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黄 华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5(000)017 【总页数】1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导入新课力求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所以导语在新授课中很重要,导语设计就要富于变化且力求创新。如果导语设计精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不自觉地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渴望得到知识,就有了动机,学习也会感到轻松﹑自如,产生良好的开端,而良好的开端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举手踊跃发言,提出质疑,展开讨论。预设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灵活而科学地进行解答。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出示趣题:“小明今年10岁,小明的爸爸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8次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明的爸爸今年多少岁呢?”这时同学们就议论开了。通常情况下,过8个生日就是八岁,可小明10岁了,爸爸怎么可能才8岁呢?质疑顿生,学生情绪高涨。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明的爸爸有多少岁
吗?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解答出这个问题。”这样学生由好奇而产生了求知欲,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小学生很好动,而这恰好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好时机。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鲜花是开放手指尖上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朦胧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
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这一课时,首先为学生准备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给图形分组,学生兴致很高,分几组的都有,都说出了自己分的理由。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去分,并观察分在一组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点,然后师生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成教师出示的图形,让学生明白这些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融数学于生活,创新想象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入课堂,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如:“元﹑角﹑分”一课的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老师创设了“小小百货商店”的情景,把学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标上价钱,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买卖商品的模拟活动,让其中的一个人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
“顾客”要把选中的商品的价钱准备好再交给“售货员”,若给的钱数不对,其他同学要指出,再角色互换。然后,教师拿着一支标价7元9角5分的笔,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若想买这支笔,打算怎样付钱?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活化活用教材,激发创新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活化教材,善于在学生思维的水平面上“投石”,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教育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困于通法,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如:我在教学“23-9”时,不是局限在教材上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得到了出乎预料的结果,学生一下子得出了多种解题方法:23-9=20-9+3=14;23-9=23-3-6=14;23-9=23-10+1=14;…。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简便方法的使用。
五、给学生自主表现﹑自主思考的空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自己学,这就给了学生表现的良机。例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表演,通过表现展现自己;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别提有多得意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用量角器量角”这一节内容时,刚讲完,一位学生莫名其妙地跑了上来和老师借量角器,老师借给了他,并让他上台演示,结果老师和其他学生都感到很吃惊,不约而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