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审美艺术探析
一、三维动画概述
三维动画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科技含量较高,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影视艺术。其中国产的三维动画以笔者很喜爱的、口碑不俗的《大圣归来》为代表,都是依赖计算机而生成的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三维动画是根据三维动画软件制作而来。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设计师会根据这个世界中要表现的对象的尺寸、大小、位置等建立一个模型,并对这个对象赋予新的颜色、材质和肌理;再设置光源以及模型的运动,通过模拟摄像机的镜头进行全方位的运动,最后输出动态的画面。简而言之,即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创造,最终形成真实的动画。三维动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向人们展示了技术美、造型美、意境美等。三维动画是以科技为根基的,门槛低,其根据艺术表现技巧,多方位地展示了立体变化的美。在制作和欣赏时,需要加入丰富的想象力。三维动画是一种影视艺术,它的信息载体是图形,包含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享受。传统的影视艺术虽然也满足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审美,但动画所带来的美感远比传统的影视艺术多得多。它涉及角色、构图、摄影机角度等多方面的制作,人们在欣赏三维动画时,能够参与互动,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一)三维动画技术萌芽阶段
20世纪末,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开发为三维动画技术做了铺垫。
其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为三维动画领域中的探索者,于1984年创作了第一部3D短片《AndreandWallyB.》;1986年在自动产生阴影、动态模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在尝试新的技术。
(二)三维动画的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期,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1》的诞生可以当作三维动画的起步。在这个阶段,电脑数字动画和数字化的讲故事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三)三维动画的飞速发展阶段
19世纪初,随着福克斯和梦工厂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动画艺术的唯一支撑也不再是计算机三维技术了。这个阶段的作品更加凸显人性和电脑的结合,动画故事都充满了感情色彩。
(四)三维动画的鼎盛阶段
20XX年至今,都是三维动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作品数量激增,作品覆盖范围也扩大至全世界。国外有《汽车总动员》《超人特工队》《疯狂动物城》等优秀作品;我国近年来也生产了《熊出没》《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为代表的技术过硬、口碑不俗的三维动画片。总之,整个三维动画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蓬勃发展的状态。
三、三维动画的主要应用领域
本文主要探究三维动画在动画角色中的作用和角色动画的制作。电脑角色的制作主要归纳为七个步骤:第一,制作分镜头,绘制画面的分镜头运用。依据创意的剧本,制作出分镜头,再绘制出画面的分
镜头运动。第二,建立模型。在三维动画中构造故事的角色、场景和道具的模型。第三,制作故事板。模型的制作是根据剧本和分镜头故事制作的。第四,色彩、质感等的设定。依据剧本对三维动画的模型进行色彩、质感等设定。第五,动作设置。根据故事情节,对三维动画中的角色进行动作的设置。第六,灯光设定。对三维动画场景用灯光,渲染气氛。第七,后期制作。后期配音、字幕、特效、音效、背景音乐的匹配。当然三维动画还在建筑、医疗、科研等领域都有所应用,但不是笔者主要研究的方向,故不再篇幅阐述。
四、三维动画中的美学研究
前文有提到的,三维动画主要有技术美、造型美、意境美的特点,笔者将对这些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一)技术美技术美是指技术活动与作品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技术美和技术紧密联系,技术成就技术美。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影视艺术,依靠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各个作品中,从简单的肢体动作再到具体的面部特征(如《棋局》中老人的皱纹),每个细节都得到了完美体现,从光效、形态等方面来看,这都是高科技支撑起来的。视觉观感的改变,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二)造型美三维动画艺术有着美术绘画色彩、构图等造型特点,它是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就造型来说,角色的形态是构建视觉的重心之一,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由于动画在虚拟的环境中受到限制,可以适当地放大一些细节,以造成视觉冲击。
(三)意境美动画的创作者用虚拟的影像把人们的意识带到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情景中去,以此产生共鸣,达到情感的交融的目的。创作者模拟创造另外一个场景,增强了观赏者的好奇心,使其发挥想象力,融入这个场景中去,构成了审美意境。加之当前的三维动画影片,大多走的是情怀路线,老少皆宜,使长期物质化的人们,重新唤醒起童年时代的纯真,从而感受到无比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