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amily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0一五年八月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in Pushing Hand and
The Wedding Banquet
英语 张官利 1241030536 翁敏雅
《推手》和《喜宴》这两部作品主要围绕“家”这个角度,集中体现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两种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并且在国际影坛赢得广泛声誉,从华语电影界低迷的市场和萎靡的人气中脱颖而出。 《推手》讲述了一个从小学习太极拳,退休以后到在美国的儿子朱晓生家里准备安度晚年的朱老和洋媳妇玛莎之间存在的矛盾。因为生活习惯等的不同,朱老与玛莎的矛盾越加激化。最终,在众多摩擦之后,朱老选择独自居住在唐人街,每个月儿孙来探望他一次。《喜宴》讲述了定居美国的台湾人高伟与其室友赛门同性恋。在父母不断催促其结婚传宗接代下,无奈与朋友威威假结婚并使其怀孕,最终不得不向其父母坦白,最终得到了父母的认可。 对于这两部作品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有学者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游媛媛(2007)从整体脉络上分三节即多重文化身份与从影轨迹、从中西冲突到共同的困惑、委婉平和的“中国思路”来介绍李安和他的电影, 以及其电影中透露出来的深深的东方神韵。王淼(2009)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比剖析文化间的矛盾冲突、探讨文化冲突的可能性这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两部作品中文化的冲突与矛盾。李晨(2004)通过分析李安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观来阐述在当今世界中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以及在这种撞击中东方文化的归属问题。王娜(2010)探讨了在跨文化视野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差异产生的在价值观,家庭观,教育观及法律等方面的体现。Germa′n Dar?′o Ferna′ndez(2010)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来解释了跨文化交际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李明明(2007)也在他的作品中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是必然,并且因其产生的冲突和融合也是必然。莫小青(2004)从中西文化的交融处:“家庭”、文化的平等、多样性与文化认同、“文化融入”的叙事策略、李安的多重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四个部分来在阐述李安作品的中西方文化认同。Giana Eckhardt(2002)探究了在国际文化的作用下,人们的价值、观风俗习惯,行为方面也将因其改变。Jung Cheol Shin(2012)从西方的高等教育和中国的孔子教育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中西方文化的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次,从电影的语言风格进行研究,其研究角度一般都是从电影艺术性的角度出发,因此属于专业性的电影研究。甘小(1995)通过分析《推手》的各个镜头,指出李安在创作中都以无条件起义的方式把对电影语言的革命变为一部“即兴”作品,从而来说明李安作品中语言和镜头的成功之处。徐峰(1997)在他的作品《流转的舞台一推手造型语言浅析》中通过分析《推手》中的镜头运用与组合,指出李安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电影运动造型的准确把握上。 除了从电影本身的特征探究之外,其他学者还通过探讨其与文学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并运用叙事伦理等针对文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电影对东方文化的表达。如丁卉(2001)指出李安采取了博采众长的叙事策略,通过调和多种艺术元素和技巧为己所用,在具有戏剧性特征的叙事结构上展现了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色彩。钟曦(2008)从李安从电影文本入手,探讨李安电影深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同时李安又以包容的态度和现代化的观念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余结飞(2008)通过对电影《喜宴》的文本研究,超越种族文化差异的表层结构,深究移民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化选择与身份政治的关系。 也有学者透过这两部作品中“父亲”这个角色来探讨父与子的关系和孝道。Simon T.M.Chan(1998)从西方的家庭三角关系和中国的经典戏剧性情节两个方面对中西方父与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这也正是这两部作品中父与子的关系。ERIKA H.Y.YU(2007)认为在家庭中,我们在实现自身的价值之余,应该充分履行对家庭的义务,就如同《喜宴》的主人公高伟在追求自己的爱情之余也要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还有《推手》中的高晓生也要承担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三方面的责任。Neena L.Chappell&Karen Kusch(2007)探讨了中西方心目中各自的认为的孝道,西方人认为在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的同时也应该有个人的空间,而东方孝道则把赡养任务放首位。R. Fan(2010)在“照顾谁”、“谁的责任”、“什么是家庭”这三个方面总结了孝道在现代家庭中的现状。作为这两部作品中的关键人物,父亲不仅代表家庭权威,更是传统文化的化身。强大的文化冲突在父辈与子辈的矛盾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通过这一形象的转变,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解决文化冲撞、实现文化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家庭,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单位。根据约翰·考顿和法蒂·约瑟夫的模式价值观,将价值观分为个人家庭、社会、人性、自然和超自然价值观六个方面。家庭观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刘晨南(2012)探讨了家庭观概念,即广义上一切与家庭有关的观点和看法均可称之为家庭观。狭义上,是个人对包括家庭的性质,家庭的结构,家庭的职能的看法,也是个人对家庭环境的好坏的一种评判标准,它起到了对个人建立家庭和经营家庭的影响作用。家庭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对家庭的观点可以通过其个体对待家庭事务,处理家庭关系等等的家庭行为中展现出来。潘会贤(2009)研究了中西方家庭伦理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家庭本位及宗法人伦;西方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以爱为核心个人本位及契约人伦关系。 C. Harry Hui and Harry C. Triandis(1986)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理论来进行中西方的跨文化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霍夫斯泰德把文化差异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维度,其中一个就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作为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对人的内在规定性完全不同。个人主义肯定个体的理性自觉,它以“个”、“我”作为基本组织单位,提倡“个”的理性自由精神,肯定“我”的理性批判能力。而集体主义则以“我们”作为基本组织单位,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并以思想的一统性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 翟学伟(1998)运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理论研究了中国社会行动的结构,指出学界关于中国人会行为取向为个人主义抑或集体主义的困惑,源于学者一直受一种二元对立范式的指引而欲图对这两种相反的取向做出取舍。庄丽莉(2010)通过研究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探讨了中美两国的差异体现,即社会活动、家庭观念、个性塑造三方面的差异,同时提出了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历史传统、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体制或意识形态,并对有效避免文化冲突提出了建议。王静波(2002)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角度探究了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利益取向上。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上,集体主义取向与团体意识、组织承诺、组织满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要提高内聚力,提高青年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意感,加强青年的思想教育,培养青年的集体主义观念是关键。孙晓杰(2007)以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理论范式检验文化影响幼儿人格的机制。采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父母育儿风格的这一最重要的社会化媒介,探讨文化如何影响幼儿人格形成,以期对多元文化中的幼儿教育提供依据。吴敏华(2006)分析了中国学者对中国家族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个人主义倾向的论述,然后通过对中美的个人主义与个体主义、中日的家族主义与集团主义的比较,探讨了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管理文化对中、美、日组织行为的影响。海原(2009)作品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美大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影响,并对非言语行为是否在这一文化维度上发生了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进行定量分析。 纵观学者对李安作品《推手》和《喜宴》的研究,集中在对电影文本的分析、跨文化领域研究“父亲”的文化意义这几方面。然而这两部作品作为华语作品在国际影视圣坛的里程碑,都是以“家”作为矛盾冲突的所在地,所以对于作品所展现的中西方家庭观差异也有其探究价值。此外,对中西方家庭观变迁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欠缺,这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究。使对于作品的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主要参考文献: C. Harry H & Harry C. T.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 Study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er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6(17):225. ERIKAH.Y.YU.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y[DB]. Springer? 2007(42):197-206. Germa′n Dar?′o Ferna′ndez. To Understand Understanding: Ho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Possible in Daily Life [J]. Hum Stud, 2010(33):371-393. Giana E.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sations Across Nations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2(27):76-89. Jung Cheol 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Korea: Western University Ideas,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B]. High Educ, 2012(64):59-72. Neena L. C & Karen K. The Gendered Nature of Filial Piety-A Study among Chinese Canadians[J]. J Cross Cult Gerontol, 2007(22):29-45. R. Fan. Which Care? Whose Responsibility? And Why family? Filial Piety and Long 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DB].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83):83-102. Simon T.M. Chan. East and West: Exploration of the Father-Son Conflict in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Triangulation in the West and the Classical Opera Stories of the East[DB].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New York, 2013(24):393-410. 丁卉. 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J]. 当代电影,2001(06):66-71. 甘小二. 诗意地栖息于电影语言李安和《推手》[J]. 北京电影学院报,1995(2):171-174. 海源. 中美大学生非言语交际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实证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 2009. 李晨. 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J]. 华文文学,2004(3):24-46. 李明明.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价值观比较[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刘晨南. 张爱玲与简·奥斯丁的家庭观比较研究[D]. 大连:辽宁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