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领导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时参考。
(二)实施注意事项
1.专家人数不宜过少。专家讨论法应通过专家之间的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性或倾向性的意见。参与评估专家不宜过少,以免评估结果的偏性。对于日常风险评估,即使评估议题单一,内容简单,参与专家人数也不宜少于3人;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参与专家人数一般不应少于10人。
2.参与专家要有代表性。对于日常风险评估,参与专家应能覆盖评估的主要内容或议题,并对相关评估内容、评估流程较为熟悉,所以人员应相对固定,即重点在于广。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参与专家应能覆盖评估议题的主要专业领域,且每个专业或领域的专家数量应当相对平衡,即重点在于全。如传染病应考虑流行病、临床医学、检验、病媒生物等专业,另外,还应根据评估传染病的疾病特点,具体考虑应邀请各专业哪些方面的专家,如临床专家可能涉及传染科、呼吸科、儿科或ICU等,必要时,还应邀请卫生系统之外其他系统如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的专家参与。
3.会商组织者及其注意事项。会商组织者是专家会商会成败的另一关键要素。应选择在评估议题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业领导作为评估会商的组织者。为了保证讨论效果,会商组织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评估目的,事先准备会商讨论要点提纲,会商过程中注意引导参与者围绕提纲进行讨论;(2)引导会商参与者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就重点问题取得一致性或倾向性的意见和结论;(3)会商过
第 20 页 / 共 31 页
程应指定人员详细记录;会商会结束前,会商组织者应就会商主要的意见和结论进行小结,并得到与会专家的认可。
4.不断提高专家会商会的科学性。虽然专家会商会不拘一格,但是会商组织方仍应在专家会商会特别是日常风险评估专家会商会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和规范评估会商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以及产出形式。如果可能,应借鉴各种定性、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逐步在评估会商中就可以规范化的内容开发形成辅助评估流程、评估框架或评估工具,使评估会商工作的科学性和评估质量不断提高。
二、德尔菲法
德尔菲(Delphi)法是指按照确定的风险评估逻辑框架,采用专家独立发表意见的方式,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多轮次专家调查,经过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
(一)具体实施步骤
1.组成专家组。根据议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评估议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在10-20人。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论证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与该问题相关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补充材料。请专家进行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专家个人的测量意见,并说明利用这些材料提出测量值的方法。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
第 21 页 / 共 31 页
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该领域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向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或者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得出结论。
(二)实施注意事项
1.由于专家之间存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以及其他社会原因,有可能使其中一些人因不愿批评或否定其他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合理主张。要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德尔菲法要求避免专家们面对面的集体讨论,而是由专家单独提出意见。
2.对专家的挑选应基于其对风险因素的了解程度。专家可以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人员、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或外请的相关专家。
3.保证所有专家能够从同一角度去理解风险分类和其他有关定义。
4.为专家提供充分的信息,使其有足够的根据做出判断。
第 22 页 / 共 31 页
5.所提问的问题应是专家能够回答的问题。
6.允许专家粗略的估计数字,不要求精确。但可以要求专家说明估计数字的准确程度。
7.尽可能将过程简化,不问与测量无关的问题。 8.向专家讲明测量对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的意义,以争取他们对德尔菲法的支持。
三、风险矩阵法
风险矩阵法是指由有经验的专家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量化评分,将评分结果列入二维矩阵表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风险等级。
(一)具体实施步骤
1.组成专家小组。根据议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论证问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在10-20人。
2.组织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平均得分。
3.组织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后果严重性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平均得分。
4.将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得分列入二维矩阵表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风险等级(如表1)。
第 23 页 / 共 31 页
表1 风险评估矩阵分类表
事故(事件) 事故(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发生可能性 极高(5) 高(4) 中等(3) 低(2) 极低(1) 极高 (5) 10 9 8 7 6 高 (4) 9 8 7 6 5 中等 (3) 8 7 6 5 4 低 (2) 7 6 5 4 3 极低 (1) 6 5 4 3 2 注:风险分值2-10,其中:低风险(2-4),中等风险(5-6),高风险(7-8),极高风险(9-10)。
(二)实施注意事项
1.风险因素相对确定。风险矩阵法是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量化评分、分析处理的过程,因此,待分析的风险因素要相对确定,便于评分和统计分析。
2.参与专家的专业性。参与专家应能覆盖评估议题的主要专业领域,对评估议题非常了解,在各自领域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专家可以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人员、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或外请的相关专家。
3.专家人数适当。风险矩阵法是以专家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量化评分为基础的,因此参与评估专家不宜过多或过少,以免评估结果的偏性。可根据评估议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在10-20人。 四、分析流程图法
分析流程图法是根据逻辑推断原理,综合层次分析法、故障树方法、决策树模型等方法,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
第 24 页 / 共 31 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