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000头育肥场可研报告初稿-平凉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型企业集团,为我国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效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出示范与表率。 1.1.11.1 经济效益

本项目正常年可实现产值2700万元,年利润137.5万元,并计算了所得税前、税后的两套指标,税后财务净现值23.4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39%,税后静态投资回报期9.64年,动态回收投资期10.93年,借款偿还期1.7年,盈亏平衡点为34.51%。本项目从整个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来看,投资利润率高于贷款利率,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高于贷款利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从财务评价结果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1.1.11.2 社会效益

本项目带动发展饲料玉米种植户500户,每户平均种植面积5亩,户均新增纯年收入2700元;项目带动发展养殖户500户,每户2头牛,户均新增年纯收入4000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利税112万元,为地方的财政税收培植财源,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1.1.11.3 生态效益

项目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养牛饲料,减少了秸秆腐烂或人为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1.2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近年来,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中,畜牧业是农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粮食转化增值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也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优良种畜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针对我国畜牧业实际发展情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发展现代农业提到了重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其中,肉牛养殖是国家大力提倡、扶持发展的重点发展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符合国家农业政策。配合我国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增产饲料的潜力巨大,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

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加了对畜牧养殖项目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其中,仅中央财政对“秸秆养牛”项目的资金投入量,就从1992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1998年的54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2.5%。截止1998年底,我国在26个省和自治区建立了141个商品牛基地县,并在海南、安徽、山东等省建立了212个“秸秆养牛示范县”,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肉牛业特别是广大农区肉牛养殖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又积极出台多项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和有利于肉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07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提出“加快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

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市场需求,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增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完善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扩大对畜牧业的财税支持、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运用贴息等,以此来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2009年国家财政部发文的《关于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通知(财发[2009]34号)》是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而出台的,该文件的颁发将对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再一次锁定“三农”,政府继续提出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的政策倾斜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反映出我国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持续深化,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具体措施,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落实“三农”政策。此外,农业部也先后启动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无规定疫病出口基地的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等,鼓励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协会组织发展,加大品种改良和对养殖小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肉牛优势区域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促进肉牛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肉牛产业在甘肃省是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一个产业,是比较适宜产业经营、增值环节较多的产业,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是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甘肃省委、省政府已将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列为实现全省农民收入五年内翻番的重要支柱产业,制定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并整合全省项目资金1.5亿元,重点支持养牛小区、良种繁育体系、基础母牛保护、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养牛大县补贴、贷款贴息等草食畜牧业发展。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扶持平凉市草食畜牧发展资金达到1800万元,平凉红牛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前景非常广阔。但是与肉牛产业息息相关的牛肉加工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不少问题。如:手工屠宰的落后生产方式依然存在,私屠滥宰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工艺落后的中小型屠宰加工厂仍大量存在,市场肉类供应中机械化屠宰率较低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省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促进牛肉加工业的发展。

平凉历届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并将其列为全市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牛产业开发专项资金100万元,重点用于品种改良、小区建设补贴、市场开发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并将呈逐年扩大趋势。农户养牛积极性高涨,党委政府亲自抓、农牧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协作抓的牛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正在逐步形成,加快发展牛产业已成为社会共识,为畜牧生产及其产品的加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平凉地区已被农业部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今后获得重点扶持的机会将进一步加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牛肉的消费需求逐步上升,特别是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增长快速,此外我国旅游业及涉外宾馆、饭店的迅

猛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从而促进了高档牛肉的生产。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主体是小型养殖户和个体屠宰者,大型养殖场和屠宰企业市场份额极低导致绝大多数产品是室温鲜牛肉,而冷鲜牛肉、冻牛肉和牛肉制品极少。同时,受母牛养殖效益差影响,近年来中国能繁母牛存栏持续下降,导致中国牛肉产量从2008年开始下降,至2012年方能恢复。受肉牛存栏下降影响,大型肉牛屠宰企业活牛收购困难,产能利用率严重受限,因此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自己的育肥场已势在必行。

1.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3.1 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需要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资源,而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主要靠种草养畜以积肥,种草做绿肥,种草留根瘤肥田。据统计,目前农区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中,能够直接利用的部分仅占1/4,其余3/4的秸秆、秕壳等副产品,需要通过养殖业加以利用,以过腹还田的形式,增加土壤肥力,这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增产粮食,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而且还可减轻由于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对大气的污染,进而保证种植业生产和养殖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平凉市有大量的秸秆、棉籽、菜籽饼等农副产品以及青绿饲料,为发展肉牛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农区发展育肥牛业可收获多重效益,对保护林木草地,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3.2 是加强科学技术,提高养牛水平,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平凉市充分利用本地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及丰富的养牛经验,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本地肉牛品种改良、秸秆养殖、塑料暖棚饲养快速育肥和防疫灭病等技术推广应用,

1000头育肥场可研报告初稿-平凉版 - 图文 

大型企业集团,为我国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效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出示范与表率。1.1.11.1经济效益本项目正常年可实现产值2700万元,年利润137.5万元,并计算了所得税前、税后的两套指标,税后财务净现值23.4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39%,税后静态投资回报期9.64年,动态回收投资期10.93年,借款偿还期1.7年,盈亏平衡点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ysxs8twlp8xswm2y1f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