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听辨音程
先听一组,并模唱。
音程连接,低声部唱根音,高声部唱冠音。 交换位置,边聆听边唱。
二声部练习:两声部一起进,加节奏。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音阶练习 顿音练习
二声部声部小品 三.基本练习 节奏练习
音准练习:复习G大调在线谱中的位置 四.复习歌曲:《甜甜的咧》 五.新课教学
导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歌曲,描写了农村儿童纯 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听录音欣赏歌曲 曲式分析:共六乐句
分乐句学习歌曲:跃过第四乐句,按节奏、音准、视唱步骤进行,遇到困难处反复练习。 完整视唱慢板部分 视唱歌曲曲谱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跟琴唱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音阶练习 顿音练习
二声部声乐练习 三.复习
视唱曲谱,注意两声部和谐。 听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歌曲的情绪:欢快
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最适合表现歌曲“中速、稍快”
前两乐句:感情平稳,但略带俏皮,描写了孩子得意的神情,音量不要太强, 但每乐句的前后乐节在力度上作前强后弱的对比。
合唱乐句是歌曲的情绪,气氛最为热烈,要用“f”力度来表现,母子(女) 俩的欢声笑语和愉快的心情,断音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末尾一句要唱得连贯、亲切,最后以“mp”的力度结束全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听辨音程
听辨每组的主要音程
唱出音程连接,分唱根音、冠音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初听:先从整体上熟悉歌曲 介绍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再听:将乐曲分段 分段欣赏
(1)熟悉第一乐段的主旋律,哼唱
(2)精听第一乐段,听辨上下两个声部的对答旋律
(3)细听第二乐段,将此段和第一乐段所表现的情绪、意境作比较。 (4)精听第三乐段
完整复听,感受和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第六课 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二.读谱知识:常用速度标识(一)
三.综合训练:1.填写旋律的结束音 2.速度选择 四.欣赏:采茶扑蝶(长笛、大提琴、竖琴三重奏)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二.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识和它的表现作用。
三.感知竖琴的音色,了解器乐重奏的形式,扩大音乐视野。 歌曲分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一首五声宫调式,三拍子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 四个乐句(另有一个结束句) 调式:五声宫调式 调号:G大调
教学时间: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音阶模唱练习
顿音练习:声音有节奏地弹跳,唱得轻巧li la。 非连音练习:声音整齐,气流有控制。 三.基本练习 节奏 音准练习 四.新课练习
导语
听录音范唱歌曲
曲式分析:六小节前奏,一乐段四个乐句(四小节)结束句 歌曲分句学谱
完整视唱歌曲,老师指挥。
强弱记号,恰当地运用歌曲中,跳音记号唱得轻巧。 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听琴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一、二乐句跳音部分,唱得有弹性,其余部分用连音唱法演唱,二乐句是一乐句的应答。第三乐句弱记号要唱得轻柔,表现有趣及疑问的感情。第四乐句强记号与第三乐句造成对比,唱得要情绪热烈、天真、活泼。结束句渐弱记号和“p”要正确地表现出来。演唱记号作速度渐慢处理,最后两小节恢复原速,这样可以增添活泼、俏皮的情趣。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音阶模唱练习 顿音练习
《半个月亮爬上来》二声部练习 《小羊羔》二声部练习
以上练习要求:声音整齐,声部和谐 二.读谱知识
演唱《小羊羔》用稍快的速度,如速度较慢,就无法表现小羊羔欢蹦乱跳的 形象,所以速度对表达音乐情绪,塑造音乐形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速度”指音乐进行时的相对快慢程度,速度用语标记在一首音乐曲或歌曲开 识处的谱表上方。
一提起速度,就与快、慢有关。一般情况下,表现欢快、活泼、热情等与快 速相关;表现沉痛、庄严、赞颂等与慢速相关。 音乐术语与中文标记对照 三.新课教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曲非常活泼,用明亮而富 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演唱歌曲,注意情绪。
歌曲演唱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练习,给第四乐句加上二声部。 竖着对位写作
完整视唱这一乐句,分声部。 加歌词演唱歌曲 完整演唱歌曲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和声练习:强弱变化要靠气息控制 音阶练习 顿音练习
《可爱的小羊羔》
二.继续学习歌曲
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学习了歌曲,并且为歌曲创作了二声部歌曲有几个地 方需要再进行细致处理。
2.一、二乐句唱得有弹性,表现出天真活泼的感觉,后面唱得柔美、舒展,显 得亲切温情,表现了儿童的两个侧面。第三乐句弱记号要唱得轻柔,表现疑 问的情感。第四乐句唱时要情绪热烈、天真活泼。结束句要正确表达出来。 3.四乐句我们创作了二声部把它记在书上方。 4.边讲边请同学练习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综合练习
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音写入旋律的最后小节,作为结束音。练习(1)应用(小 快板),练习(2)应用(中板)
回顾视唱19页的练习与26页的练习在色彩上比较。民族宮调式和大调式一 样,比较明亮。民族羽调式和小调式一样,比较柔和暗淡。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教学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长笛、大提琴、竖琴三件乐器的重奏曲《采茶 扑蝶》。
重奏:是多声部乐曲的一种演奏形式,每个声部由一件乐器担任重奏,按声 部或演奏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无重奏等。 初听:乐曲根据福建民歌《采茶灯》改编
(1)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听辨出长笛和大提琴的音色。
(2)结合挂图和音响,使学生知道竖琴是管弦乐队中富有特性的拨弦乐器,竖 琴音色柔美清亮,作品中常用它的演奏来表现水波流动、优美宁静地景象。 复听:老师黑板上出示两个主体旋律,通过视唱或听来熟悉主题,音调可让 学生听音定调。 分段细听:
(1)听辨两个主题的速度、情绪
(2)听辨同一音乐主题经过种种变化后的重复出现
(3)乐曲的第一部分中,主题旋律出现了三次,每次担任演奏的主要乐器都不 同。第一次(长笛)第二次(竖琴)第三次(大提琴)
(4)当你听到新的旋律出现时,请举手表示,这就是乐曲的第二部分。 (5)乐曲的第三部分旋律与第一部分相同,演奏的乐器是(长笛)
这首乐曲根据民歌《采茶灯》加工整理的民间歌舞《采茶扑蝶》。乐曲主要内
容表现采茶上山坡、过小桥、穿茶丛、摘茶、拣茶、筛茶等劳动,以及扑蝴蝶、追逐嘻戏的场面。
再听:感受音乐所概括地表现出来的劳动、嘻戏的活泼节奏和欢快气氛。 谈一谈你对乐曲中两个主题旋律的不同感受。
回顾《单簧管波尔卡》、《天鹅》和《采茶扑蝶》思考 曲 名 速 度 情 绪
单簧管波尔卡 快 速
欢快、活泼、热情 采茶扑蝶 中 速
优美、从容、雄壮 天鹅 慢 速
沉重、庄严、赞颂 第七课 童谣 教学内容: 一.歌曲:童谣
二.综合训练:1.拍号和节拍的练习 2.听辨二声部旋律 三.欣赏:天黑黑(童声合唱) 教学目的:
一.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一个降号的调),继续加强流动“do” 的首调概念。
二.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三.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 歌曲分析:体裁 中国民歌童谣 曲式分析 一乐段四个乐句 调式 C调式 拍号 2/4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几种调式的音阶?“do”分别在什么位置? C大调的“do”在下加一线,G大调的“do”在第二线
我们知道“do”是个流动的“do”,五线谱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作为do,do 流动到什么位置,什么位置上的音名就是什么调式。
如果“do”流动到第一间,整个音阶的位置就要从第一间往上排列,依次一、 二、三间,do mi sol,二、三、四线为re fa la do’ 音名的排列顺序是:C D E F G A B 三.新课教学
在三年级我们欣赏过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河北民 歌《童谣》。
打开书29页,听老师演唱歌曲。
曲式分析:划分乐句 一段体 六个乐句 节奏分析 分乐句视唱
分析旋律特点:一、二乐句,四、六乐句相同 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