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教学设计
硚口区山鹰小学邹定平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能主动搜集作者资料,画出古诗的节奏,同时能结合书上注释、插图以及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但是对于了解古诗的感情的把握不够准确,理解不够深刻,需要进一步引导。因此诵读古诗时,多数同学读出了古诗的节奏,但是古诗的韵味不够,诗味不浓。
【设计理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诵读赏析古诗意蕴,使他们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体会诗人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1 / 11
.体会诗人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谜语引出“梅”: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猜一个谜语——
出示谜语:粉妆玉琢新世界,傲霜斗雪花自开,岁寒为报春来早,姐妹亲朋喜开怀。(打一植物)是什么呀?(梅花) 、视频感知“梅”:
师:对呀,是梅花。我们看——
(播放视频)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傲冰斗雪,独自开放。它无论是粉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显得是那么的淡雅高贵,清香四溢。多么美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就有这个“梅”(板书:梅),这首诗题目叫《墨梅》(板书:墨,写慢一点)。注意这个“墨”字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要写得扁一点,谁来读题?为什么叫墨梅呢?(这是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 、引出作者: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题写在良佐所画的《梅花图》上的,它是一首题画诗。(板书:王冕)
过渡:那王冕笔下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请同学们打开平板电脑,自由读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
二、自读古诗,交流反馈: 、反馈读诗:
师:谁愿意读给我们听?(指名读诗,差生) 预设:
2 / 11
读音不准——这个字应该这样读(师示范读),请你再读一遍(生读错字)。 读正确——你读得很流利!如果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就更好了。还有谁来读这首诗?
读出节奏——你注意到了诗的节奏,这是一首七绝,它是按照的节奏来读的,谁还想读?(师划节奏,优生读。) 、反馈作业:
过渡:读得非常好!昨天我们自学预习了这首诗,通过导学案,观看微视频,进行自我检测。老师统计一下(打开教学助手在线检测),从完成情况来看,对这首诗的字音、生词的理解完成得不错,正确率达到,但是还有一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注意(打开号胡思聪的作业),洗砚池,一起读(生读)。
问题集中出现在第七题、第九题(打开号范冰冰的作业),这个“满”字是什么意思?“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话是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呢?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板书:满? 只留?) 、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想图画上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交流。
三、主动探究,多维互动: 、小组合作探究诗句意思。 、交流反馈: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组长开场白:我们小组说说一二两行的诗意 (课件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读诗,说诗意:我家洗砚的水池边长着梅树,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迹。
谈体会:从这两行诗中,我体会到很多梅花都盛开了,还带着淡淡的墨痕。 补充:我还从这两行诗了解到梅花生长在我家洗砚池旁边。 感情读:我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组长总结: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其他小组补充。
()其他组补充:我从“朵朵”这个词体会到开放的梅花有很多,很美丽!
3 / 11
师:同学们,闭上眼想象一下,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枝头上的梅花一朵朵都盛开了,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吗?谁还想读?
师:这种美不仅花开得多,而且这种美还与众不同呢!哪里与众不同呢?(淡墨)我们来看看(出示墨梅图), 这幅水墨画就用淡淡的墨痕晕染了梅花的姿态和风韵,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朵朵梅花绚丽地开放。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评价:你读得很好!将梅花的淡雅读出来了。谁还想读?
如果你把这个“淡”读轻一些、温婉一些,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墨梅的风姿。 读得很好!你将墨梅的淡雅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这两行诗不仅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还讲了花多花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读得真不错!我们接着交流。
()组长开场白:我们小组来给大家交流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课件出示:不要人靠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读诗,说诗意:不需要那些世俗的人们来夸画的颜色好看,只求能保留梅花的清香,让它长存天地之间。
谈体会:从这两行诗中,我体会到梅花想把清香之气留在天地之间。 补充:我还知道梅花很谦虚,不炫耀,很低调,不要别人夸奖…… 齐读:我们一起读给大家听听。
组长总结: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其他小组补充。
师:你们理解得很不错!结合课下注释,这个“乾坤”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天地之间)
作者是想把什么留存在这天地之间呢?(梅花的清香的气味)
作者想留下的只是一点点清香吗?只是一丝一缕的香味吗?(不是的)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满”)这个“满”字如何理解?我们来看一看(出示“满”的三个选项)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谁来读一读? 评价:我感觉这香气还没有弥漫在天地之间。
通过你的朗读,我感觉到天地之间都弥漫着梅花的清香,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
、作者想留下的仅仅是梅花的清香吗?还想留下什么呢?
4 / 11
课前同学们查找了有关梅花的资料,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来交流一下。 预设:
我来介绍一下关于梅花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我体会到梅花( )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的寓意( ),我体会到( ) 我给大家交流一下与梅花有关的古诗( ),我体会到( ) 、作者想留下的紧紧是梅花的清香吗?你猜一猜还想留下什么呢?(梅花的气节、梅花的精神、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走进诗人王冕,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老师这里有两则关于王冕的小故事,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从这些故事中,你觉得王冕是什么样的人呢?(两名学生说)
、答应求画他可以得到金钱,选择做官他可以得到权力,这些对于王冕来说不过是浮云。王冕就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王冕的淡泊与梅花的淡雅是一样的,他就像这墨梅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齐读,一个优生读。)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就是王冕。
这样的王冕我们怎能不敬仰?让我们带着这份敬仰一起读——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板书:只留?)对呀,王冕就是这样的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墨梅》这首诗,还认识了王冕这个人,让我们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吧!(齐读)
四、回归整体,总结感悟
、同学们,《墨梅》这首诗前两行介绍了梅花生长的地点和花开的样子,后两行借梅花抒发了自己的志向。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来表达自己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这种写法叫——(板书:托物言志)
、课前我们观看了微视频,进行了自学。(打开微视频,播放到:)《墨梅》这首诗借梅花由物到人,表达了王冕什么样的志向呢?(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通过今天这首诗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托物言志这种写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5 / 1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0《古诗两首:墨梅》苏教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