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综合考查 一、选择题
1.(2018·贵州遵义联考)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B )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 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 D.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解析: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的能量。
2.(2014·海南卷)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B )
题号 1,2,3,4,5,6,9 7,8,10,11,12 13,14,15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需要参考生物个体的大小。第一、二营养级分别是栎树(体型很大)和昆虫,所以第二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于第一营养级的;与第二营养级生物相比,第三营养级生物含有的能量少,并且生物个体较大,所以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少于第二营养级的,同理可知蛇的数量会更少。
3.(2018·河北邯郸模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解析: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形,而数量上松毛虫的数量多于马尾松,不呈现正金字塔形;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能量传递效率可用 E/A表示;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C表示松毛虫粪便量,属于马尾松的能量;若迁走全部杜鹃,但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现“S”型曲线。 4.(2016·全国Ⅰ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
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最终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被反复 利用。
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是[kJ/(m2·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能量从甲到乙的传递效率为16%
B.甲、乙、丙之间只进行能量流动而不存在信息传递
C.甲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就输入了第一营养级 D.丙摄入的能量大于同化的能量,多出部分的主要去向是被分解者 利用
解析:能量从甲到乙的传递效率为200/(875+175+200)×100%=16%;甲、乙、丙之间不仅进行能量流动,还进行信息传递;甲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就输入了第一营养级;丙的摄入能量减去同化的能量,多出部分为丙的粪便量,主要去向是被分解者利用。
2020年高考生物讲义:第33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