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大学生参与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如举办大学生教学改革论坛、建立大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等。
通过研讨,学校教育思想观念得到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形成了全校上下重视教学、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教育思想观念实现了“四个树立”、“五个坚持”和“六个转变”。“四个树立”即树立教育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观,树立由单科性工科大学向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的发展观,树立立足行业、面向社会、走向国际的大教育观,树立博学、务实、创新、创业的人才质量观;“五个坚持”即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坚持基础教学的重点地位,坚持教学质量的永恒地位;“六个转变”即由注重专业对口教育向注重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统一要求、单一的培养模式向注重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转变,由注重单纯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整体优化的综合性转变,由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转变,由注重教师的传授向注重教学相长、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转变。
(2)积极探索,不断明确办学思路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重视办学理念的探索。在建校初期,学校即紧密结合石油工业实际需要,突出产学研结合办学,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不断加强大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959年召开的中共北京石油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发挥教师、学生、职工三结合的力量,摸出一套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经验”,“在我们的学校中,特别是我们的全日制学校中,应当以教学为主”,“在教学工作中应明确以教师为主”。
大庆会战的洗礼孕育了学校的精神。1986年,学校第六次党代会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确立为校风,把“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确立为学风。2005年,确定“惟真惟实”为校训。校风、学风、校训一脉相承,都从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孕育而来,是学校确立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想源泉。
“九五”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学校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了清晰的办学思路,即:遵循“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依托优势,整体提高”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服务石油石化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保持石油主干学科优势,加
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强师资队伍建设,巩固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留学生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产学研结合,保持并不断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致力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3)全面要求,精心谋划育人方略
学校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和立校之本,坚持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根本、教学改革是核心,努力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明确提出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构建和完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思路进一步明晰。
在1998年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提出了“博学、务实、创新、创业”的人才质量观。“博学”指基础厚、专业面宽、知识结构合理;“务实”指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指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业”指大胆走向社会,勇于开创事业,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深入基层、献身事业。按照这一人才质量观要求,学校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才培养思路。1999年本科生培养方案集中贯彻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2003年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进一步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思想。2005年,学校又提出“分类招生、柔性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本科教学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成才要求,即“学习和修养并重,传承和创新结合,专业和基础协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统一”,要求思想上做到“爱国、诚信、自强、敬业”,学习上做到“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作风上做到“艰苦奋斗,深入基层,献身事业”。
1.2.2 教学中心地位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重视教学,特别是重视本科教学的良好传统,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已成为全校的共识,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当中。 (1)思想明确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立校之
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本,并作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1994年,在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在全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出发点”;1996年,在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是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1998年,在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根本,教学改革是核心”;2000年,在教师工作暨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本科教育是立校的基础,人才质量是立校之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教学中心地位”;2002年,在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和永恒主题,要大力强化质量意识”;2004年,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总体把握好各类教育的结构关系,处理好质量和规模的关系”。由此可见,学校在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是始终如一的。
(2)领导重视
学校历届领导都把教学工作摆在经常性工作的中心地位。党政一把手在办学思路中坚持优先考虑教学工作,在工作部署中突出强调教学工作,并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工作,抓教学评建工作。在每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总结和部署教学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经常性地研究教学工作议题,学校领导班子研讨会每次都要研究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议题。校领导注重深入教学一线,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坚持“教学是一线,教师是主体”的指导思想,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主体工程。积极实施“安心工程”,在岗位津贴、职称评聘、工作条件等各方面制定向教师倾斜的政策。
(3)措施得力
学校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学校坚持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政策倾斜,统一教学与科研有关政策,将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工作量与其职称和待遇挂钩,将教改项目与科研项目等同看待,专门制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并纳入各学院教学编制。把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把教学工作量作为岗位聘任的主要条件,对教师的考核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建立了教学责任教授制度,教授、副教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积极参与教材和课程建设,承担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
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立教学专项奖励基金,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比赛和评奖活动,设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教学公开赛、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种教学奖项。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积极钻研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些措施激励下,广大教师发扬严谨治学、潜心从教的优良传统,自觉重视教学,积极投入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障了教学工作质量。
(4)制度保证
近年来,学校新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手册》、《教学一览》、《学生手册》、《教学大纲》、《本科生培养方案》等教学资料齐备。重视建立有效的教学行为约束机制,2001年修订实施《关于教师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的规定》,2002年制定《关于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意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从建立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坚持定期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完善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坚持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建立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建立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监控机制、严格毕业生质量审查制度以及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同时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办法、评价体系和奖励条例。这些制度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5)经费保障
学校坚持一手抓教学改革,一手抓教学基本建设,切实保证对教学软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重视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夯实教学工作基础。为保证教学改革的开展,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教学,如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加强了企业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支持,保证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把人才培养列为重点共建项目争取共建单位支持等。这些措施切实促进了教学条件和设施的不断完善,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运行。
(6)全面支持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强调各项工作对教学的服务
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与保障。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既突出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又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互相促进,制定政策,加强引导,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教师开展科研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现场经验的丰富,从而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有关科研活动,利用科研经费和科研条件支持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加强科研实验室等有关资源的统筹共享。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对本科教育和其他各层次教育的关系有明确定位,其他各层次教育定位都以本科教育发展定位为基础,体现了学校注重以本科教育为主优化各层次教育的结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活动常抓不懈。构建大教学管理平台,以大教务服务大教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和图书文献两大保障系统,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文献服务。后勤服务、资产设备、网络及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积极做好教学保障和服务工作,保证了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完好率,创造了优良的教学环境。学生工作处、团委、科技处等单位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营造了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