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时训练·规范解答

1.(2013·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可得出商鞅的主要指导思想是重农抑商;材料二中梭伦改革节制农村高利贷,商业、手工业和工艺的发展说明其主要指导思想是农商并重。第(2)问“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实际上是强调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的深远影响,从这个角度回答即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上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不同: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

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 第(1)问,材料一反映梭伦改革中不分配给农民土地,而是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材料二反映商鞅变法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两者所产生的影响应从政治发展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雅典是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依据所学知识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两者改革都取得成功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两者对农业的态度的不同,说明改革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据此谈一谈你对梭伦“智慧和公正”的看法。

(2)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答案 (1)措施: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③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包括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看法:①梭伦改革体现了梭伦高超的政治智慧。梭伦改革的基本路线是取消贵族特权但不消灭贵族,实际上他们作为第一、二等级仍有较高地位。让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但不完全满足平民的过激要求,他们作为第三、四等级享有的政治权利还受到一定限制。这是一条能使雅典在消除贵族专权的危害同时又可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的道路,日后雅典政治发展基本沿着这条道路行进。②梭伦改革具有历史局限性,并不是完全公正的。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2)影响: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并联系史实进行归纳概括、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联系所学知识来归纳改革的主要措施,从他对贵族和平民的做法来分析对其“智慧和公正”的认识。第(2)题从对专制的削弱和民主加强的角度来分析。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即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需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

(2)农奴制度下,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给农民土地,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解析 第(1)问要依据材料及19世纪中期俄国的形势分析总结;第(2)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第

(3)问解答的关键是首先明确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5.自古以来农民非常关心土地政策的调整及身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卖者坐如律。

——《均田令》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

(1)材料一中土地政策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有哪些?如果生活在古代雅典,平民可以依据什么政策获得土地及人身自由?

(2)农奴制改革后,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种是“人民受骗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种声音的理解。

答案 (1)原因:少地和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依据:《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第一种:“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缴纳高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第二种: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了地主控制的村社的束缚。农民为赎买份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解析 第(1)问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方战乱频繁,许多农民丧失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可以概括出原因。第(2)问为开放性题目,第一种观点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一般条件(如:劳动力、资金、技术、国内外市场、资源、政局稳定)着手分析;第二种观点可以结合“解放法令”的内容及影响来分析。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

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相对应的改革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 答案 (1)评价:认为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没有促进农业发展。 措施:农民可以通过交付高额赎金获取土地。 (2)评价:扩大民主范围。

措施: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改革,如建立各级法院等。

(3)视角:材料一是从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结果的视角评价的;材料二是从美俄比较的视角进行评价,得出农奴解放和获得政治权利的结论。

特点:作者立场不同、视角不同、选取材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结论也不同。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课时训练·规范解答1.(2013·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wncf6yrnq5a66i6tmib553973044s0109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