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网络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 二○一一年五月 成都
?
1 总 论
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
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
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
1.2 规划范围与年限
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
线路 起终点站 长度(km) 开工年 完工年 累计通车里程(km) 1号线一期 3号线一期 2号线三期 3号线二期 4号线 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 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 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 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 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 合 计 58.3 51.8 16 14.4 27.7 168.2 2012 2016 2014 2018 2015 2019 2016 2020 2016 2020 95.5 146.8 162.8 177.6 205.3 1.3 规划主要内容
(1)1号线(一期)工程
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图1-2 1号线平纵断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