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作者:方奕兆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11期

【摘要】由于独生子女,经济飞跃发展,媒体网络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现实等问题。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突出,如何解决已成为九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其自我为中心,消极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独特的心理发展历程,直接影响着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基础教育健康人格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应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个人作风,是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格;成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77-01 一、基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呈现普遍性,其程度呈恶化趋势。由于独生子女,社会节奏加快,媒体网络和中西文化交融等问题,家长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心理。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社会问题的直接受害者就是青少年学生,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当前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据中小学生在七至九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结果如下: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100%,①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卑自弃心理;②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厌学心理;③因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④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导致的迷惘心理;⑤自我为中心。 二、体育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关系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竞争意识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乐趣,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优良心理品质。通过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有效锻炼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畏常规,敢于超越,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敢为人先的胆识。当前中小学实施的教育模式大多是机械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上缺乏强烈宽松的气氛,学生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懂得思考,参与形成制定课程尤其重要。增强训练难度和方法,在超越自我中求发展。通过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创新意识。教育、训练、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挑战自我。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心理比较封闭,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如能有效利用学校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关爱与尊重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我、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将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产生良好的影响。

4.有助于情感宣泄和释放,平衡学习压力

环境转变、适应所带来的压力,学生需要一定的情绪宣泄以求得心理的平衡与健康,而通过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缓解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在历经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这些方法以后,学生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控情绪,提高抗挫折和调控情绪的能力。

5.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作风和培养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每个人成功的道路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可是成功的的基本要素却有很多相同点。于体育课堂中,让学生懂得坚持,耐心,诚信,勇敢,努力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明白这些基本道理,让学生从小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思想,行为。明确什么是自己当前要做的,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遵守法规法律。要教会学生都應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样的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哪有不成功的人生!

三、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 1.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对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也是文化沉淀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和学生与学生的行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树立体育教师的威信,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

有肋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竞争与合作的生生关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社交能力提供条件和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这样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对其主体性,差异性进行深刻的认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实际需要,要关心学生包括关心学生的心理世界,身体状况和生活世界。课堂上建立民主教学关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避免过高的期望水准,做学生的朋友兄长。 2.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挫折,增强自信心

体育课的实践性决定了要学生亲力亲为,克服自身弱点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可根据学校地域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教材设置相应的场景,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课堂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挫折完善自我。如,在跳远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可设置不同程度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地向最大高度冲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让学生善于总结体验成功与失败。 3.正确评价学生,维护其自尊心

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和相互评价比较直接而明显,学生性格体能是有差异的,要教师需注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和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评价要以关注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学生的各项表现并不代表学生的全部,成绩好并不代表学生认真努力。而学生要养成的是良好的作风,同时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科学观念。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的健康人格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取得效果,而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及挫折耐受能力的增强是一个完全出自内心的自我完成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对心理健康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在教学中,在生活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以激发学生敢向上的潜能,培养其自信心,加强意志训练。在教学中可以制造多种困难的复杂局面,设置各种障碍,增加各种精神压力,加大各种难度的练习等,来培养学生勇敢、强、胜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个人作风!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作者:方奕兆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11期【摘要】由于独生子女,经济飞跃发展,媒体网络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现实等问题。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突出,如何解决已成为九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其自我为中心,消极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独特的心理发展历程,直接影响着他们适应社会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wyug4zm7n553973044s2xc786b4hd00yt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