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减速器输出轴机械加工实用工艺规程设计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由工艺手册查得:半精车的加工余量为1.5,粗车的加工余量为4.5,总余量为 6。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半精车后为IT8,Ra为3.2μm,粗车后为IT11,Ra为12.5μm。

如下表:

工序名称 半精车 工序余量/mm 1.5 加工经济精度/㎜ IT8 表面粗糙度Ra/μm 3.2 工序基本尺寸/㎜ 35 尺寸、公差/㎜ 粗车 4.5 IT11 16 35+1.5=36.5 锻造 — ?2 — 36.5+4.5=41

c、F与D在同一节上,则毛胚尺寸也为41,则总余量为11。其外圆表面粗糙度Ra为1.6μm,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车——半精车——精车。

由工艺手册查得:精车的加工余量为1.0,半精车的加工余量为1.5,粗车的

加工余量为4.5,将粗车余量改为8.5 。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车后为IT7,Ra0.8μm, 精车后为IT8,Ra3.2μm ,粗车后为IT11,Ra16μm

如下表:

工序名称 精车 工序余量/mm 1.0 加工经济精度/㎜ IT7 表面粗糙度Ra/μm 0.8 工序基本尺寸/㎜ 30 尺寸、公差/㎜ 半精车 1.5 IT8 3.2 30+1.0=31 粗车 8.5 IT11 16 31+1.5=32.5 锻造 — ?2 — 32.5+8.5=41

④ 轴肩端面G毛胚加工余量的确定。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μm,确定其加工方案:粗车—半精车—精车。

由工艺手册查得:精车余量为1.6,半精车余量为1.0,粗车余量为0.8,总余量为3.4。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由工艺手册查得:精车后为IT8, Ra1.6μm;半精车后的为IT9,Ra3.2μm;粗车后为IT11,Ra16μm。

如下表:

工序名称 精车 工序余量/mm 1.6 加工经济精度/mm IT8 表面粗糙度Ra/um 1.6 工序基本尺寸/mm 7 尺寸、公差/mm 70?0.039 8.60?0.062 半精车 1.0 IT9 3.2 7+1.6=8.6 粗车 0.8 IT11 16 8.6+1.0=9.6 锻造 — ±2 — 9.6+0.8=10.4

⑤ 轴肩端面J毛胚加工余量的确定。表面粗糙度要求Ra2.3μm,确定其加工方案:粗车—半精车

由工艺手册查得:半精车余量为1.0,粗车余量为0.8,总余量为1.8。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由工艺手册查得:半精车后的为IT8,Ra2.3μm;粗车后为IT11,Ra16μm。

如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mm 加工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um 工序基本尺寸/mm 尺寸、公差/mm 半精车 1.0 IT9 3.2 55 550?0.039 粗车 0.8 IT11 16 55+1.0=56 锻造 — ±2 — 56+0.8=56.8

⑥ 轴肩端面H的毛胚加工余量的确定。其表面粗糙度为 Ra3.2μm,确定加工方案:粗车—半精车

由工艺手册查得:半精车余量为1.0,粗车余量为0.8,总余量为1.8。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由工艺手册查得:半精车后的为IT8,Ra3.2μm;粗车后为IT11,Ra16μm。

如下表:

工序名称 半精车 工序余量/mm 1.0 加工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um 工序基本尺寸/mm IT9 3.2 175 尺寸、公差/mm 粗车 0.8 IT11 16 175-1.0=174 锻造 — ±2 — 174-0.8=173.2

⑦ 轴端面L、K毛胚加工余量的确定。其表面粗糙度为 Ra12.5μm,粗车既可达到要求,粗车余量为0.8。所以轴毛胚总长度为200+0.8*2=201.6mm。 如下表:

工序名称 粗车 工序余量/mm 0.8 加工经济精度/mm IT11 表面粗糙度Ra/um 12.5 工序基本尺寸/mm 200 尺寸、公差/mm 2000?0.16 锻造 — ±2 — 200+0.8*2=214

七.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由于该轴生产类型为小批生产,且采取的工序集中,加设设备以通用机床为主,生产方式为通用机床加辅助夹具为主。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及各机床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1. 选择加工设备

根据该轴的尺寸大小要求,选用卧式CA6140,万能外圆磨M1432;台式钻床Z512,铣床XA6132。(详见表5)

2. 选择工艺设备

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刀具、夹具和量具。在表5和工艺卡卡片上有简要说明。

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在刀具耐用度一定的情况些,为了提高生产率,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应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要在机床动力和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同时又满足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情况下,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车床的功率情况选定切削速度。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粗加工时,背吃刀量应根据加工余量和工艺系统刚度来确定。由于粗加工时是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所以在留出半精加工、进加工余量后,应尽量将粗加工余量一次切除。一般

ap可达8-10mm。当遇到断续切削、加工余量太大或

不均匀时,则应考虑多次走刀,而此时的背吃刀量应依次递减,即

ap1>

ap2>

ap3...

① 外圆面A、B、C、D、E、F的车削,查工艺手册可知: a.粗车

ap为各个外圆表面粗车加工余量的二分之一

b.半精车c.精车

ap=0.75mm

ap=0.25mm

② 轴端面K、L和轴肩端面G、H、J的车削,查工艺手册可知:

a.粗车

ap=0.8mm b.半精车

ap=0.5mm c.精车

ap=0.1mm

2. 进给速度的确定

① 外圆面A、B、C、D、E、F的车削,查工艺手册可知: a.粗车f=1mm/r b.半精车f=0.45mm/r c.精车f=0.1mm/r ② 轴端面K、L和轴肩端面G、H、J的车削,查工艺手册可知: a.粗车f=0.5mm b.半精车f=0.5mm c.精车f=0.1mm

3.切削速度的确定

① 外圆面A、B、C、D、E、F的车削,由车床主轴转速,查工艺手册可知: a.粗车vc=60m/min b.半精车vc=90m/min c.精车vc=120m/min ② 轴端面K、L和轴肩端面G、H、J的车削,查工艺手册可知: a.粗车vc=50m/min b.半精车vc=80m/min c.精车vc=110m/min ③ 铣键槽12P9

① 选取铣刀类及其参数,根据键参数;选取高速钢齿槽铣刀,,其齿直径D=100mm,铣刀厚度L=18mm,齿数Z=18。 ② 选取每齿进给量

af,根据铣刀结构及其参数;加工性质和铣刀宽度

az?D?d32?26??3mm参考文献[8],表18?2?10。选取每齿进给量22z

af?0.04mm③ 确定刀具耐用度T,按参考文献[9]表18?2?3确定铣刀耐用度T=120mm。 ④ 选择切削速度v,根据参考文献[9]表18?2?14选取切削速度v,按条件

D=100mm, L=10-16mm;Z=20, T=120 min,

af=0.4mm/Z,取

v1?45mmin,又

根据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修正计算。按参考文献[9]表18?2?19工件硬度为220~240HBS时取

KMV?1.27,最后确定v?v1,

kMV?45?1.27?57.15mmin

减速器输出轴机械加工实用工艺规程设计书

由工艺手册查得:半精车的加工余量为1.5,粗车的加工余量为4.5,总余量为6。确定各工序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半精车后为IT8,Ra为3.2μm,粗车后为IT11,Ra为12.5μm。如下表:工序名称半精车工序余量/mm1.5加工经济精度/㎜IT8表面粗糙度Ra/μm3.2工序基本尺寸/㎜35尺寸、公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xqc9048bg6cyp27lz4y3h0qq02udc01bv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