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 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1.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 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 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 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D

2.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Zn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 B. ATP和质粒中含有的元素都是C、H、0、N、P

C.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 染色体、核糖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脱氧核糖 【答案】D

3.如图表示一个由 200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该分子中含有 198 个肽键

B. 这 200 个氨基酸中至少有 200 个氨基 C. 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 582 D.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 3 个—NH2 【答案】C

4.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膜蛋白的类型 受体 载体 - 1 -

C. D. A. A 【答案】B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B. B

C. C

酶 抗原 D. D

5.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下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 GTP 具有与 ATP 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 T-SNARE(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 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细胞膜则不可以

C. V 与 T 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 D. 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答案】B

6.取细胞生理状态一致的紫色洋葱外表皮,制成甲、乙、丙三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移动装片,使视野全为紫色,然后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2g/mL、0.3g/mL、0.5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都用清水再处理.实验过程中视野里紫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比例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曲线说明细胞既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又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c曲线表明细胞可能由于过度失水而死亡

C. 实验结果说明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0.2g/mL D. a、b、c三曲线分别代表乙组.甲组和丙组 【答案】D

- 2 -

7.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的自变量是1 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 B. 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C.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D. 与盐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要弱 【答案】C

8.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B. 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 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 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答案】A

9.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C. 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 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答案】C

- 3 -

10.下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 B. 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PH

C. 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增加

D. 过程③中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答案】D

11.下列关于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含有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C. 都含有唾液淀粉酶基因 【答案】D

12.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 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答案】D

13.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都表达过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D. 都表达过唾液淀粉酶基因

- 4 -

A.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 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 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答案】D

14.ACC合成酶是植物体内乙烯合成的限速酶,下表是科学家以番茄ACC合成酶基因为探针,研究番茄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及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 叶片 绿果 变红 桃红 橙红 ++- + ++ ++ ++ 亮红 +++++ - - + - 红透 雌蕊 雄蕊 根 注:-表示该基因不表达,+表示该基因表达,+的数目越多表示表达水平越高。 A. 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组织和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 B. 橙红和亮红的果实细胞中该基因转录产物可能相对较多

C. 绿果、雌蕊、叶片和根中无该基因及其转录产物,体现了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D. 果实中该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叶片,说明前者的分化程度高于后者 【答案】B

15.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B. 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C.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D.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蓝紫色植株与红褐色植株的比例 【答案】D

- 5 -

2020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20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welp8gq3x1od1e2lms547le14lox100wg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