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路二标段施组
如下:迅速完成路基土石方,尽早施作基层同面层,给排水工程同步进跟,提前8天完成施工任务。
为了更好组织施工流水作业、充分发挥劳动力、机械设备的作用,合理安排材料供应,达到按计划施工,缩短工期之目的。本工程划分五个阶段组织施工。
第一阶段 施工准备,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塔设、测量放线,清理场地,为机械土方开挖准备。
第二阶段 土方开挖、基础等施工。 第三阶段 道路基层、地下管道管线施工。 第四阶段 道路面层、沿线设施施工。 第五阶段 现场清理,竣工验收。
5.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5.2.1 施工测量放线
5.2.1.1 测量准备
1、人员准备: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指导,抽调专业测量技术人员实行专人定点定位负责制。安排专人定点复核制。
2、仪器及工具准备:本工程主要需要以下仪器及工具: 〈1〉经纬仪两台;
〈2〉红外线全站两仪两台; 〈3〉水准仪4台;
〈4〉50米制钢尺两把,30m钢尺两把,10米钢尺八把; 〈5〉塔尺两套。 3、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 〈2〉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3〉测量仪器的检定、校核; 〈4〉校核规划红线桩和水准点; 5.2.1.2 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准则
1、遵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施工服务; 2、遵守先整体扣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望海路二标段施组
3、要严格审核原数据(设计图纸、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较核;
4、选用科学、简捷和精度合理、相称的测量方法。合理选择正确使用仪器,在测量精度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备用;
5、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用好、管好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实测时要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
6、测量人员要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不畏艰难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5.2.1.3 施工测量
1、在地面上进行测量前,应由设计部门办理交桩手续。转角点桩及方向桩应在线外设栓点,并作点志标记。
2、复核水准基点:沿中线作水平测量以量以复核地区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时,如发现水准点有疑问,除及时向设计单位查询外,可采用两个水准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先确定两点的高程差。看两水准点的闭合差是否在12kmm以内(k为两点水平距离,以公里计)。
3、根据道路平面图:设计起点坐标及转角点坐标,两点拉通线,即为前段,道路中心线,再根据转角点坐标及设计终点坐标两点拉通线即为后段道路中心线。
4、沿施工道路路面两侧每隔50m设置一个控制桩点,作为各项专业施工依据控制桩点由道路中心线来进行设置。控制桩的作法:用Φ50圆木、长600~800mm,打入地下部分周围用砼保护。在桩顶的正中钉上钢钉,圆点即为中心控制点,为了防止意外破坏、还须在每隔200米左右桩点处,将部分桩点延伸到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上,弹上墨线用红漆标注,并加以保护。在以后每次施测中,对每个点与相临两点应进行复测,以确保坐标及高程控制的准确性。
5、根据设计平面图,放出各段交叉路口交接控制线,并根据设计半径,测放出各路口圆弧线,并设置控制桩。
5.2.1.4 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1、用于测量坐标、距离的多功能测绘仪、经纬仪、红外经测距仪、水准仪及50米钢卷尺是经过测检合格的主测量工具。
望海路二标段施组
2、在作控制桩点丈量时,钢尺两端保持水平,拉力在每米保持10公斤,温度改正视当时施测时温差变化的大小而定。应当适当考虑。
3、坚持定点、标高、放线专人负责和专人复核,经复核无误后可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按图施工不走样。
4、验线工作要主动。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均能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5、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
5.2.2 土方工程
望海路二标段土方施工项目主要包括路基挖方1806m3,新建路段填方,工程量约552m3;零填挖翻挖压实工程量约810m3。
5.2.2.1 施工方案
1.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施工方案,土方开挖的平均深度为1.1m。采用机械开挖在80cm左右浓度后,再采用人工开挖并予以修整。
2.配置1台W100型液压反铲挖掘机,配置4台自卸汽车进行土方运输,运到指定的土方堆放场地。
3.填方地段,利用挖方地段人工修整阶段的土方量,进行填方。采用人工装土,机动翻斗车运输。因为量较少,可直接采用人工摊铺。
5.2.2.2 施工方法
1.根据控制桩点,放出新建路段中心线、边线及人行通土方开挖控制灰线。以此灰线作土方施工平面控制线。
2.根据水准基点及道路设计各阶段高程,因木桩标出开挖控制深度。 3.挖掘机挖路槽时,按设计路槽顶面标高余留20cm,人工铲平修整至设计标高。施工过程中,跟随土方挖运进程,边开挖边施工道路边排水沟,防止雨季施工造成路基集水浸泡。
4.路基土方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整幅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保证施工安全。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方。
5.路基基坑挖好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时,可在基底以下预留15~30cm,待下一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6.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堆位置,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
望海路二标段施组
7.开挖基坑(槽)时,如有地下水时,应道德在标高最低处挖方,并在该处设置水沟或集水坑,以便设泵排水。
8.填土路基施工
a.场地清理:清除地表杂草、杂物、树根、腐植土等。
b.根据设计本标段范围的填土部分处在人工填土层,可对原地面进行翻挖压实后直接填筑路堤,如局部出现非正常现象,可通知有关单位现场处理,提出处理方案。
c.路基填筑按每层松散厚30厘米分层填筑压实,填筑时横向宽度大于设计宽度50厘米,以保证填土边缘的压实度达到要求。
d.每层土填筑压实后进行密实度检测,路基同时测回弹填量蔌变沉值。 e.路基填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拉线因人工进行刷坡整形,以保证路基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使表面平整,断面变化及变道处曲线连接圆顺、流畅。
9.零填挖地段
a.零填挖路库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如不符合要求,再翻挖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要求。
b.零填挖路床面,若位于易放翻浆的土层上,且翻挖,照晒等。处理后仍不能降低含水量,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则路床面应换以透水性良好的土,换土厚度按现行
5.2.3 路基工程
5.2.3.1 路基施工 1.填土料要求
1)路基填方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淤泥和盐渍土。
2)路基填土不得含草、树根等杂物,超过10cm直径的土块应打碎使用; 3)挖方基底以下80cm范围以内的树根应清除重新填土夯实; 4)路基回填土应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土质,进行分层碾压夯实。 2.施工方法
1)每一路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各主要构筑物位置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者随时补钉校正;
2)土方回填采用履带式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卸土时控制每车土的堆放距离,待卸土长度达到50米时,用推土机按松铺厚度推平,并保持有一定的横
望海路二标段施组
坡,土方的压实采用16T的振动压路机压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得大于30cm;
3)碾压工作应自路边向中央进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15~20cm。应碾压5-8遍,至无显著轮迹且达到要求密实度时为止;
4)将路堤填土两侧各加宽50cm,碾压成形后再削坡至设计宽度;
5)在填土碾压过程中,应按标准规定检验土的含水量和压实度,并按要求作好试验记录;
6) 土的地面横坡在1:10~1:5之间的要将地面翻松后填土。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0m横坡向里,台阶高以30cm为宜。
5.2.3.2 路床整修及碾压
在路基填挖方施工至接近路基顶面设计高程时,为了给路面各结构层的铺筑提供一个坚实、平整、符合设计纵横坡度要求的工作面,就需要进行路床整工作。路整修的内容是:
(一)确定路床的纵向中心线,路床的宽度和路床的横向坡度。
1.路基的填挖作业中,常易因道路轴线的偏差,造成路堤(或路堑)轴线偏移,形成路床宽度达不到设计宽度的现象。在路床施工时,核定纵向道路中心线与原路基实际中心线的偏移并加以整改,为了保障路面结构有足够 宽度,必须在路整修中解决这一问题。
2.为了确保路面的厚度符合要求,横坡度也要符合要求的最终目的,必须按设计横坡修整路床顶面。
(二)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路床土基弹性模量值,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土层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要求的压度。根据本设计要求必须到如下值:路面结构层下80cm土方压实度达到95%以上,80~150cm之间达到90%以上。
(三)为保证路面结构厚度均匀,需对路床表面平整度进行修正;为确保路面中心线高程符合要求。需对路床面中心线高程在修整中进行控制。
5.2.3.3 路床、检测、评定
1.无论土方路基还是石方路基验收时应进行回弹模量检测。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道路、桥涵、路缘石、雨水等很全面)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