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
社会学概论(本)终极模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目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 A. 孟德斯鸠 B. 马克思 C. 托克维尔 D. 孔德
正确答案是:托克维尔
题目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 )的表现。 A. 角色失败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中断
正确答案是:角色冲突
题目3、从( )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 关系的协调程度 B. 关系建立的基础 C. 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D. 关系的密切程度
正确答案是:关系建立的基础
题目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 )的标准。 A. 从属关系 B. 归属感 C. 互动关系 D. 结构特征
正确答案是:归属感
题目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 A. 显功能 B. 正功能 C. 反功能 D. 潜功能
正确答案是:反功能
题目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 逆城市化 B. 城乡二元结构 C. 城市贫民化 D. 城乡融合
正确答案是:逆城市化
题目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
A. 开放性社会结构 B. 非结构性流动 C. 社会变迁 D. 结构性流动
正确答案是:结构性流动 题目8、( )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 社会解组论 B. 冲突论
C. 偏差行为理论 D. 社会建构论
正确答案是:冲突论
题目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 A. 表意人群 B. 偶合人群 C. 行动人群 D. 常规人群
正确答案是:表意人群
题目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 畸变 B. 脱节 C. 失衡 D. 错位
正确答案是:畸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6分) 题目11、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 A. 预期社会化 B. 逆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初始社会化
正确答案:初始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 再社会化, 逆社会化 题目12、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 ) A. 有事相求 B. 互相依赖
C. 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D. 限于两个人之间
正确答案: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互相依赖 题目1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 A. 领导的权威性 B. 成员的认同感 C. 外部环境的变化 D. 群体的人数
正确答案:领导的权威性, 成员的认同感, 外部环境的变化, 群体的人数
题目14、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 )。 A. 家长型权威 B. 卡里斯马型权威 C. 传统型权威 D. 法理型权威
正确答案:卡里斯马型权威, 法理型权威, 传统型权威
题目15、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 )。 A. 法定社区 B. 城市社区 C. 自然社区 D. 农村社区
正确答案: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题目16、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 )。 A. 权力 B. 社会声望 C. 家庭背景 D. 财富
正确答案:社会声望, 财富, 权力
题目17、以下属于人口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有( )。 A. 人口结构 B. 人口数量 C. 人口社会化 D. 人口素质
正确答案:人口数量, 人口结构, 人口素质 题目18、以下是集群行为特征的有( )。 A. 易受暗示性 B. 无组织性 C. 不稳定性 D. 非常规性
正确答案:无组织性, 不稳定性, 非常规性, 易受暗示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题目19、代沟
代沟在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1分)
代沟的存在,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1分) 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化越迅速,代沟就越大。(1分)
代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各个时代,是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文化的变异和扬弃。(1分)
我们应该对代沟存在的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应该看它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否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是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1分)
题目20、城市化
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1分)
这种人口的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单个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加;(1分) 另一方面,城市本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区域逐渐发展成为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镇。(1分)
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就意味着某一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1分) 当然,城市化并不单纯是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这种聚集背后还意味着经济形式、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1分)
题目21、代际流动
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1分)
这是对代与代之间社会位置在社会层级上向下或向上移动进行考察。(1分) 代际流动展示了一个家庭中两代或几代人之间的差异。(1分)子女的社会流动会受到父母的影响。(1分)
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差异是代际流动研究关注的重点。(1分)
题目22、社会麦当劳化
作为美国快餐的知名品牌,麦当劳的生产流程、营销策略、经营理念结合在一起,称为家喻户晓的麦当劳文化。(1分)
这种文化与其产业模式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扩展就被称为社会的麦当劳化。(1分) 麦当劳快餐店的的四项基本原则效率至上、可计算、可预测以及可控制正在主导美国社会及世界其余地方越来越多的部门。(1分)
这些原则也渗透到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社会科学越来越像麦当劳企业。(1分) 社会的麦当劳化表明现代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但这种理性化原则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就会带来研究的单一化和预定化。(1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题目23、简述社会组织的特征。
社会学所说的社会组织通常是指狭义的社会组织,指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政府、学校等。(1分) 社会组织以下的特征:
第一,社会组织具有特定和明确的组织目标。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分化与发展的需要,社会组织的目标日益单一化,以集中资源提高组织的运行能力。(2分)
第二,社会组织成员之间是非情感的关系。社会组织中的成员主要由业缘关系组成,以利益为纽带,关系不太亲密。(2分) 第三,社会组织中有规范的互动形式。而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比较正式,有明确的规范,限制和约束较大。(2分)
第四,社会组织有根据组织目标精心设计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1分)
题目24、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
在社会学研究中,对权力的分析主要有“利益—冲突模式”、“权威—合法化模式”、“生产—运作模式”三种模式。(1分) “利益—冲突模式”关注的核心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可观察到的利益冲突,也即两人之间的支配关系。(2分)
“权威—合法化模式”关注的核心是具有合法性的权力,是制度化的合法权力。即将强制与认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行动的能力。(2分) “生产—运作模式”认为权力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和司法领域;权力也不是一种可以被占有、被分配的实体性的物。(1分)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1分)对权力的分析不应只看到宏大的权力,而应充分考虑权力的微观运作。(1分)
题目25、越轨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 越轨,就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1分) 具体地说,就是个人或群体在行动中不遵从自己所属的群体或者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规范。(1分)
犯罪行为是被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对其他成员或社会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1分) 就越轨和犯罪的关系而言,多数犯罪行为都是越轨行为,但越轨行为中属于犯罪的却相对要少得多。(2分)
第一,有些行为既是越轨也是犯罪,如谋杀等多数的犯罪行为。(1分) 第二,有些行为是犯罪却不一定是越轨。比如赌博。(1分)
第三,还有很多越轨行为不是犯罪,如艺术家们不修边幅并不是犯罪。(1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题目26、谈谈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
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与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等各个社会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关联的模式。(1分)我国自19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就已经启动了我国的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分)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第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1分)改革前,国家垄断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民众生活在国家机器的组成单元里,国家与民众构成了直接互动的两层社会结构。(1分)改革释放出来了一些不由国家所控制的资源,逐渐形成了“国家—社会中间层—民众”的三层结构。(1分)
第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1分)改革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主要由城乡两大社会群体及城市内部的干部、工人和知识分子三个阶层构成。(1分)同一身份内部则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和平等性。(1分)改革以来,出现了农民工阶层和私营企业主等新阶层,原有的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各阶层的内部发生了分化。(1分)同时,在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日渐突出。(1分)
第三,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的变化。(1分)首先,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路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利益分配体系。(1分)其次,利益实现机制的变化。也就是整个分配制度从计划调节转变为市场调节。(1分)再则,利益差别化格局的形成。我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利益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1分)
社会结构的这些变化,既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的表现,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1分)
题目27、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谣言是如何传播开来的?
谣言是集群行为的一种分散形式,常常是恐慌、骚乱这种更复杂的集群行为的初级形式。(1分)跟传言一样,谣言是指在大众中传播的关于某人或某事的缺乏根据、不够准确的消息。但谣言通常是故意捏造的,而传言是无意讹传的,但事实上,人们通常所说的谣言,既包括
无意讹传的也包括故意捏造的,两者很难区分开。(1分) 谣言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 谣言具有似真性。(1分)
第二, 谣言的产生与社会的某些敏感时期有紧密关联。(1分)
第三, 谣言通常比较容易出现在信息公开程度很低、媒体受到严格控制的社会(1分) 第四, 谣言一旦开始很难停止。特别是在公信力比较低的社会,政府辟谣常常会出现反作用。(1分)
第五, 谣言在传播中会不断被加工。最初的谣言到最后会面目全非。(1分) 举例分析(2分)
谣言的传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第一, 磨尖,即断章取义留下符合自己兴趣的东西,而舍弃其他(1分)
第二, 削平,信息传播者会把他认为不合情理之处削去、重新安排其他情节。(1分)举例(1分)
第三, 同化,信息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信息添油加醋。(1分) 举例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