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议论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掌握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能运用一定得方法做题。 2、过程与方法: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做题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每一篇文章中得到人生的哲理和启示。 教学重点:掌握做题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和方法。 教 法: 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 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复习思路和内容
1、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概念; (2)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4)议论文的结构; (5)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2、进行知识点的专项训练。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在模拟考试中,同学生们对议论文的失分是比较严重的。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
二、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1、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立论文:就一定事件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 3、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
三、议论文的考点归纳。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辨别论据的类型或补充论据
3、找出本段或本句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好处。 4、本文(本段)的论证思路(过程)是什么? 5、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或作用。 6、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四、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 1、论点 (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 (二)看开头 (三)看结尾 (四)看中间 (五)自己归纳
例: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老实人不吃亏
例: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 2、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②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先知哲人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
自然和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⑴ 论证方法
① 摆事实(事实论证)讲道理(道理论证)
② A举例论证(例证法) B引用论证(引证法) C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 E类比论证 (2)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引用名人的理论、科学上的公理定律、人们公认的常理、名言、警语等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格式:本文通过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 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例1:勤能补拙。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段运用举例论证,通过举出德摩斯梯尼和陈正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勤能补拙的观点。
例2: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识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 本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比喻论证法,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读书要善于活化知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例3: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又说:“任何人,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卓越的诗人,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大的人物。”
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法 作用: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我们向学习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学习雷这一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五、近三年议论文中考题对比
(一)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共9分)
每人都有一个宝藏
①小学的时候,读唐朝诗人卢纶的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那时读书多拘于死记硬背,意思是不深究的,只知道一位叫李广的将军,晚上出去打猎,看见一只横卧的老虎,就拉开弓猛力射去。他估计老虎死了。第二天去看,发现“老虎”原是一块巨石,射出的箭深深地扎在石头里。后来又有此诗的演化,说李广很惊奇,不相信自己有如此大的劲,又射了多次,可箭还是一支支的折了,最后只好放弃。
②人,包括别的动物,在生命危难的瞬间,释放出的自我拯救能量是巨大的。美国科学家做的“青蛙实验”几乎人人皆知:在锅底慢慢地用温火加热,青蛙优哉游哉地在水里漂游,等到水热得不能承受时,却再也跳不出来了。相反,将一只青蛙猛掷入滚开的水中,它却能倏忽跃起而逃生。 ③可是,为什么平日里我们没有发现自身的这种潜能,而非要等到危险时刻来临才发出惊奇或无奈的慨叹?要是我们把这种潜能发挥出来,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会产生多么大的成效和功用啊!
④美国戏剧家桑顿〃怀尔德在《我们的城镇》中写了个叫艾米丽的姑娘,她死了,不过她发现她可以再到人世活一天,于是选择了12岁生日那天。那天开始的时候,她就有一种强烈的想品尝每一寸光阴的欲望。但她伤心地发现,人们都在漠然地生活着,都没有像她那样怀着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在绝望中她慨叹道:“啊!人们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认识生活,大多数人都在虚度年华。”
⑤答案不言自明:是懈怠!是对时光流逝的漠然,对享乐安逸的沉溺和追逐!因为懈怠,让我们失去了拼搏的勇气;因为贪图享乐,让我们再也觉不出潜存的危机,从而像温水中的青蛙,慢慢地被社会淘汰了。
⑥这真是让上帝都心痛不已的事。一个人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并不难,可是你不去做,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却是连鬼神也奈何不了的。扪心自问,你是否每天都在一种忧患和危机之中度过,是否真诚地拥抱了每一缕阳光和晨曦?又是否真切地体味了生命的意义与内涵—“认识了生活”呢?
⑦所以再不要抱怨日子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庸无奇了,回头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你都是怎样跨过你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如果你仍旧放任你的步子在大街上闲逛,那就赶紧停住,去试着做一点有用的事吧。
⑧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个巨大的宝藏,那里面蕴藏着无坚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开发需要你自己,当你把自己置于悬崖的边缘而无时不有一种切肤的危机感的时候,你就拿到了开启宝藏的金钥匙。
18.文章题目中“宝藏”的含义是 。(2分)
19.选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回答并分析其作用。(3分)
20.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和动物在生命遇到危险时,释放出的自我挽救能量是巨大的。 B.我们要珍惜时间,挖掘自身的能量,将其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
C.要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 D.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能量和威力。
21.你的宝藏是什么?你将如何挖掘它?(2分)
(二)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共9分)
小议心灵的高度
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明显赫。他从小吃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屈原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会向邪恶势力低头。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
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健康的心态。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中国女选手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当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雄厚资本,就会战胜压力与诱惑,直面自己的心灵。
⑥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在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罗斯福也说:“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⑦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下面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应在选文第几段?(2分)
袁隆平怀着“中国人能养活中国人”的理想,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渝的科学精神,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令世界为之折服。
20.选文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你认为要真正做到“守住心灵的高度”,除选文所论述观点外,还应具备哪些品质?写
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品质: 理由:
中考专项训练九年级议论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