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解析:B 【解析】 【详解】
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气体燃烧生成了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该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A、该气体不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三种气体不一定都存在,如可能只含有甲烷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也可能是甲烷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 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
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 D.已知:3Mg+N2解析:D 【解析】 【详解】
A、燃烧若利用不当会造成火灾,不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故错误;
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还有其它的方式,如太阳能、核能、其它的化学反应等,故错误;
C、只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才能能燃烧,故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故错误; D、3Mg+N2
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正确。故选D。
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A.CO(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洗气 B.CO2(HCl): 通过饱和NaHCO3 溶液洗气
C.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解析:A 【解析】
A.CO(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洗气,可以除掉水蒸气,得到纯净而干燥的一氧化碳;B.CO2(HCl): 通过饱和NaHCO3 溶液洗气,可以除掉氯化氢气体,但会引入水蒸气,应再用浓硫酸干燥;C.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滤渣,要得氯化钠,应将滤液进行蒸发结晶;D.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会导致主要成分铁被反应掉。选A 4.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B、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C、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故错误;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A。
5.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
D.观察颜色可区别氯化钾与磷矿粉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正确。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故选项说法正确。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钾,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磷矿粉呈灰白色,氯化钾为白色,可以将磷矿粉区分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
6.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解析:A 【解析】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②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都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7.某同学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下图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 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解析:A 【解析】
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皮蛋的PH大于7,显碱性,食醋和皮蛋能够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把皮蛋的涩味除去.故选项正确;
B、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酱油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D、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葡萄.故选项错误.
B.牙膏是中性物质 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
故选A
8.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 解析:A 【解析】 【详解】
灭火的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着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①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而端油锅是非常危险的;故①做法不恰当;
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到达灭火;故②做法正确; ③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易引起酒精灯内燃而发生危险。故③做法不恰当;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④做法正确; ⑤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⑤做法不恰当;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故⑥做法正确; 故选A。
9.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故D正确。故选C。
10.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解析:C 【解析】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故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5%。故选C。
11.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