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及其学习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从朝代来说,它包括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晚清的文学。从时间来说,它包括从原始社会直到“五四”以前三、四千年间的文学。从文体来说,有散文、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 中国文学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高校影响较大的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学习古代文学的方法:第一,文学史与作品选结合。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如研究《诗经》,就必须阅读大量的有关《诗经》的著作,如《毛诗故训传》、《诗集传》、《毛诗传笺通释》、《诗经通论》,又如近现代王力、朱东润、陈子展、郭沫若、夏传才、刘师培、程俊英等人的著作。 二、上古歌谣:中国文学的源头 在文学史上,通常把产生于《诗经》之前的民歌和民谣统称为上古歌谣,主要是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一些民间歌谣。 1、上古歌谣的产生:劳动 上古歌谣最初起源于劳动,是先民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杭育杭育”之类的劳动号子。《淮南子·道应训》“举重劝力之歌”:“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2、上古歌谣的内容 (1)劳动歌谣。《击壤歌》记述了人们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又如,相传为黄帝时代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反映了我国渔猎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先是制造弓箭——断竹、续竹;而后是狩猎——将土块弹出,击中了猎物。 (2)祭祀歌谣。原始先民由于无法理解宇宙间的种种现象,便常常以祈祷和祭祀来表达自己的祈盼和愿望,这便有了祭祀仪式上的祷语和祭歌。《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 (3)爱情歌谣。《周易》中的爻辞,据考证是上古歌谣中属于最早的具文学性的集中记录,保存有较多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的内容。如《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这是描写上古时代的一种“抢婚”风俗。 (4)战争歌谣 战争是上古时期极平常的现象,是各部族生存和扩大领土的第一手段。这一时期的部分歌谣就记录了当时战争的一些情况,如《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3、上古歌谣的特点 第一,诗乐舞紧密结合。《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第二,语句简短、朴素,节奏鲜明、短促,二言或以二言为主。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神话的产生、保存、历史化 1、神话的产生 中国古代并没有“神话”一词,它是上世纪初从日本移植到中国来的。而它本身却是源于古希腊语mrthos,意思是“关于神祗(qí地神)和英雄的故事、传说”。根据马克思的科学概括,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1 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我们可以引申地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在生存斗争中经常受到洪水、大旱、凶禽、恶兽等的侵袭,又因为知识水平低下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种种复杂变化(风、雨、雷、电),于是他们以为宇宙万物都有神灵主宰,对自然力加以幻想和神化,创造了日、月、风、云等自然神及故事。 其次,神话的产生也与原始宗教有关。 2、上古神话的保存 我国古代没有记录神话的专书,现存神话片段分别见于后代各种书籍,《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保存较多。 《山海经》是先秦时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许多著名的神话仅见于《山海经》。尤其是《海经》部分,更可谓丰富的神话宝藏。如羲和生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争神、鲧腹生禹等神话,都出自或仅见于《山海经》。 总之,《山海经》一书,有着地理、博物、历史及人类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在我国古代神话大量散失和被历史家们加以历史化的情况下,它所记录和保存的大量几乎未经修饰的朴野质重的神话,显得特别珍贵。 3、神话的历史化 “神话历史化”的理论在西方很早就被提出来。专门以古希腊罗马神话立论的爱凡麦,提出神即古代君王的见解,认为古代君王或者自封为神,或者被尊奉为神,并因此建立宗教仪式,所以神话中必然含有史迹,或者就是某些历史事件的反映。于是,神和英雄变成了圣君和贤臣,而妖怪则变成叛乱的诸侯或奸佞的官吏,那些形状怪异而力量无边的神和介于人神之间的英雄,那些荒诞不经的离奇故事,也都被解释为人间社会的现象,解释为人类历史上实际上存在的人物。这就是神话的历史化。 神话历史化的结果,一方面是造成中国古代神话的不成体系,只剩下一些零星破碎的片断资料。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把充满幻想和想像的神话放到史学的领域中去,却增加了史传文学瑰丽的色彩。 二、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 1、盘古神话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天问》)在先民看来,天地是世界的本源,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载体,先有天地然后才有万物。有了天,才有日光月耀星辰运行的繁复天象,才有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的气象变化,才有春暖秋凉冬寒夏署的四季推移。有了地,才有山川湖海,才有禽兽虫鱼,才有万物之灵的人类,人类才能获得赖以生存的谷物和猎物。没有天地,自然也就没有万物,也就没有思考这一问题的可能性。 盘古创世神话在多个民族的传说中出现绝非偶然,一方面可以看出汉民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互相渗透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任何民族无论其文明程度如何,对天地起源的关注总是在其神话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2、女娲神话 女娲造人的神话始见于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女娲补天的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最奇伟瑰丽、动人心魄的作品之一。它在古代典籍中得到了比较完好的记录和保存。其中以《淮南子·览冥训》所载为最早。这个故事,清楚地反映了原始人所遭受过的许许多多自然灾害,包括星坠和地震、火山和洪水、虫蛇虎豹横行等。 3、鲧禹治水 2 上古时代曾经有过一度可怕的洪水为灾,大约是真实的。因为在发明掘井以前,由于取水的关系,人们大都傍河而居,这由考古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可以得到证明。尧舜时代的这次大洪水是人们对上古时代无数次洪水造成的灾害所留下的惨痛记忆叠合后的反映。 三、上古神话的特点 1、在思想内容方面,上古神话首先是远古时代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2、在思想意义上,上古神话最早对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了艺术的概括: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 3、上古神话成功地运用了幻想、想象和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时代,上起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叶。 作者,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平民、奴隶。 地域,包括东之齐鲁、西之渭陕、北之燕冀,南之江汉,范围涵盖了今天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五省及湖北北部。 1、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 《诗经》的诞生,与周代社会文化条件及社会体制密切相关,而周代文化的核心,乃礼乐,因而礼乐文化无疑是了解《诗经》背景与内涵的重要内容。 礼包括具体的礼节仪式在内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及贯穿其间的思想观念。周礼的主要内容,可以用“礼乐征伐”四字来概括。 周代文化正是由于以“礼”“乐”相充实,才建立起了周代的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从而巩固完善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制度。 在周代文化土壤上萌生的《诗经》,深深地刻有“礼乐”文化的印记。用《毛诗序》的话来说,“诗三百”所反映的思想与内容,无非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换言之,《诗经》的撰著者和编订者,无论最初动机如何,客观上都毫不犹豫地在为宣扬周代礼乐文化服务。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诗经》就是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文献。 2、采诗、献诗、删诗 《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典籍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它不是凭空地产生的,来源主要有 “采诗”、“献诗”。 所谓“采诗”,指有目的地采集民间诗歌。《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汉书·食货志》记载得更具体些:“孟春之日,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按周代制度,王室的公卿大夫也有献诗的义务。《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公卿列士献诗陈志的现象,在《诗经》中也有记载,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周王室最有可能编辑诗歌的是王室乐官,“大师”者流。这些乐官既要教授诗歌,又要保管诗歌。“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周礼·春官·大司乐》)。 尚有一个问题,就是孔子是否参与删定的问题。这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孔子曾删诗。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赞同此说的,有班固、王充、欧阳修、郑樵等。 3、风、雅、颂 《诗经》,单看目录,共有诗311篇,分为6类:《国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国风》之下,分为十五个小类,《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3 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郐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共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风”,是先秦乐曲的通名。《左传·成公九年》记楚囚操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是乡土之音可称为“风”。故说“国风”,“国”是周天子分封于各地的诸侯国,“国风”即各国各地的乐曲。“雅”,是一类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雅”的原产地在西周王室的所在地镐京一带。这一流域古人习称为“夏”。“雅”乐即为周民族发祥地的音乐,是正统的朝廷音乐。“颂”,是一类专门用于王室祭祀的“宗庙之音”。这类音乐往往合以舞蹈。“颂”的意思是舞蹈的“模样”。《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 3、《诗经》的内容 民族史诗 一般认为,属于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古代传说,结构与篇幅较为宏大,塑造著名英雄的形象,并富有幻想或神话色彩的,即为史诗。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几篇先周英雄史诗较全面地记述了周族起源、迁徙、发展、壮大、鼎盛的历史,如果我们按照这些诗篇所反映的时间先后顺序,把它们贯穿起来,就仿佛一部比较完整的周族发展历史。 农事诗 农事诗是指那些描述农事以及与农事有关的政治、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诗歌。一般认为《诗经》农事诗大体包括以下十篇作品,即《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小雅》中《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和《豳风》中的《七月》。从内容上看,这些农事诗又可分为农业祭祀诗、农业生活诗。 战争诗 所谓《诗经》中的战争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战争的诗篇。《诗经》305篇中,据统计,直接描写战争的约计10多篇。这些战争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录战争的功绩与将士的豪迈,抒发的是将士必胜的信念、同仇敌忾的志气并赞美他们的英武。此类诗大多是写周朝与周边部族的战争,多出之于贵族士大夫之手,如《小雅·出车》《小雅·六月》《大雅·常武》(南仲征淮北之夷)等。 另一类多为下层兵士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与厌倦,以及思乡思亲人的情感。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他们离乡背井,长年服役,使田园荒芜,家中得不到照顾,他们怨天尤人,却又无可奈何。代表作如《小雅·何草不黄》《小雅·采薇》《豳风·东山》。 婚恋诗 《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婚恋诗最为精彩。“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据统计,《诗经》中以爱情为题材的婚恋诗共计77篇,约占总篇数的1/4。 如《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小诗,仅有三章十二句,但它却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即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男子的形象,虽则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语的几句话,可是把他的憨厚实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刻画男子的同时,女主人公机灵刁钻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作品本身虽然简约,但是为读者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复原当时的场景,而这一场景又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 怨刺诗 4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驰,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于是大量反映战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因而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邶风·新台》、《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等等。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有的借古讽今,如刺厉王的《大雅·荡》;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的,如《大雅·民劳》为穆公刺厉王之作;有的斥责奸佞,如《小雅·巷伯》 燕飨诗 专记燕飨宾客的诗,称为燕飨诗。这类诗主要集中于《小雅》、《大雅》中,以《小雅》为多。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 4、《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的表现艺术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简言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诗经》中的“比”,一种是纯乎比体的诗,有《硕鼠》、《鸱鸮》、《螽斯》(《鹤鸣》数篇;一种是为起修辞作用在赋句和兴句中用比喻,如:“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周南·汝坟》)用饥饿说明思念的心情。 《诗经》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当比喻的标志。如《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用散乱的蓬草比喻女人的头发,说明这个女人好久不梳洗了。 “兴”是《诗经》中最有魅力的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 “兴”既要起情,先言之物一定要与下文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如《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以清晨野外的青草沾有露珠起兴,带出诗篇主人公偶遇美女的欢快心情,所兴物象中包含了诗篇的内容——露珠与清扬宛转的美人体态,乃至欢愉心情,都是可以关联的。 也有不能隐喻下文却能塑造场景、渲染气氛、烘托下文的。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借霜重芦苇,秋色苍凉,烘托爱心难遂的深长愁苦。 语言艺术 ①用韵。《诗经》作为早期的诗歌,虽然在诗的格律上尚未形成像后代诗歌那样严格的规矩,却也形成了自己大致有规律的用韵特点,这给《诗经》在诵读与吟唱上增加了美感。顾炎武归纳了三种基本形式(见《日知录》)。 隔句押韵,如《卷耳》(一二三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句句押韵的,如《鸱鸮》第四章:“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这种一韵到底的手法,读之有一气呵成之感,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第三种方式是一、二句用韵,隔第三句而于第四句再用韵。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叠字(重言)。据统计,《诗经》中有叠字的篇数是198篇,运用叠字的次数是647次。《硕人》篇,末章七句,六句用叠字。《鸱鸮》末章五句,四句用叠字。 叠字能增强诗的音乐性,使声调优美动人。叠字有描绘景物形态的:河水洋洋、江汉浮浮、淇水悠悠、北流活活;有写人物心理的:忧心忡忡、中心摇摇、忧心京京;有描述动态的:采采卷耳、行道迟迟、鹑之奔奔。 ③重章叠句。章,“乐竟为一章(《说文解字》),即乐曲演奏完一遍为一章。所谓重章叠句,即诗篇中对所咏唱5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