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度的班主任
做班主任工作已近二十年时间,随着一批批孩子的毕业和新一批孩子的到来,我逐渐意识到,做好一个班主任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既要学会做严父,更要学会做慈母。
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种“度”。
一、处理犯错学生时要冷静有“度”
毛泽东曾说过:“对待思想问题,要说服,而不要压服。压服的结果往往是压而不服。”现在的中学生自尊心强而且内心较为脆弱,如果教师在班级当众批评学生,他们常常会耿耿于怀,要不就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听你的。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总有学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更有甚者,完全不把教师放在眼里,我行我素。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管,但又不能当众批评,这对老师来说是个挑战。学生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去管,但是狠狠批评不可取,只做好朋友也可能并不奏效,我们是否应该另辟蹊径呢?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度”,面对学生,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班级中有这么一位女生,她上课时老低着头,观察后发现,她是在偷偷看漫画书。我先是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暗暗提醒她,希望她收起书,可是她回答完问题,没过一会儿就又低着头如痴如醉地看起来。我不想点名批评,也不想在课堂上因给她做思想工作而耽误其他学生听课的时间,于是我站到她旁边讲课。我想那时的她肯定如坐针毡,见她默默收起了书,我便离开了,一会儿她又看起来,我又走到她身边讲课。如此来回反复,一节课也基本结束了。可是之后她再也没有在我的课堂上看过其他的书。整个过程中,其他学生并不知道其中发生的一切,只有我和这位女生心知肚明。她的家长后来告诉我,这位女生说喜欢我。其实我根本没有找她谈过话,也没有另外辅导过她。回过头想想,如果我当时严厉地批评了她,特别是在班级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指责她,可能会导致该女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会对自己后续的教学起到反效果。
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冷静而不能急躁,要照顾到学生的面子,切勿当众批评,采用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我放弃
了言语说服而付诸行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把握好冷静这个“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规范班主任自己的言行,要示范有“度”
教育心理学以为,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构成的主要时代,可塑性和可变性大,模拟性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存在强烈的示范性,甚至于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班主任必须讲师德、重修养,做学生的楷模。有了美好的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静思己过,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以实际行动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合作;才能将自己的工作置于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下,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以真诚促进“差生”向好的方面转化,同时自己也不断取得进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我们往往因为放不下架子而不愿承认自己由于方法过于简单或粗心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对自己有“度”。我的理念就是:我是一个成年人,再犯不该犯的错误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而孩子毕竟还是个孩子,他们犯了错误需要老师的引导。
学期开学,学校要求做好常规礼仪教育,可是讲了很多次,很多学生还是无法做到看见老师就立马打招呼、鞠躬之类的基本礼仪要求。我后来发现责任在于自己,没有要求自己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后,在上课前和下课后,我按照学校的要求给学生鞠躬,不约而同,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会还我一个幅度更大的鞠躬。在放学时,每一位同学都会来到我身边轻轻地对我说一声:“老师再见!”《弟子规》告诉我们:“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以德服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三、把握好与家长之间交流的“度”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接待家长来访时,就要求我们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尤其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问题,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就拳脚相向。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还可能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对班主任极为反感,觉得老师很可怕、很可恶。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最好采取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教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
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在家访过程中,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老师来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一定要事先声明:千万不能打骂孩子,要耐心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再对症下药。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要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不夸大问题,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未来可期,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要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一定要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头痛的就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于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对学生关心备至,并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与家长一起分享,我们就会与学生家长成为朋友,学生家长也就会和每一位老师亲近,而家长也会成为我们的左膀右臂,那我们的工作就会更轻松、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