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公共必修教育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公共必修《教育学》(卢晓中主编)知识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到: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学记》 战国时期 儒家思孟学派 古代、世界最早,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论述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大教学论》作者:捷克的夸美纽斯,他提出泛智教育思想,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班级授课制”、统一学制 、一系列教学原则 《普通教育学》:德国的赫尔巴特 ,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传统教育学派。(主张以学科教材中心进行教学)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杜威 :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以学科教学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的传统教育,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总纲领,代表现代教育学派,杜威的教学理论宣告了教育理论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

3、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1)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有利于促进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和引领教育实践;(2)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3)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必要前提;(4)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1、教育起源的假说:上帝起源说(宗教人士,上帝创造了一切)、生物学起源说(将本能性活动当做教育的基础,否定了人和动物的区别 法国 利托尔诺《动物之教育》 英国 沛西 能《教育原理》)、心理学起源说(将模仿看做是教育的基础 还把模仿限定为儿童 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把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 美国 孟禄《教育史教科书》)、劳动起源说(苏联教育学者 教育起源于劳动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教育》)

2、学校产生的原因:经济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政治嬗变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文化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教育: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促进政治,政治制约教育。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政治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资源分配以及教育内资源分配;政治影响着教育的制度建设、教育行为和教育的思维方式

5、终身教育: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国际发展委员会报告《学会生存》, 普遍的看法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通常被定义为一定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主要是质量和规格两个主要的方面。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按照教育目的实现的过程,教育目的的层次表现为:理想的目的---正式的目的---教师所领悟的目的---教学过程实际体现出来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目的;按照抽象--具体程度,教育目的的层次可以表现为: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各育目的(如德育目的、智育目的、体育目的等)---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柏拉图----教育目的不在灌输知识而在启发理性;洛克----培养人对外在的兴趣;卢梭----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最基本精神)、坚持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劳动者(另一基本点)、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中心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 4、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 第四章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班级授课制

2、中国教育制度: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清政府颁布的(未实施)---”壬寅学制”----;1903年清政府”癸卯学制”(体现中体西用)----第一个实施的;1913”壬子癸丑---比较统一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新学制)即六三三制 ,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的体系基本完成。

3、当代中国教育的政策热点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学前教育问题、民办教育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核心环节) 第五章 学生及其发展

1、两种学生观:外塑论(英 洛克首创白板说 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德 赫然巴克 学生的成长全仰仗教师的指导、苏 凯洛夫 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的)和内生论(美 杜威 教育即生长)

2、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工作,差异性要求教育要丰富多彩,主张因材施教,不平衡性要求适时而教。(要具体) 第六章 教师

1、法国拉萨尔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标志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兴起。

2、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学生的特点是具能动性、未成熟性、独特性和整体发展性;劳动手段上的特点----示范性,将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劳动过程上的特点-----长期性,教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劳动性质上的特点------创造性,要因材施教,更新劳动内容和手段,机智的应对多变的教育情境,引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与集体性

3、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管理权和进修培训权

4、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专业理念;

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敬业 乐业 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专业能力(教学技巧,教学能力,交往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

新时代教师的一些新素养: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和创新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要树立教育网络化的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素养。 第七章 课程与课程开发 1、课程的类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公共必修教育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公共必修《教育学》(卢晓中主编)知识总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到: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学的形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y9u208vsa3bj0w6hwy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