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开窍(1)
原文地址:如何让孩子开窍(1)从儿子15岁上清华说起作者:尔尔居我儿子的故事是所有这一切的开端,说起来颇为传奇。我儿子打小就非常聪明,小学里就整天说都会了,上课没意思。为了不让他对上学失去兴趣,我们让他连跳了两级,结果10岁就正式上了中学。我儿子于1999年15周岁时,就从我们居住的这个沿海中等规模城市里考入清华大学的工科院系——请读者注意,是正常高考,没有保送,没有加分,没有推荐,也不是少年班。他在清华度过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生涯后,又于2006年考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工科博士。
当年儿子考上清华,在我们这个不大的城市里算是引起了一阵轰动,我们夫妻好像一夜之间成了这个城市家庭的教育的名人。朋友们认定我们有所谓的教子秘诀,络绎不绝地上门求教。数次长谈之后,真有点不胜其烦。只好用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系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了篇七、八万字的长文“亲子教育漫谈”,在朋友圈子中传阅。既没有挂上网,也没有正式发表。
自从“亲子教育漫谈”这篇文章在朋友圈子中流传以后,就有朋友把孩子送过来,要我具体帮助他们的学习。当然双方都知道,并不是要我再次复制一个我儿子。而是用我们教育儿子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的孩子提高,即使出不来清华,MIT,换来个重点大学也不错。
效果怎么样呢?在我关注的几门课程中,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均有提高。我对此并不满意,原因在于这种提高不稳定,我的关注稍有疏失,就会出现反复。我感觉,这是因为影响孩子学习的深层次问题没有有效解决。所有表面上的提高不能持久。有哪些影响孩子学习的深层次问题呢?我当时并不能完全说清。我只是知道,我确实是把对儿子的要求完全照搬了,并没有丝毫保留。为什么效果不佳?也许我的儿子只是一个特例?也许我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没有普遍价值?难道只有再生一个孩子,重复一下过往动作才有正确答案?可惜这在政策上还是年龄上都不是现实的选择。
送孩子来我这里的家长朋友们却不这样看。可能他们认为在孩子身上显现的效果已经达到了他们的预期。于是朋友的朋
友、亲戚的亲戚,源源不断的孩子被送到我这进行补课——不,决不是家教式的补课,也许说成是“训练”比较合适。几年下来,接受过我“训练”的孩子已经超过100个。而听我讲述过理念与做法的家长则几倍于此数。
“教学相长”,古人诚不欺我。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逐渐开始不去照搬自己当年对儿子的具体做法。而是分析当时具体做法背后的理念。从而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状态,从理念出发,度身定做一套训练方法。天长地久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不但使自己的理念得到升华,而且针对下至学龄前儿童、上至高中生,我可以分门别类地提出一套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包括训练内容,考核指标,偏差分析甚至所用时间与效果预测。坦白地讲,这些方法说包括的理念,大体上不脱离我当年教育自己儿子的巢臼,但从操作性这一角度来讲,已远远高于当年的认知水平。再坦白地讲,这些具体操作方法往往不是我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有一半左右是和受我“训练”的孩子一起摸索出来的——有意思的是,这里不包括家长。为不掠人之美,我会在下面随着文章的进程,一一交待清楚。
弹指十年过去,尽管我尚没有“训练”出一个考上清华的学子,更别说什么十五岁高考了,也别提什么麻省、哈佛了。但我相信,在现在几个受我长期“训练”的孩子中,只要他们的家长认同我的理念,按我们共同商定的方法关注孩子的成长,不出这样的结果都很难。
其实这些并不重要。我也并非一定要这些孩子考上世界名牌大学才能证明我的理念与方法是正确的。这些孩子即使有,在任何情况下也只可能是少数。我最感欣慰地在于,所有听过我“培训课”的家长们,应该一半以上当时在口头上是认同我的理念的,起码没有人认为我的说法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回去以后是否确实实施的人估计不多。而所有受我“培训”的孩子中,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缓解了学习给其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一半以上的孩子又对本来厌倦的学习科目有了相当的兴趣和好奇心。要知道,送到我这里来“训练”的孩子,绝大多数是所谓“差生”或“问题学生”,自以为教子有方的家长理所当然地不会把孩子送来。正是因为如此,我自以为看到了我的理念与操作方法的普适性,如果我的理念与作法仅仅适用于“天才教育”或“精英教育”,我自然没必要写这篇文章。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为什么不在十年前就以“我送十五岁儿子上清华”为题炮制一本书呢?或者为什么不在三年前以“某某某在麻省”为卖点也来本畅销书呢?按惯例,这些书名是有些眼球吸引力的。可是,在我看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或许只是一种偶然,或许是他天资聪颖,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欲罢而不能的是,十年来的事情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我10年来运用教育儿子的理念培训众多学童的经验中,我将理念演变成一种对各种类型学生都适应的方法,而且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也看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重大变化。使我不得不再次拿起笔,用相同的理念去撰写完全不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