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天问”飞星、“嫦娥”
揽月,属于中国航天人的
在全国各地的冬天都来临的时候,中国航天却没有冬天,11月底-12月初中国航天人甚至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牵挂着一位“宇宙骑手”——“嫦娥五号”。这位“嫦娥”带着中国人对月亮的向往,去帮我们获取来自月球的“特产”。“嫦娥”在中国古代很多人的“梦中情人”,用“嫦娥”来命名中国探月工程,则更蕴含着中国航天人的浪漫。而中国航天人不只有这一次浪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在中国航天命名中,那些来自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一、来自中国神话的浪漫——“嫦娥”探月 (一)时政简览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经过月面采样;携带月壤的上升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
这是中国的第五次探月之旅,而“嫦娥”从探月工程的开始就成为了这一工程的名字。
(二)常识小阅: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嫦娥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的发挥,衍生出很多个版本的嫦娥故事。但不管是哪一个故事,“嫦娥奔月”神话最终都是体现了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在被逼无奈版的故事里,嫦娥奔月后,丈夫羿看到月亮上的嫦娥,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后来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是中国的月神,月亮的象征。中国航天探月工程的各个探测器等,就像嫦娥一样,奔赴月亮。因此航天人把探月工程取名“嫦娥”,这就是中国航天人对月球探测的浪漫。
(三)小试牛刀
(单选)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的众多习俗中,有一习俗是要赏月、拜月。以下哪个传统故事与拜月习俗有关?
A.天狗食月 B.嫦娥奔月 C.蟾宫折桂 D.牛郎织女 【答案】B。
二、来自古代文学的浪漫——“天问”飞星 (一)时政简览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截至2020年12月9日,“天问一号”已飞
行了快3.5亿公里,对地球距离约9250万千米,对火星距离约1400万千米,预计春节前后被火星捕获。
(二)常识小阅:屈原与《天问》
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政治上: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端午逐渐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文学上:屈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楚辞中最主要的作品之一就是《离骚》,它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2.《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开始问起,问到“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
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用我们现在的来说,堪称屈原的“十万个为什么”。
中国航天人把行星探测计划命名为“天问”,也是在探索各路行星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中国航天人从古典诗词中获取的浪漫。
(三)小试牛刀
(单选)清代赵翼在他的《论诗五首·其二》中写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风骚”最早是指:
A.《诗经》《楚辞》 B.《国风》《离骚》 C.《国风》《楚辞》 C.《诗经》《离骚》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