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们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不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种类的土壤的保水性和渗水性”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分析能力。
2.总结出三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种类,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并做实验记录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并做实验纪录,会查阅
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师:课前,同学们到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还做好了采集纪录;有些同学还查阅了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接下来,我们就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并展示自己采集的土壤。 3.动员学生,继续探究有关土壤种类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那么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呢?
(2)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猜测,然后让学生汇报猜想结果。 (3)制定方案
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鼓励学生想方法去比较土壤的不同,学生想的方法越多越好:如用眼睛看、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
捏、捻、在纸上涂抹、加水搅拌后沉淀、用滤网过滤??
(4)实施探究
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一到两种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引导不同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
(5)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发现。通过交流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2.我们给土壤分类 (1)提出问题
师:刚才,各小组同学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不同土壤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你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2)分组探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分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给土壤分类。
(3)展示交流
①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分类的标准和结果,师生进行评价。 ②在各组同学分类的基础上,师生小结: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③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卡。
3.探究各类土壤的保水性
(1)提出问题
师:根据含沙量的不同人们把土壤分成了三类,你猜一猜这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吗?
(2)猜想假设
学生进行猜想,试着说出理由。可以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举手表决,统计各种不同猜测结果的人数。
(3)制定方案
引导小组同学设计探究的方案,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其他各组同学评价、补充,并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
(4)实施探究
①各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用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纱布蒙住,把这三个瓶子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和同样干燥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
②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做好实验记录)
(5)展示交流
①分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②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 ③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6)师生总结: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
性也不同。砂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渗水快,保水性差;壤土颗粒中,透气性中,渗水中,保水性中;黏质土颗粒小,透气性差,渗水慢,保水性好。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提出问题: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准备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继续探究。如:可以开展用黏土做泥人的竞赛活动。活动结束后,可以把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与收藏。
3.师: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各组同学的探究活动,认识了土壤的种类,以及不同土壤的各自特点。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调查自己周围的土壤,写出调查报告,一周后我们要召开一次信息发布会,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板书设计】
8、 土壤的种类
土壤种类 土壤特点
砂质土: 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 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 土: 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
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