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氢黄酮(4)二萜
(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
(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
9CH3O10CH3CH3CH3OHOHHOOCH3ONOCH3OCH3OON
(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比较各化合物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AN3CH3BN1HCH3N2CH3N1HN3CH3CH2OHN2OCONHCHCH3NCH321NH
答:A、3>2>1 B、1>3>2 C、2>1>3
6、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AOHHOOONOBOHHOOONCHOOHO(1)
ON
AONCH3HOCOCH2OHCHBNCH3HOCOCH2OHCHCNCH3(2)
HOCOCH2OHCH
HO答:(1)B>C>A (2)(2)B>C>A
7、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NH
N
N
NNNCH3
HH
NNNNN
答: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NN8、苦参中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不同?如何分离?
答: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5分)生物碱的TLC用氧化铝为吸附剂,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混合系统,如展开后有如有以下现象a化合物Rf值太小、b Rf值太大、c 拖尾 ,应分别采取哪些方法调整?
答: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季铵碱、酚性叔胺碱、非酚性叔胺碱、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答: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答案
第一章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5、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6、C;7、A;8、B;9、C;10、; 三、判断对错
1、× 2、? 3、? 4、? 5、× 6、? 7、?;8、×;9×;10?; 四、填空题
(1)醋酸-丙二酸(2)高分辨质谱(3)经验异戊二烯法则(4)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5)石油醚或环己烷(6)甲醇(7)17(8)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9)酸性和中性化合物(10)碱性化合物(11) 五、简述题
1、(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
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