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

【摘要】 采用文献研究及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有关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并简述其主要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有关史料记载的岭南中草药著作不少于30部。并选择其中8部代表性著作,对其主要内容及作者作简要介绍。认为对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系统的勘查、收集和归纳,将为有志于研究岭南中草药者提供参考。但因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的整理历程尚属起步,今后有待进一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岭南;中医药学文献;文献整理

岭南中草药性味多苦寒,功效大多具有清热、利湿或祛湿的作用,比较适合岭南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或生活习惯而导致的疾病。岭南地区药用资源达4 500多种,占全国药用资源种类的36%[1]。有关岭南中草药的文献著作是传承发展岭南中草药知识的文献宝库。岭南地区中医药文献中大部分是中医文献,涉及中草药者甚少,曾经面世的一些岭南本草古籍也因年代久远,或毁于战火,或亡于意外。据《中国分省医籍考》记载,目前广东省本草古籍仅存一二,其余大多亡佚,全国各图书馆均难以查找。为了解岭南中草药文献的现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现存的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药学院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等机构中有关岭南中草药文献书籍资料,该类机构为岭南中医药文献书籍资料较集中之地。

1??2研究方法(1)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刘小斌教授编写的《广东中医育英才》[2]为依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查询岭南中草药文献书籍。(2)登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站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

(VIPdisc:1989~2008年),在“任意字段”中分别输入“岭南”及“药”,点击检索,下载与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相关的论文并研究之。(3)利用数据库检索或直接至图书馆查阅上述两种研究方法所得的论文或书籍中的

参考文献

。以上3种方法并用互参。 2结果与分析

文献调查初步发现了30余种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见表1。其中大部分岭南医药学家的著作已亡佚。本文仅将其中在每个历史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比较出名的8部岭南中草药著作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其学术影响作以下简要介绍和分析。

2??1《异物志》与杨孚杨孚,字孝元,广东南海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活在东汉末年至三国东吴时期,是已知的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清正高官和学人。仇巨川在《羊城古钞》中谓:“杨孚,字孝元,建初中(公元76-83年),举贤良对策上第拜议郎。和帝即位(公元84年)欲伐北夷。孚奏言:‘创造用武,守业用文……愿陛下绳美祖宗,毋轻用武’”。岭南晋代以前医药名家,因史料阙如,无文献可资征引,发掘困难。广州市名老中医吴粤昌先生传世之作《岭南医徵略》,也只从晋代葛洪写起。随着学术研讨的深入,有学者发现,东汉魏晋时期,由私人撰写的州郡地志常以“异物志”命名。杨孚所著的《异物志》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岭南学术著作,记载了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的物产风俗及民族状况。该书虽非医药专著,但涉及大量药用动植物的资料,对研究早期岭南药物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杨孚的《异物志》在宋代即已散佚,现存世者乃清代南海曾钊辑录本,编为《杨议郎著书》与《异物志》各一卷,收载于清道光年间南海伍氏编纂、粤雅堂刊刻的《岭南遗书》中,殊属珍贵,不可多得[3]。

杨孚《异物志》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域、人物、官职类,草木类,动物类,矿物类等,其中对岭南动植物的种类、生长情况、加工技术、经济用途等作了详细的介绍,保存了汉代岭南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的原始资料。该书采用的生物学分类方法也较接近现代的生物学分类,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岭南特有的南药形成,贡献匪浅。杨孚身为议表1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统计表

2??2《南方草木状》与嵇含西晋武帝时期的振武将军、襄阳太守嵇含(263-306),字道君,又自号亳邱子。嵇含素有下笔做笔记的习惯。据说,嵇含为中书郎,才思敏捷,“书檄初不立草”。嵇含的作品大部分散佚,至今尚能见及的零篇散牍,核其内容,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以植物为主要对象。这些均反映出著者对草木的关怀和喜爱。嵇含曾任广州刺史,在任命前后根据他平时调查访问和注意搜录的文献而“诠叙”、编纂成此书,脱稿较迟,未发表,初稿或保留在其挚友(也是主要幕僚)葛洪手上[4]。《南方草木状》全书分上、中、下3卷。卷上草类29种,卷中木类28种,卷下果类17种、竹类6种。书中介绍的80种草木,都是出产在南海番禺、高凉(高州)、交趾(越南北部地区)、合浦(北海)、桂林、九真(越南西南部)、日南(越南南部)、林邑(越南中部)、扶南(老挝、柬埔寨一带)等地的植物。对它们的形态、品味和用途,嵇含都做了具体说明。本书保存了大量早期岭南人民的用药经验。原著距今1 70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地区植物志,向来被视为研究岭南中草药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研究岭南中草药做出了卓越贡献[5]。

2??3《海药本草》与李??李??(907-965),字德润,原籍波斯(今伊朗),是唐代来华的波斯(今伊朗)人的后裔。在隋代,其祖先就已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唐末战乱,随僖宗避难入蜀,定居于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唐朝时随国姓改姓李[6]。李??少时受到良好教育,参加过科举考试,即政府专为外国留学生举行的“宾贡科”的科举,属“宾贡登第”。因此,各种记载都说他 “??有

诗名,预宾贡焉”,“少时苦心,屡称宾贡”,“宾贡李??”。李??是我国五代时的药物学家、文学家,颇好辞章,素养甚高,曾著有《琼瑶集》若干卷,其诗作今存于《全唐诗》中有54首。李??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在于编写了研究外来药的专书《海药本草》,该书总结了唐五代时南方药物和外来的药物,收载药物131种,按唐本草的药物目次来排,计玉石13种,草部38种,木部48种,兽禽部3种,虫鱼部17种,果部11种,米部1种,多数是引自或原从海外移植南方的。李??生于世业香药之家,其本人也得到有关香药的专门知识的传授,对香料有广泛的了解,所以在《海药本草》中收载香药最多,计有安息香、沉香、丁香、乳头香、茅香、必栗香、木香、返魂香、熏陆香、甲香、兜纳香、波斯白矾、珊瑚、人参、青木香、阿魏、荜茇、肉豆蔻、零陵香、艾药香、甘松香、迷迭香、瓶香、琥珀、降真香、蜜香、龙脑、没药、胡椒、车香等数十种。由于李??擅长文学,故本书药物条文的叙述,非常简练而雅致,对每味药叙述很全面,如对药物的来源、性状、采地、主治皆有介绍,有的还有附方[7]。该书汇萃前代本草精华及岭南民间用药经验,结合自己的独特见解,纠正了前代本草的错误,弥补了前代本草的不足,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载外来药的著作,也是我国有名的地方性本草,为岭南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中草药资源的挖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8]。

2??4《生草药性备要》与何克谏岭南生草药医家何克谏,原名其言,广东番禺人,约生于明代崇祯六年(1633年),殁时八十余岁。其家原业儒致仕,约26岁时,明亡,随父兄隐居番禺沙湾附近青萝峰,故其别号青萝山人。何克谏隐居山中,采药为乡亲治病,以终其一生。岭南诗人陈恭尹为其祝八十六寿的诗说:“姓名不愧何高士,甲子终虚宋永初。七字题诗成白社,千峰采药散比闾。”陈恭尹还赞其“落落乾坤觉汝贤”。何克谏由于留心农村使用草药的经验,后来还拜道士为师,经过研究和整理,于康熙辛卯年(1717年)写成了《生草药性备要》。据原书序云:“其时岁在康熙辛卯,从友延师。授其草性相传,博览药味合成之方,如果效验,约计二百余,此虽《本草纲目》未有所记载。……其草药多属粤东土产,故著家藏篇内”[9]。何氏告诫读书者要“从其寒热温凉之体,始非诵《诗》读《书》之助理云。其效胜似岐黄妙书,犹当指参详,未可尽以为据。”认为读草药书当以治病求,不当以文字求,需要掌握的是药物的寒热温凉,故非诵《诗》读《书》之助理。岭南草药治病,疗效虽胜似岐黄妙书,但临床时仍需要仔细详辨,哪些病当用草药,哪些病当用中药,哪些病宜中草药合用,不可尽以草药为依据。可见何氏治学态度的严谨和客观[9]。

《生草药性备要》分上、下两卷,主要收录了粤东特有并常用的中草药311种。上卷收载七叶一枝花等草药161种,下卷收载独脚金等中药150种,并对它们的形态、功效和用途作了简要的介绍,还就250多种疾病收集了丰富的民间治疗方法,是我国一部地方性民间草药著作。本书问世后,促进了岭南医药流传,不但进一步普及了岭南中草药防病、治病的意识,减少了疾病的困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对当时中医药的学习、推广和应用以及对近现代岭南中草药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据考证,《生草药性备要》至少有广州守经堂刊

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

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摘要】采用文献研究及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有关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并简述其主要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有关史料记载的岭南中草药著作不少于30部。并选择其中8部代表性著作,对其主要内容及作者作简要介绍。认为对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系统的勘查、收集和归纳,将为有志于研究岭南中草药者提供参考。但因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的整理历程尚属起步,今后有待进一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xpyb2t5bd7e16g2f5026bod04q32p00ox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