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收藏的 觉得很有用 故上传到百度 与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文学
作品鉴赏与教学艺术
沈金浩 编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与教学艺术
第一讲 教学方法探讨
一、 素质教育总目标下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目的 1、学习扫除语言障碍
阅读古代的作品;2、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3、提高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文学创作中各种现象的审美能力
二、 可以考虑使用的方法
补充故事(正史、野史、文言小说、笑话、寓言)、同类例子、流行歌曲(如《送别》) 朗诵、背诵、表演(演故事、作曲)、改编、图绘诗意、多媒体、纠错、置换 善于联系以前学过教过的篇章 三、 课外推动的方法
班与班、组与组之间的知识竞赛、背诵比赛、墙报比赛、黑板报比赛、书法绘画展、诗歌游艺活动
第二讲 鉴赏的基本原理
一、鉴赏行为的指向
鉴赏作品主要就是鉴赏其思想、情感内容及表达这种内容的形式、方法 鉴赏其优劣高下、成败得失 对于作品的内容及部分艺术手法 一般在两种不同的指向 即
1、指向作者 即弄清作者的原意 2、指向文本 即只从文本来理解
例:《诗经·柏舟》 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 髡彼两髦 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小序》:"共姜自誓也 卫世子共伯蚤死 其妻守义
父母欲夺而嫁之 誓而弗许
故作是诗以绝之
"而今人认为此作是写年轻人的爱情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师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吴伟业《古意》 玉颜憔悴几经秋 薄命无言只泪流 手把定情金合子 九原相见尚低头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外如李商隐《锦瑟》
1、咏瑟声说(适怨清和 苏轼持此解)
2、咏人说
某贵人的爱姬(刘攽) 令狐楚之妾(唐诗纪事)
3、诗集自序说(钱钟书) 4、悼亡说 (朱鹤龄 妻王氏善奏锦瑟)
5、爱情说(纪昀) 6、自伤身世说(何焯) 7、象征结构说(王富仁) 二、 鉴赏准备 1. 史料和知识
文学、历史、地理、名物制度、
风俗习惯、文人生活趣味、诗词格律等等 知识越渊博
越有利于准确分析作品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青烟散入五侯家
桓帝时单超等五宦官同日封侯
2、理论
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等 理论准备丰富 有助于开拓视野 找好欣赏的视角
3、阅历
阅历有可求者 有不可求者
不可求者以间接方式得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中国古代诗词内容常与自然环境有关 扩大视野 丰富阅历
有助于准确体会作品中的感情
对于远离传统主流文化生成环境的岭南人来说尤其如此
三、 鉴赏的主要步骤 1、 扫除障碍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茱萸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
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绛囊 盛茱萸以系臂 登高饮菊花酒 此祸可除 "景如言 齐家登山 夕还
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 妇人带茱萸囊 盖始于此
2、 进入体悟 把握基调 判别主题
3、 分析作品的表达上的特色
第三讲 情景关系分析
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非常重视写景 成熟的诗词其景物选择肯定不是盲目的 它与情必然有关
因此如果作品中写到了景物 应对其进行推敲
1、相生相辅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