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农产品就不能产生预期的价值。康华农业在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中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其利润压力和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企业难以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加上此时市场的轻微波动,企业可能面临亏损甚至破产。 康化农业在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其利润压力和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企业难以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再加上此时市场的轻微波动,企业可能面临亏损甚至破产。康华农业会计信息不对称:产权分离导致了利益相关者和股东财务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出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不对称的状况。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没有信息优势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双方对信息的了解不对称,利益相关者可能不了解上市公司的质量。这就为舞弊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动机。产权制度不明确:高效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交易中的舞弊行为。但康华农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权利过分集中,控制权基本由李彦掌握,管理者无实权,再加上产权制度模糊,因而导致了管理主体责任虚置、管理效率低,为财务舞弊的发生提供了外在环境。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康华农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失去监督管理层的作用,从而增加了舞弊产生的机会,减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康华农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再者高层管理者无视、逾越,致使财务舞弊发生。
(五)康华农业财务舞弊分析
康华农业虚增营业利润部分统计表 :表1 单位:亿元 项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1-4月 营业利润 1.6 2.1 2.4 0.5 利润总额 1.6 2.2 2.4 0.5 净利润 1.6 2 .2 2.4 0.5
由表1可知,康华农业虚增营业利润从2011年至2013年逐年递增,2014 年1-4月报告虚增利润总额0.5亿元,康华农业通过虚构客户、伪造合同、伪造银行单据、伪造材料产品收发记录、隐瞒费用支出等方式虚增利润。经审计人员核实,康华农业从2011年至2014年1-4月年虚增营业收入10亿元,虚减营业成本2亿元,少计管理费用2146万元,少计财务费用 1724万 元,虚增利润总额6.6亿元,占比2011年至2014年1-4月披露的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21.6%, 2014年1-4月年财务报表虚增净利润0.5亿元 ,2011年,康华农业通过虚增营业收入,少计成本,虚拟客户,虚增银行存款等手段,达到虚增净利润的目的。康华农业银行账面余额为4.15亿元元,实际银行账户余额为2.15元,该账户虚增银行存款2亿元,虚增金额占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的比例为21.2%。2011年至2014年会计期间康华农业虚增营业利润共计6.6亿元,虚增金额高达总资产的74.5%,显示出康华农业已难以正常运行,资金流转极其困难。
6
康华农业利用关联方虚构与绿苑米业、佛山穗丰园、肇庆市穗丰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肇庆穗丰源)、佛山米源、广州穗港、广西万里、江门粮食等7个客户的销售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表2虚增营业收入涉及客户 单位:元 公司 年
2013 2014 2015 2016
绿菀米业
佛山穗丰园
肇庆丰源
0 0 0
56,673,081.20
佛山米源 37,520,729.44 30,755,344.10 49,562,591.60 4464,000.00
25,227,098.30 35,699,222.14 44,857,394.40 41,470,725.30 57,188,392.60 33,125,229.60 6,480,240.00
0
表2.1虚增营业收入涉及客户及金额 单位:元 公司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广州穗港
12,583,505.90 15,427894.50 30,864,445.90 7,023,760.00
广西万里
12,068,133.00 12,008,957.80 12,203,897.00 9,579,332.00
江门粮食
24,455,809.80 38,593,983.60 55,464,262.60 8,069,170.00
由表2及表2-1可见,康华农业主要是通过虚增营业收入来达到虚假增加资产的目的。康华农业虚增和绿元米业,佛山米源等几个客户的应收账款,同时,康华农业和相关方银行篡改银行账户等方式增加银行存款。康华农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营业收入,2013年与佛山米源等3个公司进行财务舞弊,虚增营业收金额高达1.1亿元,占当期的营业收入72%,康华农业的净利率和毛利率长期保持在39%到49%之间,明显高于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而2011-2014年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不成比例,康华农业虚增销售客户对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康华农业在真实交易基础上,伪造部分虚假交易,在交易价格和数量上做假,造假过程中,利用关联方交易,部分客户、供应商与康华农业之间存在串通,在资金划转、管理等方面为康华农业提供便利。客户、供应商相互配合,康华农业通过自己的关联公司进行资金周转并伪造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等掩盖真实的资金来源和去向,资产膨胀降低了资本利润率,资本回报率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税后利润与实收资本(权益)的比率。康华农业不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记账,反映出其经营成果,采取多列收入、少计支出等方式,膨胀的成本故意减少账面利润,减少企业所得税。 表2.2康华农业虚增资产 单位:万元 会计期间 2011年 2012年 虚增资产数额 20445.12 33971.37 7
虚增资产占披露总资产比例 47.5% 53.9% 2013年 2014年1-4月 47046.92 50330.98 图3
52.9% 53.0%
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13年9330.754105.53康华农业虚增收入表55932.7649626.9742281.38报表营业收入(万元)18361.978914798.483虚增收入(万元)23491.75922014年2015年2016年由表2.2及图3可知,2012年1.8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7% ,2013年2.3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3% ,2014年初至2014年4月30日410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 。在报告所述期间,累计实际收入增长高达6.1亿元人民币。2011年财务报表膨胀资产增加2.04亿元,约占当期康华农业总资产的47% ,2012年增加3.4亿元,占当期康华农业总资产的3.4亿元。当期流动资产54% ; 2013年流动资产价值4.7亿元人民币,占当期总资产的53% ; 2014年初至2014年4月30日实际增加5.03亿元人民币,占当期总资产的53% 。报告期内累计虚增资产达15.18亿元,财务舞弊因素分析金额高达15.18亿元。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进行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舞弊手段多样化,深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防范,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整财务及相关政策,以达到尽量减少损失的目的。以康华农业欺诈案为例,结合三角欺诈理论,分析了农业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并提出了防范2017年康华农业财务欺诈暴露的建议。压力因素:压力因素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任何欺诈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公司上市必须符合一定的财务指标,真实的财务数据可能难以满足上市的要求,为了上市,许多企业会粉饰地方政府的财务数据,也可能会出于政治表现或其他原因直接或间接干预企业的发展。机会因素:内部机会第一,股权结构不合理,2014年4月10日后,从化农业由14人持有,李彦持有40% ,杜长明持有32% ,其余11人持有28% 。李彦和杜长明共持有72% ,占绝对优势,其他小股东难以有效制衡。其次,内部控制缺乏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高于内部控制机制。 它可以绕过内部审计和监事会的监督。由于农业和农产品的重要性,外部机会是第一位的,容易制造和难以检查的。农业欺诈的特点是容易和难以核实的。康华的主要农产品水稻分为特优水稻、种植优质水稻、区分水稻种类、确定种植范围和营销渠道等。借口要素: 管理者的报酬一般与绩效相关,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欺骗投资者和被债务处罚的企业站出来,诚实的企业正处于生死边缘,这种现象使一
8
些人认为采取欺诈措施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此外,会计人员是被企业雇佣的,直接受管理者的命令,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 从康华农业金融诈骗事件中可以看出构筑金融诈骗防线的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员工缺乏职业操守,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压力、借口和机会。 表3.1康华农业财务报表部分科目 项目 2014年1-4月
2013年
42107.04
889992.65 47.32 165.98 0.39
2012年 2011年
31092.98 16461.47
630.1.51 43002.45 49.35 38.28 100.52 37.61 0.32 0.23
银行存款(万元) 资产总额(万元) 银行存款占总资产比(%) 利息收入
利息与银行存款的比例(%) 抵押借款(万元)
对股东的分配(万元)
49857.79 94968.13 52.0 40.47 0
12000.00
24445.24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1250.00 5000.00
由表3.1可得出:2011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康华农业财务报表中银行存款总额增加超过10亿元。其中,2013年和2014年第一季度虚假银行存款分别达到4亿元,远远超过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资产总额由2011年16.5亿到2012年的31亿,资产增加率高达94%。2011年到2014年1-4月份资产总额增长33亿,增长率高达370%,康华农业抵押贷款2011年至2014年1-4月总计48000万元,占比银行存款43%,2014年1-4月银行存款站资产总额52%,其他资产总计只占48%。康华农业增加银行存款可能有两个目的。首先,通过以上对康华农业经营收入的介绍,除了虚拟客户的应收账款外,康华农业还可以通过虚拟银行存款来弥补增加的经营收入。二是显示康华农业银行存款的虚假,利用银行存款的虚增实现财务报表舞弊目的。
表4 单位:吨/每
项目 早稻 普优稻 2013年 0.3854 特优稻 0.2600 晚稻 普优稻 0.3954 特优稻 0.2709 特优稻 0.1806 表4.1 单位:元 普优稻 特优稻 2013年 4.46 24.18 9
2014年 4.5 23.48 2015年 3.76 21.18 特优稻 19.46 18.4 17.34 根据表4和表4.1数据分析: 康华农业产量虚增,特优稻每亩可以生产0.5368吨,普优稻0.7709吨,0.1806吨种用稻。2013年的售价,每亩特优稻产值535.9*25.18=12982元;普优稻771*4.45=3436元;种用稻180.6*19.45=3502元;合计每亩产值19922元!超出正常的水稻产量及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虚增产量以达到虚增收入,给投资者传递虚假信息,抬高股票价格,以便骗取相关投资,从中收益。
三、康华农业的财务舞弊治理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结构
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监督管理,规范相关权利主体的行为,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企业内部权利和责任,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严格“硬”、“软”文化传染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降低舞弊风险,加强财务整改力度,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形成预先防范机制,从根本上遏制财务舞弊的发生。
(二)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
目前,我国对财务舞弊的惩罚力度低,导致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违法。政府需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舞弊人员,提高金融舞弊法律的约束力,增加惩罚金额,消除不正当动机。同时,要加强监督,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减少问题检测的滞后性。
(三)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设计针对性强的审计程序
审计事务所对从康华农业财务报表出具了非留存审计报告,审计过程中无法保证实质性质量,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审计失败。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制衡。 审计人员应提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特别是对信函监管等欺诈性程序,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走访关键客户,运用以前未用的管理程序,对固定资产、收入、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生产成本等进行有效的详细检查,深入探索、分析主要财务指标,必要时聘请农业专家发表意见,利用审计专家核查发现异常并降低审计风险。
[5]
结语
本文以康华农业为案例,研究资产重组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舞弊问题,以事件经过为轴线索,对案例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康华农业财务舞弊的手段与动因,可了解到在审核企业财务过程中要全方位了解该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情况和公司发展规划,康华农业资产重组的失败启示企业自身管理模式及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应当正视企业间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应做好工作,全面了解重组信息,并且应完善监督制度,防止舞弊的发生证监会针对康华农业的处罚反映出我国法律对于财务舞弊事件的惩处力度仍然不够;康华农业所受的处罚表明政府监管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不能忽略多方面、全过程的监管理念。财务舞弊可以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识别,只要舞弊发生,就会在经营和财务上有所反应,系统的定量模型就可以准确识别。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有必要从多方面防范和管理财务舞弊,寻找阻断欺诈动机、机会和借口的方法,建立风险准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