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动静互衬
红花绿叶,孰主孰宾?──动静互衬
[基础知识]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你能找到绝对的“静”吗?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都会得出正确的答案。然而,我们讨论的不是哲学,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动”和“静”,即肉眼所能辨别的“动”与“静”。什么是“动”?辨得出活动即是“动”;什么是“静”?辨不出活动就是“静”。
“牡丹虽好,绿叶扶持”,而绿叶何尝不需红花的点缀呢?就是这一组动静之间的矛盾组合,会为你的文章增光添彩。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乍看似乎矛盾,然而,如果不是那座林子“静”到了极点,你能辨出蝉鸣吗?如果不是那座山“幽”到了极点,你能辨出小鸟的啁啾之声吗?可见,你如果能在“静”景中搀入一点“动”,就能更显静境之“静”。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也是以动写静,有意识地注意动静搭配,取得了极为动人的效果。此乃“静”为主,“动”为宾。 同理,为了表现“动”物之“动”,你可以特地为它安排一个“静”的环境,也就是说,以“静”为背景表现“动”,那不就更显“动”者的风采吗?就如茅盾写《风景谈》,为了表现“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主旨,特地渲染了作为“自然”的沙漠的苍茫寂静,以反衬作为“人类”的掌着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的沙漠中的驼队。此乃“动”为主,“静”为宾。
有时候,“动”与“静”是平等的,无所谓谁“主”谁“宾”,两者在同一个场合中平起平坐“和平共处”。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你可以借此表现全面的、完整的景物。
[例文赏析]
㈠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在那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碧野:《天山景物记》)
无疑,这段文字中作者欲表现的是原始森林的深邃幽静;然而,“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
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却似乎是矛盾的组合,再添上“远处的几声鸟鸣”,岂不是不伦不类?不,静和动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体,以动写静,更显其静。试问,如不是万般的寂静,哪能分辨出上面所说的那几种声音?
㈡
月色分外皎洁,照得我欲眠还觉,睡意全无。于是轻轻地打开床灯,披衣起坐于窗前。推去窗扉,一股新鲜的空气拥窗而入,几乎将人袭倒。我禁不住舒展双臂,深深地吸入一口,直觉沁入丹田。再吸一口,细细品味,感到凉凉的,爽爽的,略带点儿甜味。我不能自已,索性双腿盘坐在椅子上,作趺坐状,一边贪婪地吸气,一边闭目养神,清除杂念,专注地听着这密林深壑中夏夜的动静。忽然有一种声音,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反复萦绕耳际。其为形也,初则似起于密林之末,幽谷之底,渐渐地穿树透木,越山渡水,由远而近,逶迤而来。如泣如诉,如哀如怨,若屈原之吟泽畔,明妃之征漠北。继则呜呜作响,轰然而至,似天风云涛,排山倒海,如刘邦之唱大风,慷慨苍健;项羽之歌虞兮,悲壮凄惶。终又飘然而去,且行且邈,余音袅袅,悠然旷然,犹老聃之出函谷;陶潜之诵归去。其为神也,轻松愉悦,似春江月夜;潇洒飘逸,若渔舟唱晚;苍凉凄切,如阳关三叠;婉转悠扬,比二泉映月。其为用也,则师旷之调琴,遇高山流水;弄玉之吹箫,有凤凰来仪;李凭之弹箜篌,石破天惊;京女之拨琵琶,泪湿青衫。直听得山更幽,林愈静;天更空,月愈明;水不流,云凝停。韵勾三魂,律动五脏,飘飘欲仙,如颠如狂……
投宿灵谷,夜听得意,差点使我忘乎所以,一时竟不知我之为彼也抑或彼之为我也。 (徐宗文:《夜听灵谷》)
“月色分外皎洁”,作者“欲眠还觉,睡意全无”。正因为静,作者才能辨出那“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万籁之声;正因为静,作者才能有暇发挥自己的想像功能,想像着“屈原之吟泽畔”、“明妃之征漠北”、“刘邦之唱大风”、“项羽之歌虞兮”……给万籁之声以人的各种情感(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不同的人生感悟呢?)。写“动”(声)是为了表现“静”,正如作者在段尾所说的那样,“直听得山更幽,林愈静;天更空,月愈明;水不流,云凝停”。
㈢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声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飘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钱钟书:《围城》)
无论是“琐琐屑屑地在夜谈”的小虫,还是“齐心协力地干号”的蛙群,甚至是“优游来去”的萤火虫,确实让人觉得“热闹”。然而,如果不是在月光倾泻下的深夜,如果没有寂静深夜的反衬,这样的“热闹”还能成为“热闹”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吗?此为以静写动。
㈣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已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茅盾:《风景谈》)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是茅盾《风景谈》的主旨,也是这个选段的主旨。选段中的“自然”就是沙漠,选段中的“人类”就是掌着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的沙漠中的驼队。既然说“人类更伟大”,那么,这“人类”就是选段之主,而选段前半部分对苍茫而“又是那样寂静”的沙漠风光的描绘,就是为了表现驼队出现时的一刹那的惊异,以沙漠烘托人类,更显“人类更伟大”。
㈤
步出范文穆公祠,再回到行春桥上,正夕阳西下。这边是片片碎金撒入粼粼湖水,归帆点点,渔歌互答。有谁能说这一湖碧水美不过十数年前的块块农田!这边是一抹余辉勾勒重重屋脊,粉墙鳞次,黛瓦栉比。有谁能说这修葺一新的范文穆公祠比不上十数年前的断瓦残垣!
(贾 沦:《寿栎堂前觅诗情》)
例文是真正意义上的动静结合,其目的是为了表现一个或一组完整的景物,无所谓谁主谁从,谁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