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潮
一、 多元化发展
西方在历经现代社会的发展之后,于20世70年代步入后现代社会时期,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在许多艺术领域展开,并逐渐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统一价值取向标准的对神圣与崇高的向往被单体个性的张扬所取代。在一种比现代建筑更加强调人文关怀的背景下,伴随国内建 筑设计市场的开放,中国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在北京、上海几乎绝大部分标志性建筑都由外国人设计,而且这些设计都很大胆 ,具创新精神。对库哈斯央视新大楼的追捧即体现了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神往与倾慕,而对该方案的批评则反映了坚守本土文化传统者的惯常立场。各种思潮、人物与创作实践呈现出了极其多元的态势。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准则。 2 语言与哲学
建筑与语言有着极其相似的同构关系。建筑与语言都是所指和能指的符号系统。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与语言的生成过程是一致的过程。解构主义从语言和书写理论入手,有着宏大的关怀视角和深刻的历史背景。它融会了西方哲学反形而上趋势的成果,而非理性主义思潮之大成。埃森曼在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和其他一些艺术作品中,把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取消中心”和“文本的游戏思想作出了建筑形象上的直观表达,建筑成为其哲学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载体。建筑学人士不断在探索理论体系的同时就必然要借用语言和哲学工具
来思考! 3 简约与建构
在习惯了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后现代主义的隐喻和解构主义的分裂特征之后建筑界开始关注一种继承和发展了现代建筑一个明显特征的潮流—向简约的倾向呈现出现代建筑传统的生命力纳为一种美学特征。不过,这些“简约”,不免被归为作品的多样性以及简约背后所包含的丰富性甚至复杂性是超越了当年现代派建筑师们的想象力的。从表象上看,这种倾向似乎要给充斥着符号和媚俗的建筑界注入一股清流,但它的确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的呈现,因为其中众多的建筑师是力图将这种实践与回归建筑的建造艺术本原的思考联系起来的。简约的审美倾向是与结构逻辑的建构和材料的表达密不可分的。 4 技术与媒体
信息时代里,现在很多事物都是通过影像来实现,用眼睛来生活 ,通过最新科技,建筑可以成为一个“简约”回归,这种设计趋势的主题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如香港维多利亚港沿岸大厦闪烁着的迷人光彩,建筑的本体已消解在符号化的宏大的城市背景之中了。在这样一种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一的社会价值标准逐渐多元化;电视普及,互联网的传播学地位急剧上升;原来以语言为主要信息传播载体转变为由视觉形象为主导;媒体业进一步细分观众。审美的视觉化倾向在相当程度上泛化了,审美过去是艺术家的专利,如今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建筑也不
再是建筑师的专利,业主、公众都有参与、评判与选择的权利。然而,视觉永远不能代替其他的感官,人们需要实在的触感,它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人需要实在的感觉,需要身体与建筑直接发生关系,这种感觉在媒介上是无法实现的,媒介无法体现材料的魅力。建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影像代替的,它起着给人触感的作用。比如木头,触摸时有特殊的质感,敲出来的是木头的声音,石头又有石头的真实感。在家 工作时
,这种新的生活模式更加强了材料体现出实在 感的重要性。过去 ,人们到市中心去工作 ,要从郊外 坐火车 ,或者坐汽车
,道路、铁路都是人们实在的经 历。而现在
,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地方 ,什么都通过网 络媒介进行 ,在这样的环境里 ,实在感就只能在建筑
材料上集中体现。可是现在自然的材料越来越少 ,于
是也就越来越重要。
5 建筑创作
对于以上提到的语言与哲学、简约与建构、技术 与媒体的建筑思潮
,是在中国建筑开始从表现宏大叙
事主题转向对现实世界的关注的背景下发生的 ,后现
代的宏大叙事和总体性的丧失与差异的强调形成了 自下而上的力量
,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建筑界。
全球化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在比较有 影响的文化理论体系中 ,找不到一种属于中国人原创 的体系
,这说明我们处于难以接近学术中心的边缘状 态。建筑界也是如此。在中国 ,因为当前还没有形成 完备的现代建筑理论体系
,只有整体移植西方的建筑 理论 ,所以
,我们难以看到有深度的建筑理论与批评
来指导我们的创作。又由于媒体时代形象审美渐成 主导
,建筑艺术在造型艺术中又是与大众关系较密切 的一种形式
,故而关于建筑的审美批评也以一种更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
———本体的建筑 +边缘化 的语言。 在西方
,因为有跨越整个 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
筑完备的发生发展背景为参照系 ,所以构不成对建筑
设计与理论正常发展的侵袭 ,而在中国 ,因本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