楼层设置若干分配电箱,以便于施工。 施工用水主管选用φ50钢管,支管选用φ32钢管,由水源点引出沿道路边布设并接至各施工用水点。
3、主体结构工程主要施工流程
基础分部验收→车库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一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一层楼面放线→一层构柱钢筋绑扎、墙体砌筑→支一层构柱、圈梁、平板模→绑扎一层梁板梯基础钢筋→隐蔽验收,一层构柱、梁板梯钢筋砼浇筑→养护→拆模)→二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三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四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阁楼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屋面结构施工→主体结构验收。
4、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4.1、施工放线和抄平
4.1.1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A)根据已有控制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0.000层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做好标记,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垂球或经纬仪把±0.000层控制轴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具体可在楼面内的控制轴线位置设一100*100的传递孔,以便在室内传递轴线);B)控制轴线传递到楼面后要用经纬仪进行闭合复核,复核无误后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门窗等洞口的平面位置线;C)所放各线均用墨线弹出。
4.1.2、结构高程施工测量:A)各层柱筋接驳安装完后把水准点结合每栋建筑物相应的高程用水平仪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柱筋相应位置标出梁板的标高标记。B)砌砖施工时应在墙体转角处的地面上引测水平标高标志(或以柱筋上标高为准),以作为砌砖时立皮数杆的水平标高依据,待墙体砌到适当(一般为窗台位置)高度后在砖墙上引测0.5米水平线,并用墨线弹出;所引测水平标高线必须周边交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4.2、砖砌体分项工程
4.2.1、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墙体的施工质量也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内外墙体砌筑将采用混水清砌的方式,以保证其砌筑质量。 4.2.2、施工准备 A、 材料:
(1) 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2) 水泥:品种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一般宜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 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机杂物,配制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5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4) 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 掺合料: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膏。粘土膏:以使用不含杂质的黄土为宜,使用前加水淋浆,并过6mm孔径筛子沉淀后才可使用。其它掺合料:电石膏、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6)其它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防水粉剂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B、作业条件:
(1) 基础墙砌砖前基槽或基础垫层施工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手续;首层砖
墙、柱、砌筑前,地基、基础工程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分部工程验收手续。
(2) 首层砖墙砌筑前应完成室外回填土及室内地面垫层,安装好所有沟、井盖板,并按
设计要求及标高完成水泥砂浆防潮层。
(3) 砌体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
(4) 砖应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含水率宜为10%~15%;不宜采用即时浇
水淋砖,即时使用。
(5) 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
术复核,检查合格,方可施工,基础砌砖应弹基础轴线和边线、水平标高;首层砌墙,柱砌筑应弹出墙、柱边线、轴线、门窗洞口平面位置线。
(6) 楼层砖墙、柱砌筑墙、外脚手架已按施工要求搭设完成,并经检查验收符合安全和
使用要求。
(7) 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转角及每隔15m处),并根据设计要求、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门窗位置等)的变化部位: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器进行抄平检查,如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4.2.3、施工工艺 a、拌制砂浆
① 根据级配单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电石膏、粘土膏和细磨生灰石灰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
②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③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隔夜砂浆不得使用。 ④ 每一层楼或250m3砌体中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应作一组试块(每组6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料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b、组砌方式:
① 砖墙厚度在一砖或一砖以上,可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法。砖墙厚度3/4砖时,采用两半一顺的砌法。砖墙厚度1/2砖或1/4砖时,采用全顺砌法。砖砌体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②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段处应砌成斜槎,斜槎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按12cm墙厚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末端应有90°弯钩;接槎时将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证灰缝顺直。
③ 多孔砖承重墙的最下三皮砖用标准砖砌筑;承重墙最上一皮砖,梁、梁垫的下面应用丁砖砌筑。一皮砖砌体的台阶上平面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挑檐、腰线等)应用丁砖砌筑。
④ 构造柱处墙体砌成凸凹槎,槎深为60mm,高度为300mm,从底部先退后进,并按要求设置拉墙筋2φ6@500。
c、注意事项:
①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拆墙返工。 ②墙体拉墙筋、构造柱筋、埋件、水电管线等均要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损坏和拆改。 ③门窗安装预留水泥砖应根据门窗图籍所示位置尺寸留设。 4.3、模板分项工程
4.3.1、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支构造柱、圈梁、楼板模→办预检→拆模 4.3.2、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内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4.3.3、构造柱模板
1、构造柱采用九夹板模板,木方作龙骨,对拉螺栓加固。模板宽度要保证模板与墙交接处的宽度不应少于50mm。
2、墙转角部位用九夹板与木方拼装成阴、阳角模。
3、柱模立好后用50*100mm方木做柱箍,用对拉螺栓对拉收紧固定;每根构造柱的柱
箍间距为500,最少不得少于三道。模板与墙面接触部分,加密封条,防止漏浆。 4.3.4、圈梁模板
1、钢筋绑扎完以后,将对拉螺栓穿过砖墙预留孔,并将穿螺栓用方木在墙身两侧立好,摆放圈梁模板并将对拉螺栓连接拧紧固定,对拉螺栓间距为1~1.2m。
2、检查模板的标高,如不符合要求,调整模板的上下位置并达到设计要求,然后用铁钉将方木与模板钉牢;模板上口宽度用短钢筋控制。 4.3.5、楼板模板 1、楼板面模板采用1200*2400九夹板,用50*100mm方木做板底龙骨,小龙骨间距400,大龙骨间距600~1000,;大龙骨下支柱采用直径(稍径)为≥80mm的杉木撑,支柱间距≤1000。
2、底层立柱时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做到上下层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应垂直,支柱间用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加强。
3、调节支柱的高度并将龙骨找平、固定,板跨度大于4米时在板中部起拱0.2%。 4、铺楼面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5、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楼板面、梁面应干净,应均匀满涂脱模。
4.3.6、模板安装完毕,应根据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要确保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复核模板标高、截面尺寸等,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待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查并办理有关资料手续。 4.3.7、模板拆除
1、在砼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柱和梁侧模;梁板底模拆除时须参考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报告,跨度在2米以下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小于8米时强度应达到75%方可拆除,跨度在大于8米时强度应达到100%方可拆除,悬臂梁板拆除时强度必须达到100%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梁板底模原则上隔层拆除; 2、除后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和涂刷脱模剂,需用的和不用的分类集中堆置。 4.3.8、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A、封模前仔细检查核对各设备及安装管线位置是否正确,预埋件、预留洞是否遗漏,并用高压水枪、吸尘器等严格清除模板内杂物。
B、模板安装好后,按平面位置、轴线尺寸、标高等进行复核,并填好技术复核单。 4.4、钢筋分项工程 4.4.1、工艺流程
(一)构造柱钢筋绑扎
加工构造柱钢筋→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钢筋→验收 (二)圈梁钢筋绑扎
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钢筋→验收 (三)楼板钢筋绑扎
加工楼板钢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钢筋位置线→绑扎板下受力筋→绑扎板负弯矩筋→放置垫块→验收 (四)楼梯钢筋绑扎
加工楼梯钢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钢筋位置线→绑扎板主筋→绑扎板分布筋→绑扎踏步筋→放置垫块→验收 4.4.2、操作工艺
(一)构造柱钢筋绑扎
1. 制作构造柱钢筋骨架
(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缠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为防止骨架在运输中变形,构造柱对角钢筋之间用弯起筋绑扎固定。
(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弯钩角度为135。,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箍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无设计要求时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向上、向下500mm范围,箍筋间距为1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2、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合抗震规范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锚固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的钢筋套上箍筋,注意箍筋应交错布置。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对好标高线,再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两端中间各一扣。骨架调整后,可按顺序从根部加密区箍筋开始往上绑扎。 4、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2)在砌砖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 cm埋设两根?6.5水平拉接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3)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二)圈梁钢筋的绑扎
1、 一般采用预制圈梁钢筋骨架,然后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后支模板。也可现场绑扎,后支模板。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2、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3、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附录B中对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的有关要求,如下表。 钢筋类型 光圆钢筋 HPB235级 HRB335级 HRB400级、RRB400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45d 55d ___ C20~C25 35d 45d 55d C30~C35 30d 35d 40d ≥C40 25d 30d 35d 带肋钢筋 注: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4、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
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6、圈梁钢筋绑扎后,应加钢筋保护层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