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于地域风貌延续的技术图集编写工作探讨——以南京老城南为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于地域风貌延续的技术图集编写工作探讨

——以南京老城南为例

李建波

摘要:在各地日益重视地域建筑特色延续的客观背景下,如何更直观、通俗的提炼表达地方性的风貌特征,多样化的风貌要素尺寸和样式,直接服务基于风貌延续的传统地域保护和复兴规划设计、审批管理和施工一线需求,是一项探讨如何延续城市文脉和塑造城市特色的具体规划措施方法和措施的命题,也是当前规划设计技术趋向微观空间品质和具象图样指引的实践。本文通过对《南京城南历史城区传统建筑保护修缮技术图集》编制背景、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尝试探讨基于现状传统建筑实录,制定以风貌要素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图集,以辅助在传统地域保护和复兴过程中,引导地域建筑风貌整体延续。 关键词:地域风貌,传统建筑,技术图集

1引言

面对城市发展转型和自身文化品质提升需要,地域传统建筑风貌延续越来越受关注。2016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切实加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2017年3月习总书记在北京调研城市规划工作时指出要“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努力塑造城市独特魅力”;2017年5月,江苏省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地方建筑风貌特色延续要求,深化实施《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由省住建厅组织全省各设区市开展“城市空间和地域建筑特色传承与塑造”专项工作,普查梳理传统建筑特色、施工技艺,并形成基于地域建筑特色塑造的规划设计指引文件。

南京市的秦淮区,是江苏行政区面积最小的区,但却是全省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这些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承载地—秦淮老城南历史城区多元保护和复兴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其传统建筑风貌的整体延续。

2、问题的提出

2.1怎样的老城南

南京老城南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三片历史城区之一,占地约7.29平方公里;她是古都金陵的发源地,悠久历史文化的摇篮,但清后期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手工业的逐步衰落、城市发展重心逐步北移以及人口大量增加,加之对

城南传统文化保护的社会情结,改造“迟缓”的老城南在城市整体空间上逐步被“边缘化”、“角落化”,物质空间特别是传统建筑风貌呈现出一种“整体性衰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缓解城市住房压力”和土地财政的“名义”下,已“就地平衡”现代化改造了近五分之三地区,剩余中华门城堡、内秦淮河及城墙周边及其他零星地块,这几处地块1348处公房中,严重损坏房占69.1%,险房占2.5%,其他房屋质量较好的建筑多为已经改造的低多层房屋;几乎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地块内90%的居民家中无独立厨房、卫生间与洁具;可见,城南地区真实的地域传统建筑特色亟待保护延续。

在其保护思路、路径的渐进选择过程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2006年、2009年两次得到国务院总理批示的社会讨论事件,进一步促使南京市相关部门推进包括传统建筑风貌延续和整体城市空间风貌塑造在内的各项设计技术探讨。

2

1

2.2“小规模”、“院落式”规划设计应对

市规划部门会文物部门、相关区政府在以往规划设计基础上开展了创新探索,邀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国内知名设计团队开展《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与整治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在编制形式上改变以往分规划层级逐项编制的套路,创造性的将城区保护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及实施地块控制性详细设计合为一体;在编制路径上改变原就地块“镶牙式”织补肌理,提出“院落为基础的全谱式”整治肌理的路径,即以传统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整治更新方式,对未拆迁地块给出全部建筑分类整治措施,对已实施拆迁地块,依据从档案部门查档调阅的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对院落边界进行判读,“小规模”、“院落式”复兴老城南传统建筑空间和风貌;这一技术路径遵从了柯林?罗(Colin Rowe)在《拼贴城市》中所提基于图形背景分析法的空间肌理延续,主张建筑围合城市空间。经国家、省、市多部分组织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该规划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南京市政府于2012年批复实施该规划设计成果。

2.3用什么具体引导传统建筑风貌延续

在后续项目规划方案审批、整治实施及验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讨论,比如:①组成历史城区整体风貌的各地块,由不同实施主体,在不同时段实施整治、修复,如何通过管理手段整体控制建筑风貌?②局部或整体损毁的传统建筑原真性修缮设计、审批和施工,参照什么?③保护建筑周边新建建筑或当代建筑协调性风貌整治,如何控制?

自然而然,焦点在于:传颂于人们口头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些城南传统建筑风貌表述,是否可图纸化具象表达?怎样具象表达,以及通过怎样的形式表达,以方便的供设计、管理和施工过程或参考借鉴、或依据使用。“一案一例”的通过专家咨询

把关、“一支笔”连续审查以及公众意见的采集当然必不可少,但如何制度化或固化这一技术过程,对于地域风貌整体有序延续显得尤为必要。

相关城市先后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相关的引导导则、规定以及规章制度,总体看,多侧重于保护要求、修缮规程和管理程序的设定和控制,如:北京在2007年印发的《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侧重于技术流程引导控制北京古都风貌,规范旧城房屋的修缮和改造行为;上海在2003年颁布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沪建[2003]1028号)则侧重于政府管理规则和程序;杭州在2004—2005年间相继出台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也是侧重于管理规则和程序;苏州在2003年施行《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随后颁布《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同样侧重古建筑的认定、保护修缮工程管理及技术规程。

如何更直观、通俗的提炼表达地方性的风貌特征,风貌要素多样化的尺寸和样式,直接服务基于风貌延续的历史地段保护和复兴规划设计、审批管理和施工实施一线需求,成为近年来各个城市探索的重要方向。

3、基于风貌要素的技术图集编写

传统建筑风貌要素和施工技艺“灵活”的存在于施工技艺传承人,也客观真实的存在于现场少量现存传统建筑本体,相对而言,作为地域传统风貌“真实写照”的现存传统建筑,是采集传统风貌要素和施工技艺的起始、本源和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南京市规划局组织有关团队,首先通过实录该地区现存典型传统建筑样式,以形成技术图集,尝试为该地区传统建筑风貌整体延续实践探索提供稳定的技术路径。

3.1组织方式——专家领衔和多学科参与

为了精确把握好城南传统味道,工作团队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市规划局城中分局、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共同组成,组成人员都工作在城南传统建筑保护和利用一线。特邀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担任工作团队顾问指导。

在调查研究过程多次组织南京本地古建筑、规划、历史及文学等学科专家,就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内容框架、测绘技术标准等方面内容进行讨论,并征询。特别是多次征求多年来南京夫子庙、城南地区传统老建筑修缮“一支笔”、知名园林及古建筑专家叶菊华女士意见,力求对传统建筑要素符号的提炼更为精准,以增强图集内容准确性和结构完整性。

3.2数据采集——图纸与实测结合

为了抓住老城南传统建筑的“味道”,工作团队在《南京文物志》、《江南园林志》、《营造

基于地域风貌延续的技术图集编写工作探讨——以南京老城南为例

基于地域风貌延续的技术图集编写工作探讨——以南京老城南为例李建波摘要:在各地日益重视地域建筑特色延续的客观背景下,如何更直观、通俗的提炼表达地方性的风貌特征,多样化的风貌要素尺寸和样式,直接服务基于风貌延续的传统地域保护和复兴规划设计、审批管理和施工一线需求,是一项探讨如何延续城市文脉和塑造城市特色的具体规划措施方法和措施的命题,也是当前规划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xuce2395a9ersa9pruq6ksx797jp100wn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