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国内兴起的“国学热”,诸如央视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评《三国》热”、“于丹《论语心得》热”,以及瑞典歌德堡号仿古船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达到广州等,这些社会现象给我们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是反观目前我国教育界,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依然滞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文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文化渊源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反复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在知识界引起广泛的讨论;读经和各种形式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也自发地在民间迅速广泛开展。有关国学或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和地位等问题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关注、思考。这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文化的觉醒,预示着中华文化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只有吸收一切古代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摈弃一切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才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出属于中国本国的民族文化,最终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长期以来,对于传统文化,人们的认识非常不统一,且常有人对此颇有疑虑:其中有没有糟粕?哪些是糟粕?是糟粕多于精华还是精华多于糟粕?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糟粕,也不在于是糟粕多还是精华多,而是总体上对传统文化应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和
态度。不可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半个多世纪前,《国史大纲》中曾提出,任何一国的国民,对其本国的历史、文化,应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今天我们也应该带着“温情和敬意”,而不是满怀疑虑,甚至鄙弃的态度看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传统文化的性质是双重的。一方面,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内容;但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不同时代的发展中又贯穿着共同的基本精神。在长期的发展中,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糟粕不断被淘汰,而其基本精神则代代相传,并不断获得新的时代精神而丰富发展,形成了民族的文化传统。从总体上看,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塑造了我们的面貌,使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没有了中华文化,中国人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也就不再是中华民族。所以,我们是要批判、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首先要对传统文化抱有“温情和敬意”,抱着传承、发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热情来审视、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有人类学家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
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若没有传统文化,现代人绝不会比类人猿更高明。因为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最多只能使我们在生理构造方面比类人猿更精细一些,只有传统文化的世代承袭才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所以,从一般意义上讲,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不可能没有意义,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要建立一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民族的,不是来自于希腊,不是来自美国,不是来自于任何其他国家,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种真正属于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特质,没有这种文化的继承,则无法保持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延续性,则将失去民族的独立性。
人们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很有道理。每个国家,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构成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做出贡献,任何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的做法,都是一种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的做法;任何跟风于别人,忘记构造自己文化的独特性的做法,也是一种不利于世界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做法。有个学者曾经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
一个国家失去了其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便会失去其根本,也就失去在世界上存在的独立性,中国特殊的传统的文化,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