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G时代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养成与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苗成元 王少青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年第03期
摘要:该文简要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内涵、起源、形式、现状、趋勢,从构造多元化培养模式、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优势、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3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意识的路径,针对3类主要的电信诈骗形式给出了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诈骗;意识养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3-0041-02 1 概述
电信诈骗指犯罪分子使用手机、电脑、基站等信息设备,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话网等信息传播路径,向受害者传递虚构信息,使受害者主观意识受到干扰而发生错误行为致使个人财物遭受损失的过程。高校电信诈骗是将大学生、准大学生作为主要诈骗对象,利用他们人生阅历较浅、防骗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弱的特点,乘虚而入实施电信诈骗的行为。
电信诈骗伴随虚拟网络、通信设备和银行卡等工具的进步不断发展,利用国家社会法律和监管上的漏洞,近几年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影响极其恶劣。究竟是在哪个环节给了诈骗者可乘之机?我们不禁要问,整个社会都在思索,并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电信诈骗的特点进行深层次分析,探索关于电信诈骗犯罪的防控措施和惩治办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如何保障其不被电信诈骗伤害,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树立十二分的责任心,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心,成为花朵们坚强的守护者。 2 电信诈骗的起源、现状、趋势
我国的电信诈骗起源于90年代的台湾。随着2009年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犯罪分子忌惮于大陆严厉的刑罚,将用于诈骗犯罪的服务器等电信设备从大陆逐渐转移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但对大陆居民实施的诈骗活动并没有消减。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电信诈骗的犯罪手段更新迅速,犯罪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支持力量不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