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
试文综地理试题
2020-03-23 00:01 哈尔滨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祝考试顺利◆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近期表示,将考虑对抛弃式咖啡杯征收最高0.25欧元的“拿铁税”。据此完成1~2题。 1.征收“拿铁税”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税收,货币回笼 B.抑制消费,缓解供求矛盾 C.改变观念,保护环境 D.刺激自携环保杯产业的发展 2.此举措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A.抛弃式用品产业规模缩小 B.咖啡及相关产业没落 C.人们喝咖啡的习惯逐渐改变 D.失业人口增多
2019年12月16日,某地大雪初晴,气温下降。图1为当地居民拍摄的日出景观,当日昼长为6小时。据此完成3~4题。
3.出现此次大雪的天气系统是
A.冷气团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4.此时,该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世界范围内,在一些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城市面临城市收缩问题。影响我国城市收缩的常见要素有:资源状况、产业活动、地理位置等。据此完成5~7题。
5.导致上海附近城市发生收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自然资源短缺 B.承接产业转移 C.地理位置偏远 D.产业结构不当 6.城市收缩易导致的结果是
①人口减少 ②环境退化 ③空间收缩 ④交通拥堵 ⑤经济衰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7.对城市收缩可起到较好抵御作用的是
A.高校、大型交通枢纽 B.商场、汽车修配厂 C.大型影院、批发市场 D.三甲医院、小学校
碧根果是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一种山核桃。目前,中国种植规模已超过美国主产区,但产量仍接近零。中国是美国碧根果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碧根果消费量约占全球的1/5,但2019年下半年中国对美国的碧根果进口量锐减约3/4.据此完成8~9题。
8.2019年下半年中国对美国碧根果进口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产产量增加B.自然灾害影响C.其他产区品质更佳D.产品竞争力下降 9.中国将成为碧根果全球市场的新竞争者主要得益于 A.品种更齐全B.种植规模大C.栽培经验丰富D.自然条件更好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根据攀枝花市1965年~2009年降水资料绘制了该地历年年降水量柱状图(如图2),这期间年降水量的均值为791.7mm.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攀枝花市此时间段内年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历年平均年降水量接近800mm,说明降水量年内变化小 B.历年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的差值近800mm,说明年际变化较小 C.年降水量显著偏少的机率要高于显著偏多的机率 D.依据此图看不出攀枝花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11.导致攀枝花市年降水量及其变化有此特征的原因,可能是 A.攀枝花市降水的水汽来自于东南季风 B.季风强弱和地形对水汽的再分配作用明显
C.日益膨胀的人口、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了该地降水 D.攀枝花年降水量变化特征是年际变率大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的美誉,从传统冶炼到航空航天均有应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我国虽然是稀土产量全球第一大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但其中80%都是中低端产品。图5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图6与图7分别示意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与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1)简述我国稀土矿矿址点的分布特征。(6分)
(2)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6分)
(3)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现阶段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莫桑比克人口2800万,国内80%的人口主要以农业为生,最常用的耕种手段是刀耕火种,虽然几乎全国都是肥沃的黑土地,但只有10%的可耕地面积得到了使用,农业发展水平勉强可做到粮食自给。
材料二万宝项目被莫桑比克政府视为对外农业合作的典范,万宝项目由中方提供资金和技术,并且通过企业自身投资完成农田开发和水利建设等。同时,万宝项目尽量雇佣当地人或与合作
种植户合作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所得的水稻在当地销售。种植水稻的的农民经过培训,水稻单产由原来每公顷2-3吨提高到7吨。由于莫桑比克的粮食工业生产体系非常薄弱,所以万宝项目几乎是把全套的产业链搬到了莫桑比克,还专门进口了一座稻谷烘干塔。图8为莫桑比克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莫桑比克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潜力。(8分) (2)简述莫桑比克粮食总产量低的主要原因。(6分) (3)分析万宝项目引人烘干塔的主要原因。(4分) (4)简述万宝项目对当地的积极意义。(6分)
东北三省三校(东师附中、哈三中、辽宁省实验)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2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