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年春季学期四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洪水: 2. 水量平衡: 3. 河道纵比降: 4. 蓄满产流: 5. 降水: 6. 水循环: 7. 产流模式: 8. 流域面积:

9. 年径流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 10. 土壤水:

11. 悬移质:悬浮于水中,与水流一起运动的泥沙

12. 含水层:指储存有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出一定数量水的岩层。

13. 土壤水: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土壤颗粒形成大大小小的土壤孔隙,存在于土壤颗粒上和土壤空隙中的水分。

14. 年输沙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沙重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输沙量。 15. 河道纵比降: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 降。

二、 选择题

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 a. 径流

b. 水循环

c. 蒸发

d. 降水

2.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3.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1 / 12

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4. 流域面积一般是指[ ]。

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d. 坡地漫流和坡面汇流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 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

d.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5.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

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 6.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 ]。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8. 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 a. 增加资料系列的可靠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

9.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10. 我国泥石流分布较广的人为因素是[]

A.山区面积广大 B.洪涝灾害严重 C.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合理 D.退耕还林

11.一般情况下,对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 [ ]。

2 / 12

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 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 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12. .水资源是一种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13.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 ]。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14.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 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 坡地漫流和坡面汇流

15. 流域面积一般是指 [ ]。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 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

d.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16. 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 a. 增加资料系列的可靠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

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

17. 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 [ ] 作为理论频率曲线。 a、皮尔逊Ⅲ型分布 b、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分布

18. 衡量径流的年际变化常用 [ ]。 a. 年径流偏态系数 b. 多年平均径流量 c. 年径流变差系数

d. 年径流模数

19.水文现象的发生 [ ]。

3 / 12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0. 引起河槽洪水波变形的原因是[ ]。

a、附加比降 b、区间径流 c、河网调蓄及断面冲淤 d、以上因素都有影响

21.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42.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 ]。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c.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23、某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 ]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24、 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 [ ]。 a、不可能性; c、必然性;

b、偶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25、黄河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

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 26、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7、下渗率总是[ ]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28、我国泥石流分布较广的人为因素是 [ ]

A.山区面积广大 B.洪涝灾害严重 C.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合理 D.退耕还林 29、水流挟沙力多指水流所能挟带的 [ ] 的含沙量。 a. 悬移质

b.推移质

c.悬移质中冲泻质

4 / 12

d.悬移质中床沙质

30.下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

A.江南丘陵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D.珠江流域

31.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 32.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 陆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d、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3. 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4.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35. 下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

a.江南丘陵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d.珠江流域

36、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37、下渗率总是[ ]

a、等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38、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c ]。

a. 增加资料系列的可靠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

5 / 12

2017年春季学期四川农业大学《环境水文学》复习题

《环境水文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洪水:2.水量平衡:3.河道纵比降:4.蓄满产流:5.降水:6.水循环:7.产流模式:8.流域面积:9.年径流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10.土壤水:11.悬移质:悬浮于水中,与水流一起运动的泥沙12.含水层:指储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x7wg3efpy0fvqu4yw276b8ve00zsa00v3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