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公司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一、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

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对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进行策划,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编制、控制措施和时间进度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做了安排,明确环境因素识别时态、状态和情况状况,推荐评价方法。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用适宜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和评价。保证了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评价方法适宜、评价标准准确、评价结果有效。

二、 各单位环境因素评审情况及结果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从去年1月上旬开始,各单位建立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过程记录,从涉及产品、活动、服务三方面的基层单元做起,进行调查,对识别情况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评审。

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确定的识别评价方法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所辖区域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平衡、排序和汇总,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完整的识别评价结果记录。

1、识别原则

各单位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全面性、评价充分性和方法适宜性,确定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控制重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识别原则,评价方法以保证识别的符合性:

(1)环境因素识别时是否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

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种类型的环境影响是否进行了识别。

(2)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明确环境管理污染减排控制的对象,为此识别是否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

(3)识别时应具体、准确,明确其环境影响,细化到可以进行验证和追溯,重点为不利的环境影响。

(4)对有毒有害化学品进行重点识别和评价,对运输、储存、使用、报废、收集、处置过程中可能的危害、火灾、泄漏事故等紧急状况的造成环境影响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应急方案和日常管理程序。

(5)对活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分析,了解掌握导致环境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设计开发、制造过程、包装和储存及运输、承包方和供方的环境表现、废物管理、原辅材料和能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分销和使用及报废、设备、管理、员工。

(6)充分考虑建设项目、产品、工艺、活动、服务发生的变化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变更以及发生异常变故,对环境的影响的变化。

2、评价准则和方法

推荐是非判断法和多因子评分法。 (1)是非判断法注重了以下准则:

①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限期替代使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未做合理处置的,超标排放污染物等;

②列入国家《危险货品名表》或产生的废弃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

③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环保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构关注或要求控制的环境因素;

④异常和紧急状态下预计能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潜在的化学品泄露,燃料隐患,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的排放等);

⑤虽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排放频率或排放量大的。

2 综合打分法:

不符合直接判定法条款的环境因素,采用综合打分法评价,当M值大于等于600时,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2)五因子评分法注重了以下准则: ①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② 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 ③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④ 控制状况; ⑤ 相关方关注程度。

各评价因子的打分标准如下:

A——环境影响发生频率 B——环境影响规模 等分环境影响规模 C——相关方关注程度 D——环境影响恢复能力 发生频次 级 等1 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 相关方关注程度 级 值 分5 值 级 等分值 等3 级2 4 3 5 4 2 1 1 2 5 3 4 5 等分1 影响范围很广 5 影响的可恢复性 级 值 E——环境影响程度 2 影响扩散至周边地区,较广泛 4 每日少于一次至每周一次 4 政府、社会等相关方较为关注或周1 一年以上可恢复或不可恢复 5 5 环境影响程度 围居民投诉 分3 影响不仅在公司,周边也受轻微影响 3 每周少于一次至每月一次 3 2 半年至一年内可恢复 4 值周围居民抱怨或公司员工投诉 4 输入型环境因素输出型环境因素 4 影响范围仅限于公司区域内 2 每月少于一次至每年一次 2 3 一周至半年内可恢复 3 危害程度或产生量极大,可造成大公司员工抱怨 3 用量或消耗量极大,浪费严重 5 5 影响范围很小,仅在排放点附近 1 气、水、土壤质量的改变 一年以上一次 1 4 一天至一周内可恢复 2 周围居民或公司员工偶有不满 2 危害程度或产生量较大,可影响大 5 一天内可恢复 1 用量或消耗量较大,浪费较大 1 气、水、土壤的质量,或造成人、畜4 不关注 用量或消耗量一般,常有浪费现象 用量或消耗量较少,偶有浪费现象 中毒 危害程度大,但排量少,影响人、畜健康 危害程度较小或虽无害但排放量较大 3 2 1 用量或消耗量很小,基本无浪费现象 用量或消耗量较少,偶有浪费现象 3、评价过程 (1)各单位依据产品、活动、服务的复杂程度和人员的能力,选择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定性和量化结合,力求使评价客观、准确。

获取适用、量化可操作的法规要求,结合生产\\活动\\服务过程实际中的涉及因素,各单位选组应用适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确定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清单中明确法规具体要求,在进行重要环境因

素的评价的同时,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法规符合性进行了确认和评价。

(2)为满足管理控制要求,细化评价环境因素成分和组分,明确各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便于运行控制减少或消除不利的环境影响和监视和测量的验证和追溯。

(3)各单位评价具体,结果突出明确重点,依据职责和运行活动区域,细分各过程,按照采购、运输、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流程的输入输出,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完善了控制策划和控制实施。

(4)对识别的环境因素逐个逐条对照法规要求,完善控制措施,对关键环境因素进行了合规性的检查,控制有效。

(5)各单位编制了年度环境因素评价报告,注重了过程的记录和评价。

4、评价结果

经过综合评价,汇总审核确认,共识别出环境因素325个,经过评价确认重要环境因素114个。

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情况

在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过程中,将法律法规符合性、节能减排目标及要求符合程度、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资源消耗控制做为衡量重要环境因素的重要依据,对应该充分体现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环境因素实施重点识别和评价,本年度通过识别评价未未发现正常状态下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环境因素和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如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等)的环境因素。

对识别评价出的控制重点在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改造、能源资源节约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应急设施维修、工艺改进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制订了8项环境管理方案,对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目标绩效、措施和进度要求、资金和责任人。通过制定落实控制措施,建立完善操作管理规定,对识别评价出的环境因素实时控制,为完成减排目标奠定了基础。

(1)识别、评价环境因素时能够比较全面地考虑污染物排放,而在识别源头避免或减少污染物产生方面考虑相对薄弱。对正常状态下的环

境因素,对设备发生故障、定期维修、人为失误、生产过程中超量造成的异常或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识别有遗漏。如生产部识别出的锅炉烟气麻石水膜除尘中喷淋污水水处理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在喷淋水水源出现异常情况时,为保证除尘效果和避免设备损坏,应完善喷淋水供应应急预案。

(2)识别和评价的产品、活动、服务范围覆盖上报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范围有遗漏。

(3)各部门间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6、控制重点

依据对重要环境因素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要求,各部门对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制定了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或进一步完善控制程序、作业指导,对其进行控制。根据影响程度和范围,关联节能减排目标或环境影响程度的以下4个重要环境因素做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控制管理。

(1)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2)生产废气达标排放。 (3)生产废渣及固废物规范处置。 (4)化学品泄漏事故。 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应急措施

(1)重要环境因素状况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和《富远稀土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制定污染减排实施方案,提出指导性减排措施,落实责任,明确进度和减排具体目标。从提高意识,强化监管作出规定。

(3)建立节能减排考核目标和考核办法,规定考核原则和流程,并实施年度考核。

(4)完善污染减排情况月报格式和报送信息内容,明确相关要求。各单位按时报送有关节能减排、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的信息。

管理者代表 2013年4月15日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公司****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一、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按照公司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vtm28zsyq7wp9920czo7b3ef97x1a0101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