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淡水鱼类新品种的养殖技术及发展前景
我省有着很多重要的经济鱼类,但近年来由于其价格昂贵,酷捕、乱捕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急剧下降。因此,我院近几年来开展了名贵土著野生经济鱼类人工驯化、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这是我省乃至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如黄颡鱼、鲶的驯化养殖成功大大促进了淡水渔业的发展,现已成为我省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我省淡水野生品种较多,但很多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其资源量由于各种原因已越来越少,如唇鱼骨、沙塘鳢、拉氏鱥、葛氏鲈塘鳢、鸭绿江鲤鱼等,开展名贵土著野生经济鱼类人工驯化、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对我省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池塘和水库渔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一下近几年我院研究的几个淡水新品种养殖技术。
一、 唇鱼骨的养殖技术。 1、唇鱼骨的生物学特性。
唇鱼骨( He mi b a r b u s l a b e o P a l l a s )属鲤形目、鲤科、鱼骨属,俗称重唇、重重,在我国个大水系均有分布,是鸭绿江流域的
重要名贵鱼类之一。味道鲜美,含肉率高,尤其是唇部,肉质极佳。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唇鱼骨有强腰补肾之功效。该鱼性情较温和,生长速度快,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当年的鱼苗可长至 50-100 g ;第二年可长至0.5k g 。我们见到过的最大个体为 8 k g。 2、唇鱼骨的资源状况
由于污染、水利工程阻隔及过度捕捞等原因,这条鱼在市场上已很难见到。为尽快恢复这一珍贵鱼类资源,我院于2009年5月在鸭绿江上游的瑗河流域一个养鱼场,进行了唇鱼骨生殖习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人工繁育及养殖奠定了基础。 3、 唇鱼骨的人工繁殖
2 0 0 9年 5月利用人工驯化养殖3年的唇鱼骨,通过药物催产、流水刺激、人工授精等方法获受精卵32万粒,受精率为93%,孵化率为86%,利用网箱孵化出水花苗26万尾。 4、夏花培育
培育同家鱼方法一样,清塘肥水,适时下塘,亩放水花鱼苗5-10万尾,经过15-20天培育,可生产3-5厘米鱼苗18万尾(出塘率70%)。 4、 唇鱼骨的苗种培育。
2010年在桓仁大川渔场进行了唇鱼骨苗种培育试验,6月7日在一个2亩的池塘中放入唇鱼骨夏花1万尾,用人工饲料(鲤鱼饲料)驯化投喂,经过4个月的喂养,于10月7日出塘,共生产苗种194公斤,规格20克,成活率97%,投饵350公斤,饵料系数1.8。(8月份下
雨近一个月没正常吃食,正常养殖当年可长到40-50克)。 5、 成鱼养殖
2012年在沙岭渔场一个面积14亩,水深2.5米的池塘进行了成鱼养殖试验。试验于2012年5月19日正式开始,放养鱼苗规格:平均体重157克/尾,平均体长25.4厘米/尾,放养量3375公斤,尾数21500尾(1536尾/亩),搭配品种为白鲢,平均体重100克,1500尾,共150公斤。每天早、中、晚各投喂饲料一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6%,以后逐步调整为2%。具体投饲量视摄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天记录投喂量、死鱼情况、水质情况、换水情况。试验期间每隔30天取15尾测定一次体长和体重。实验结束后取30尾测定一次鱼的体重、体长,计算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相对增重率(%)=(试验结束平均尾重—试验开始平均尾重)/初始平均尾重x100%。实验结果:经过了136天的饲养,结果如下:尾重502.9克,成活率97.2%,出塘10509公斤,饵料系数1.4,亩产750公斤。
7、唇鱼骨的养殖前景
目前唇鱼骨市场价格为120-180元/k g ,并且市场非常短缺,一直在高价位运行。现在鸭绿江流域很多养殖户已经养殖这条鱼,辽阳也有几家在养殖。由于人工繁养殖已经成功,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苗种,所以近几年来看,这条鱼的养殖前景会大有可为。
二、 拉氏鱥的养殖技术 1、拉氏鱥生物学特性
淡水新品种养殖技术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