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三-优质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三

89.参观法的形式: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90.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删除修改

91.教学方法总结:(1)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3)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4)以情感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92.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指导、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93.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1)产生标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论述。(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94.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优越性:(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局限性:(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95.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

96.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提出的。

97.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98.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

99.教学评价: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学作用、区分和鉴别作用。删除修改

100.教学评价的种类(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用于教学之前)、形成性评价(用于教学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用于教学之后)。评价方法:诊断性评价有观察、调查、作业分析、测验;形成性评价:经常测验、作业分析、日常观察;总结性评价:考试或考查。(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所处的位置”)、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教学目标”)、个体内差异评价。删除修改

101.注意:(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3)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102.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10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注意的分散(分心)。(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04.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2)感觉后象;(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05.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4)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06.记忆的分类:(1)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2)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7±2)、长时记忆;(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07.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2)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保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遗忘。

108.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1)遗忘的原因:①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代表人物巴甫洛夫;②干扰抑制说: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③压抑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④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2)遗忘的规律: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109.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10.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111.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①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②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112.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抽象逻辑思维(概念、判断、推理);(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常规思维(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113.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2)变通性:即灵活性。(3)独创性.

114.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115.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11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2)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3)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4)功能固着: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5)原型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6)动机的强度:学习动机理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117.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118.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119.知识学习的种类:(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120.技能的形成:(1)技能的分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①操作定向;②操作模仿;③操作整合;④操作熟练(3)我国关于心

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删除修改121.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和维持。

122.学习动机的一般分类:(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动机、低级的动机;(3)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分为: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4)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直接动机、间接动机

123.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1)认知内驱力(青年期);(2)自我提高内驱力(青年期);(3)附属内驱力(儿童早期)。

124.学习动机理论:(1)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主要观点: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奖励与惩罚)。(2)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主要观点: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审美需求,认知需求)。(3)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阿特金森、麦克利兰;主要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4)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中的六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与三维度——稳定性、因素来源、可控制性;但一个总是失败并

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5)自我效能感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6)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7)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

125.迁移的分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垂直迁移(纵向迁移);(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三-优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三89.参观法的形式: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90.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删除修改91.教学方法总结:(1)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3)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4)以情感陶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y3lg32ult02ra61x73m28mwx1483k01cw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