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广州大学旅游管理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和(824)旅游资源与开发 参考书目为:
1. 高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绿色封皮)
2.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色封皮) 3. 概率:浙江大学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蓝色封皮) 4. 《旅游资源与开发》,肖星、严江平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
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的方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对于作文的学习(11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背,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点,以至于在考场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至于模板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较好,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得毫无章法可言,很乱,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来的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板,那么效果更佳。
旅游资源与开发
初试要拿到参考书(现在很多学校都不指定参考书目,这需要大家搜集信息的能力,拿到之前学姐学长的备考书目)、历年真题以及相关的笔记。
第一,看教材。如果是本专业考研,暑假开始来得及;如果是跨考,越早准备越好,因为你在复习的过程中的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
自己查漏补缺,跨考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比较吃力,建议越早越好。看教材需要看两次,每次建议看3~4遍;第一次是开始复习专业课,第二次是最后阶段回归书本;第一次看专业课需要做笔记,比如旅游资源的特点(重点)
(一) 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识记) 广域性、 区域性、 不可移动性、 重复使用性、 文化属性
(二) 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识记) 天然性、 季节性与时限性、 地带性(区域性)
(三)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识记) 人为性、 时代性、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像这样的知识点我都建议大家自己做整理,这样后期翻看的时候比较简单节约时间。要学会全面的看书,做笔记,要注意构建学科和教材的框架。第一次看完书,如果时间允许,背诵知识点;到了九月中旬,需要同学们在背诵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用方方面面的背。最后十二月份,要回归书本,重新看教材,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我还记得考了一个研教新版练习题上的原题,就是下题 旅游资源调查的涵义
答: 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有目的的系统收集、 记录、 整理、 分析和总结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的信息与资料, 以确定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 并为旅游经营管理者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幸好当时我做了这道题,而且书上的讲解也非常清晰。各位学弟学妹在做题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原题重现,立刻也会有这种情况的,可能换一件外衣但是解题步骤还是一样的,答案变问题,问题变答案。固然真题是最重要的,但是练习题同样重要啊,你找
的练习题要贴近考研出题人的风格,这样平时做一做练手到了考场上也不会过于紧张。
我当时用的是研教新版的习题集,我觉得跟真题的难度和风格差不多的,这样也不会因为到了考场上因为陌生就无从下手。所以概念也就很好理解了,实践就是,我作为主体,通过对经验和技巧的总结,然后写下来分享给你们,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也就是主观能动的,分享给你们,其实你们就是我的客人,我的客体。这个动作所呈现的结果就是写出的这一篇篇带着感情的文字,这是客观实在的并不空洞,你们通过学习再转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我达到了我知识输出去改变你们思维的目的,你们通过获取信息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其实这都是实践的过程。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也可以在分析和记忆概念的时候,不要那么教条,思维打开,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去结合现实中发生的事,去验证你看到的概念,试试看,能不能用这些理论去解释问题。
这就是对于知识的再加工,也许很多天之后,我忘记了实践的概念,但是我只要想起来我写文章的这个小例子,那对于实践的重点概念其实我就都会回想起来。
真题五年(有时间的话,近十年)的所有题都要知道大致的答案,关键是知道题型,搞清楚自己需要做的是背诵书本,还是背诵+运用书本知识点。这一点需要大家在第一次看书之后完成。
笔记,建议大家如果拿到电子版的笔记,但是需要自己增减。大家一定要找到报考院校的学长学姐或是本科的学生了解情况。考研不仅是一场考验勤奋和意志力的考试,更是一场信息战,需要大家仔细查找资料,有效甄别。
新版广州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