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魏英波同学提出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实验中是否产生水,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3、现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氯化钠溶液。下列哪种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 A.品尝味道 B.查阅资料 C.实验探究 D.组织讨论
4、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小静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操作实验 D.得出结论
5、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A B C D 问题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火焰为什么向上?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对问题的回答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用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中心一秒,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被烧情况 A、A B、B C、C D、D
6、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7、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B.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假设 C.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 D.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
8、化学学习中,我们获得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是( ) A.老师的结论 B.同学的结论 C.网上查到的结论
D.分析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9、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控制变量 D.归纳
10、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滴管中果汁体积相同)( ) A.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11、小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12、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13、小军同学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14、化学课上,老师提问:用什么方法区别水和酒精?甲同学走上讲台,先对样品观察比较,后打开瓶塞,去闻两种液体的气味;乙同学又提出,还可以各取少量用燃烧的方法加以区别.针对甲乙两同学的做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查阅资料、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表达与交流 C.进行实验、设计实验 D.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15、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
B.不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C.不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D.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16、当你进入实验室面对新的实验任务时,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 A.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B.合作的同伴是否为自己的好朋友
C.实验具体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实验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D.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探究过程包括以下四步: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二、填空题:
1、甲同学对厨房管道煤气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将该问题带到了活动小组.过程中甲首先提出:管道煤气的燃烧产物是什么?乙同学立即发言:我认为其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乙同学的发言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大家真对乙同学的说法设计了合理的实验方案,你帮他们完成验证上述两种气体的操作及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产物有水蒸气
操作: 现象 结论:产物有二氧化碳 真对该探究过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条即可)
2、善于观察事物,开展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小张同学对平日学习中使用白纸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纸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什么元素?
进行猜想:白纸的组成中可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实验探究:请你把小张同学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填入下表. 实验用品:火柴、干燥的白纸、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3、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 这些属于物质的 性质。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点燃蜡烛,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其火焰分为三层,则A层为 ,B层为 ,C层为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 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说明 。 (4)将一直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等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5)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探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于是做了如表几组对比实验,请你分析并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多少的对比 实验用品:两瓶空气、两瓶呼出的气体、两块干燥的玻璃片、石灰水、木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 (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少 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木条 (2)向 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放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 一根燃着的木条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3)向一块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与空气中的另一块对比 ,呼气的玻璃片上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 5、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结论(填“>”或“<”)
结论: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 含量 .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 ,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3)对比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 . (4)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拓展:(1)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气体,这说明气体具 性质. (5)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11 B 2 B 12 C 3 C 13 D 4 B 14 C 5 D 15 A 6 B 16 B 7 B 17 A 8 D 9 D 10 A 二、填空题:
1、解:乙同学猜想其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蒸气.所以乙同学的发言属于实验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会生成水雾,所以实验方案为:
操作:用冷而干燥的器皿照在火焰上方;现象:器皿内壁有水雾;结论:产物有水蒸气; 操作:将上述实验的器皿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结论:产物有二氧化碳 该探究过程出现了白烟,探究的问题是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用冷而干燥的器皿照在火焰上方;器皿内壁有水雾; 将上述实验的器皿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2、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白纸中含有氢元素 白纸中含有碳元过一会,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素 3、答案:
(1)白色、无味、固态;物理。
(2)浮在水面上;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3)焰芯;内焰;外焰;C;外焰温度最高。 (4)水珠;浑浊;水和二氧化碳;化学。
(5)①A; 蜡烛燃烧时也生成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C;A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4、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浊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空气使木条 继续燃烧,呼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呼出的气体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 结论(选填“>”或“<”) 将白纸撕成若干小纸条后,取部分纸点燃,将干燥的烧杯罩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在火焰上方. 珠) 别放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的气体使木条 熄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无明显变氧气的含量 (3)向一块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于化 空气中的另对比 呼气的玻璃片上 出现水雾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5、答案为:结论:(1)二氧化碳,高. (2)熄灭,燃烧,高; (3)多.
(4)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氧气的含量少. 拓展:(1)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