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案 首 页
教师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专业名称 护理 授课序次 12 授课类型 理论1+实训1 班 级 授课日期 第九章 舒适护理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节 卧位与舒适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维持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2、掌握更换卧位的方法,正确使用各种保护具。 教学重点: 各种卧位的基本要求、方法,各种卧位适应范围 教学难点: 被动卧位与被迫卧位概念 复习内容: 正确搬运病人的目的、注意事项。 .
.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
.
第九章 舒适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 、舒适的概念 舒适(comfort)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是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背景的特点和经历,对舒适有不同的解释和体验。 一般来说,最高水平的舒适是一种健康状态,表现为心理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生理和心理需要均能得到满足。舒适是病人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二、不舒适的原因 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常见原因有:身体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身体方面 饥饿、口渴、以及某些脏器疼痛等症状。 姿势和体位不当致使肌肉和关节疲劳、疼痛,影响其他生理功能 活动受限 因疾病限制不能随意翻身或过紧的绷带、石膏,使局部皮肤和肌肉受压,引起疼痛 身体不洁 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昏迷等患者,自理能力差,若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可因口臭,皮肤污垢,汗臭、瘙痒等引起不适。 (二)心理社会因素 焦虑、恐惧 疾病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外,还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担心疾病带来的伤害,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担忧疾病对经济,家庭和工作的影响等。 环境陌生主要见于新入院的患者,对医院环境和病室环境不熟习,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复习 5分钟 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 15分钟 1.讨论 (1)学习生活中存在不舒适的因素有哪些? (2)住院病人引起不疾病 疾病或环境因素所致机体不适,如出现恶心、咳嗽、疼痛、舒适的因素又有哪些? 2.讲授 (1)舒适的概念及导致不舒适的原因 (2)护理不舒适病人应遵循的原则 5分钟 3.小结 生活习惯改变住院后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患者一时不能适应, 尤其见于老年人。 角色改变 担心家庭、孩子或工作等,出现角色行为冲突、角色 紊乱,处于角色适应不良状态,以至不能安心养病。影响疾病康复。 自尊受损 如被医护人员忽视、冷落,担心得不到精心的护理与照顾 或在某些护理活动中暴露其身体隐私部分,造成其感觉不被重视,不被尊重,或自尊心受到损害等。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
.
(三)环境因素 环境不良病室床单位杂乱,光线、温度、湿度,颜色等不宜,室内空气不洁,有异味,都不得会使患者感到不适。 床铺不适因床单潮湿,不平整,有破洞,床垫软硬不适都会影响患者休息。 或治疗仪器的嘈杂声,都会引起病人不适。 三、不舒适的护理原则 不舒适常常会造成个体焦虑而影响健康。而病人由于受疾病、护士应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仔细听取病人的主诉和家属提供的线索,结合病人的行为与表情,评估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原因,及时采取护理措施,解除不适,满足其对舒适的需求。 护理不舒适病人应遵循相应原则。 (一)预防在先,促进舒适 护士应熟悉舒适的四个相关因素及导致不舒适的原因,对病人如协助重症病人保持个人卫生,采取舒适的卧位,建立良好的病室环境,让病人感觉安全、舒适。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舒适有很大的影响。护士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除用亲切的语言、尊敬的称呼外,还应不断地听取病人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并鼓励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活动,尽快康复。 (二)加强观察,发现诱因 不舒适属于自我感觉,客观估计比较困难,尤其是重症病人,若出现言语沟通障碍,更难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需要护士细心的观察,通过病人的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及估计导致患者不适的原因和不舒适的程度。 (三)采取措施,去除诱因 对患者的不舒适,要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如对尿潴留的病人,可采取适当的方法诱导排尿,必要时,行导尿术,以解除膀胱高度膨胀引起的不适。 第二节 卧位与舒适 卧位即卧床的姿势,正确的卧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和增进舒适均有良好的作用。 一、卧位的性质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卧位。 15分钟 1.讲授 卧位的性质: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噪声及干扰 病室内探视者过多、同室病友的呻吟和痛苦表情、 心理、社会、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不舒适的状态。 从身心两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到预防在先,积极促进病人舒适。 活动或移动能力、饮食、睡眠、皮肤颜色、有无出汗等,可以大致 .
基 本 内 容 . 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称主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角色扮演 由学生扮演病人角色取不同卧位姿势,教师根据卧位姿势讲解其原因,适应范围等 10分钟 3.实例 (1)某患者,因大出血致休克后采取中凹位的抢救经过 (2)某患者,因下肢骨折进行跟骨牵引,用描述法讲解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使学生明白反牵引力维持身体平衡的机理 10分钟 4思考 (1)为什么阑尾手术后半坐卧位? (2)为什么产妇胎膜早破采取头低足高位? (3)昏迷病人为什么要取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5分钟 5.教师评价指导 动卧位。 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的病人。 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二、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实施: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枕头横放于床头。 (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实施: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实施: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2.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 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 (二)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 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 实施: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稳定卧位,使病人舒适 (三)俯卧位(prone position) 适用范围: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