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我为什么写作》: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摘自《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沉默的力量——读汪曾祺的《故乡人》
“故乡人”是汪曾祺三篇小说的总题,三个故事中的人物互为彼此,他们的职业互换后,各自对应的处世态度、命运故事、人生境界也可以互换,作家强调的正是小百姓的几种人生可能。不论是医生、瓦匠,还是打鱼人,汪曾祺笔下的人物部不乏诗意的闪光。《打鱼的》作为汪曾祺“故乡人”小说之首篇更像是作家人文情怀的起点,另外两篇《金大力》《钓鱼的医生》与它有一种难以拆分的、连贯成体的“文气”,三者结合才能看清“故乡人”这组小说的真意、深意。
因为主题的深邃性和开放性,《打鱼的》经常被用作中学生的语文考题,“参考答案”里少不得“巧用了对比手法”“作品弥漫着淡淡的哀伤”“着力描写下层百姓勤劳、坚忍的形象”“寄寓了作家对贫苦人家辛酸生活的深深同情”之类。如果这篇小说的情节恰巧被弗洛伊德看在眼里,他也许会说:“强迫重复的各种表现充分地显示一种本能的特征,并且当他们的活动与唯乐原
则相对立时,就会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一种‘魔’力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两个机械的人,两个对生活缺少要求、热望的人,他们生存的动力来自一种惯性,来自一种机械的重复。生活的无情挤压已使人丧失了绝大部分社会性,只余下本能。小说有意模糊了时代印记,这样的生命几乎被榨干了水分,并且不止今天,还有明天;不止这一代,还有下一代……
认定小说主旨是“寒凉”不能算错,但有偏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品中人物的力量只够“活着”,他们本本分分、尽心尽力埋头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去麻烦他人,不去惊扰世界。他们的沉默不是唱歌,却也不是抱怨。这同样是不小的胜利。
《打鱼的》起首一句:“女人很少打鱼。”这也似汪曾祺的许多作品一样——第一句交代一下人物,第二句便开始把目光移开,或陶醉在养育人物的乡风民俗,或临摹五味杂陈的生活实况……
如果汪曾祺小说《职业》写的是呐喊的沉默,那么《打鱼的》写的就是沉默的呐喊,两篇作品涉及的是同一个绝不轻松的话题——职业。《职业》讲到一个因贫穷而过早出来工作的孩子每日走街串巷卖小吃,不断吆喝着“椒盐饼子西洋糕”。刚散学的一群同龄孩子则常尾随着,模仿他的腔调高呼“捏着鼻子吹洋号”。有一天这个孩子空着手从熟悉的街巷穿过,见前后无人,他自己突然痛痛快快地喊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打鱼的》写的是一家人,打鱼的先是丈夫和妻子,后是父亲和女儿,他们终日寡言,这篇小说很像里面的人物因为一种沉默而不大引人注意,名气要比《职业》小了不少,但是,有时沉默比呐喊更有力量。
……
《金大力》中的金大力也是“拙于言辞,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没有什么出奇的本领,“墙都砌不直”的他做瓦匠也“不够格”,因为尽职尽责,做事老实,“有一个好人缘”,他成为瓦匠头儿,得到主人家的礼遇和同行的爱戴。他拿同小工差不多的工钱,大家很不安。他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再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就知
足。”应该说,打鱼的一家人还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与外界缺少联系。敦厚、乐观、知足的金大力却能很好地融入人群,这是一种进步。他对金钱的淡看,对众人的关心,纵使是从至为粗朴的语言和行动中透出,也一样令人心生感佩。
汪曾祺的小说总是不动声色地苦守着一抹诗意,阅读者只有超越红尘、穿透庸常,以一颗赤子之心靠近才能彻悟这种诗意。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平凡的生活注定要隐于自然或社会的哪个角落,在那里上演着各式的悲欢,这并没有什么,顺境能进逆境能退,冷也过得热也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打不败的奇迹。
平凡得如同草芥的人物,他们的生命中包孕着某种顽强,这种顽强能够战胜一切,有了它,任何干枯的生活都会绿意盎然。他们一直在翻找,他们心中也必有一个目标是常人所不知道的,却正是他们的快乐所在。人物极像简笔画,甚至我们只能看到背影。他们的生命是否有色彩,是否有价值,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判断。“故乡人”标题也可改作“人生”,人物显然来自我们之中,或者小说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地段,小说并不缺乏厚重的历史感,并不缺乏那种普遍的、极具指代性的意义。
我们有把握说,“理解”“敬重”可能比“悲悯”更接近于汪曾祺的本意。……他们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明天;沉默也不是对命运的顺从,而是大音希声的抗争,比呐喊更震撼人心。
……
三篇作品先抑后扬,形成一个梯度——向上的,向恬淡的,向诗意的梯度。《打鱼的》情节简省,更多地是把事件托付给特定的风情民俗。“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人物耐住了生活的压迫与蹂躏,他们面对卑微和辛酸时表现出感人的平静。《金大力》中的金大力对生活没有任何苛责,不乱发脾气,这是一份无需大声说出的刚强、安稳与坦然。《钓鱼的医生》中的王淡人乐善好施,优雅恬淡,超然脱俗,特别像一首完整的抒情诗。三篇作品遵循“本分守己—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脉络,文意是向上攀升的趋势,是诗意的递
进。
由郁结阻滞到豁然开朗,由慷慨悲凉到平和温暖,由低沉晦暗到明艳热烈,一条鲜明的抒情线索足以证明和谐安适才是汪曾祺真正的美学旨趣与人文理想。孔子激赏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人格大境,在汪曾祺的文学世界俯拾即是。其实,只要乐天知命、急公好义,我们就都有机会修成自己的诗人、圣人。
(选自《语文建设》2012年第12期,有删节。作者林超然)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
腌制(yān) 和泥(huó) 冲坍(tān) 笨拙(zhuō) 逞能(chěng) .....二、
1.特殊含义。“破土”一般指种子发芽,长出地面。文中指造屋动工。 2.直接引用。
3.特殊含义。“聪明人”意思是说此人不厚道,是反语。 4.强调。强调说话、写文章要内容充实、条理清楚。 三、
金大力“拙于言辞,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没有什么出奇的本领,做瓦匠也“不够格”,却做了瓦匠头儿。他有一个好人缘,他与乡邻们和睦相处,承接造屋工程,从不多占一手钱;与同行师傅们相处,早来迟走,照应工程,照顾同伴,关照主家,和小工拿差不多的工钱;每天为自家茶炉辛勤挑水。正是因为金大力善良朴实,勤劳知足,尽职尽责,“有一个好人缘”,他成为了瓦匠头儿,得到主人家的礼
遇和同行的爱戴。
学生谈启示,要立足课文,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结合自身或社会实际谈认识。
四、
人物生活的环境很有乡土气息,如“破土”、请酒、上梁,喜庆的门对、大红的斗方,还有造屋的现场、劳作的一天,一切都显得简单、古朴、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遵从着自然规律,和谐相处,真诚相待,安然地过着日子。这种洋溢着人情美的环境,造就了勤劳、善良、朴实、知足的品德。
五、
1.“不变样”指金大力高大结实的外形和沉默寡言的态度,经年不变;也指他善良、朴实、勤劳、知足的品德始终如一。“他也老了”指金大力的“头发已经有了几根白的了”;同时,这也是作者的慨叹,慨叹岁月的流逝,也慨叹生活的些许沉重。
2.表达了作者赞美平凡劳动者美好人性的情感。同时也委婉地告诉人们,这种美好人性往往隐藏在生活的长河里,隐藏在一个人朴质的外表下,须悉心体会。
3.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提示:这种感情,是作者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章中的自然流露,与社会“扬善”、人们“向善”本质相一致。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的这种感情,在与人交往中,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健康成长。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