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93537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绪论 章 节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 目 的 要 求 1. 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 (1)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约20分钟) 教 ? ? 学 ? ? 内 ? ? 容 (2)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① 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约15分钟) ② 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约10分钟)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涵义:阐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涵义,指出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约10分钟)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①辨病论治的由来;②“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约20分钟)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约5分钟) ? ? ? ? 1.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2. 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 1. 重点: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重 点 难 点 思 考 题 2. 难点:①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②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③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症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症状和体征”,与其后的“辨症求因”之“辨症”的涵义不同。 3. 思考题:①证、病及症有何区别与联系②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③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④临床上如何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原则

1. 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7 参 考 文 献 2. 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0-24 3. 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26 4. 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7-20 5. 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3 6.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0,18-2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章 节 教学时数 目 的 要 求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1. 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概念的形成; 3. 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4. 了解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 (1)精的基本概念:在古代哲学中,精,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又指气的一部分,即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精概念的形成之源:“水地说”。(约10分钟) (2)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气概念的形成之源:“云气说”,发展为“元气一元论”。(约5分钟) 教 ? ? 学 ? ? 内 ? ? 容 2.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①概念的演变过程:“道”为宇宙之本原,气是道产生的构成宇宙万物的质料,如老子、庄子、淮南子等;“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如《易传》;然后发展为气一元论,即精气或气为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气是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②天地万物的生成模式:道—气—物(老子);道—气—物—气—道(庄子);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列子);元气—万物(王充)。③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气分阴阳二气,阴升阳降,交感合和,氤氲化物。④精气的存在形式:无形—弥散状态称气;有形—结聚状态,称形质。宇宙万物皆为气的存在形式。(约15分钟) (2)气的运动与变化:①气机;②气化。(约10分钟) (3)气的中介作用及其意义。(约5分钟) (4)天地精气合化为人:生命产生的哲学观和医学观的比较。(约10分钟) 3. 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气学理论的影响:①对精为人体生命本原的影响;②对气的运动、信息载体、“气本一气”理论的影响。(约20分钟) (2)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建立了“同源思维”模式。(约5分钟)

1. 重点:精气的基本概念与精气学说的内容。 重 点 难 点 思 考 题 2. 难点:①精、气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的区别:在哲学中,精即气,是宇宙的生成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而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②中医学的精气理论并非来源于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而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观察、体悟和推理的结果:精概念源于对生殖之精的认识,气概念源于对呼吸之气和人体热气的体悟。 3. 思考题:①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与中医学的精与气概念有何区别②精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③气机与气化有何区别④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精气理论有何影响⑤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构建有何理论意义 1. 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79 参 考 文 献 2. 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1-53 3. 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24-446 4. 孙广仁精气考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14-16 5. 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9 6.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30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章 节 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 ? 教学时数 目 的 要 求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1. 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规律及其相对性与绝对性; 3. 了解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 4. 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 1. 阴阳学说的概念及其形成 (1)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约5分钟) 教 ? ? 学 ? ? 内 ? ? 容 (2)阴阳学说的产生:①阴阳概念的产生:②阴阳概念的形成;③阴阳学说的形成。(约10分钟) 2.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1)阴阳的涵义:①是指有形之实体,如日月;②是指无形之气;③既指有形实体(阴),又指无形之气(阳),如精与气;④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属性,此为阴阳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含义。 (2)阴阳概念的内涵:①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在;②相对待是阴阳的基本结构形式,即只有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③阴阳只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不等同于矛盾。 (3)阴阳概念的来源:原始涵义:日光的向背;概念形成于《诗经》、《周易》,至《左传》用于医学理论(六气病源说)。(约25分钟) 3. 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1)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比类水火的特性来确定:凡类水者皆属阴,类火者皆属阳。(约15分钟)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①相对性:可转化;可再分阴阳;因比较的对象不同而异;②绝对性:某些事物的属性固定不变,不可反称。(约25分钟) 重 点 难 点 思 考 题 1. 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9-11 2. 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90 参 考 文 献 3. 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4-61 4. 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47-452 5. 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4-57 6. 孙广仁.关于阴阳概念中的几个问题.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36-538 7. 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10 8.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34 1. 重点:①阴阳的基本概念;②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 2. 难点:①阴阳与矛盾的区别;②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理论渊源—阴阳互藏互寓。 3. 思考题:①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与矛盾有何区别②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③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请分别举出理由阐述之。④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可否用阴阳概括说明之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章 节 教学时数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运动规律和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阳对立的涵义:①相反,斗争;②制约,压制;③排斥,格柜。重点解释相互制约,并举自然界和人体生理方面的例证。(约10分钟) 2. 阴阳互根与互用的含义:①阴阳互根说明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如寒与热等。互根关系教 ? ? 学 ? ? 内 ? ? 容 失常出现孤阴与独阳。②阴阳互用说明阴阳之间在互存基础上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与血的关系。互用关系失常出现阴阳互损。(约15分钟) 3. 阴阳交感与互藏的涵义与关系:①阴阳互藏说明阴阳双方中的一方都寓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阴阳交感的内在动力根源,也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②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会,相错相荡,氤氲化物。机理:阴阳互藏,阴升阳降:阴中有阳故能在阳的鼓动下而上升,阳中有阴故能阴的牵制下而下降。(约15分钟) 4. 阴阳消长的含义及形式及其与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之间的关系:阴阳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消长形式与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关联;阴阳之间的此消彼亦消和此长彼亦长与阴阳的互根互用相联系。(约10分钟) 5. 阴阳转化的含义、形式及内在依据和条件:①形式:渐变,突变;②内在依据:阴阳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③条件:阴阳消长:或随阴阳消长而转化,或在阴阳消长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约15分钟) 6. 阴阳自和与平衡:①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恢复协调平衡的能力和趋势;②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大体均势和稳定状态。(约5分钟) 7. 阴阳对立、又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自和、平衡之间的关系。(约10分钟) 重 点 难 点 思 考 题 1. 重点:阴阳的对立、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和形式。 2. 难点: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问题必须讲清,使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阴阳运动规律和运动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思考题:①阴阳对立的涵义是什么②阴阳至根互用的涵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之。③阴阳交感的内在机理是什么④阴阳互藏的涵义及其意义各是什么⑤阴阳消长的形式有哪些各与阴阳的哪些运动规律相关⑥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各是什么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如何⑦阴阳白和的涵义是什么⑧阴阳平衡的机制是什么 1. 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1-15 2. 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7-62 参 考 文 献 3. 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104 4. 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1-78 5. 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52-462 6. 孙广仁.阴阳相对待概念之研讨.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391-393 7. 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10 8.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37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6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章 节 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的概念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93537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绪论章节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数目的要求1.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y6u78nucm9kfa2517te4mn0g1mmhw00jo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