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目现场布置的一般要求及原则
①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如仍满足不了需要,再建临时设施; 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③平面布置要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并做到规模适宜、分区明显,顺序流畅,方便施工;
④平面布置应设在正式工程的边缘,不得占用正式工程位置; ⑤应靠近运输道路,以方便运输; ⑥符合防火安全的要求。 2.5、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施工用电
项目现场临时电力线路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和脚手架上,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档距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
支线架设和现场照明。配电箱引入引出线应有套管,电线上进下出不混乱。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记,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现场照明一般采用220伏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安全电压。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2.4m,碘钨灯应固定架设,保证安全。
电箱(配电箱、开关箱):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地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电箱的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2)施工场地
要做到平整或基本平整,加强施工场地上的材料、设备、构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有序管理,方便施工,提高工效。
1)现场安装工程用材料、半成品、配件、通用设备、非标设备等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进行定置堆放。各种材料、半成品、设备要做到有序排列,堆放整齐。
2)现场安装用施工设备应按施工平面指定的位置放置。
3)电焊把线、小型电动工具的电源胶皮线、临时照明线、临时供水的胶皮管等要做到摆放合理、相对集中、有序排列,禁止乱扯、乱拉和乱挂。电焊把线的胶皮要无破漏,禁止电焊把线与起重用钢丝绳交叉在一起。
4)现场安装使用后多余的边角余料:能够使用的应该分类分规格摆放在现场的指定位置,并做好标记;无法再使用的应每天清理送入废料箱或指定位置,然后集中送到废料场。
5)项目现场临时设施搭设标准
①料场场地地坪应比四周地坪略高,根据存放材料的不同种类设计不同的基础,同时应保证材料的装卸车和运输的方便。
②成品、半成品堆放场应在施工区域布置。
③电焊机应全部放进电焊机房内,其它电动设备和机械设备应搭设防雨棚。新制作电焊机房、工具房必须按照工程管理部统一规定的图纸制作。
3、施工项目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
3.1基础资料管理
(1)建立一、二类设备台账,设备台账主要记录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功率、出厂编号、公司编号、出厂日期、调入日期、原值、重量、外型尺寸。
(2)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应包括:设备随机技术文件(说明书)、合格证、设备到货验收记录、设备技术状况评价表、大修资料、事故报告单等。
3.2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1)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包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2)操作人员应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四项要求”、“五项纪律”。
1)“三好”内容:管好、用好、维护好。
2)“四会”内容: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3)“四项要求”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安全完整)。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无油垢,无碰伤,各部分不漏水、不漏油、切屑垃圾清扫干净)。润滑(按照加注润滑油)。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 (3)五项注意: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4)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格执行“五不准”,即:
1)不准超负荷使用设备; 2)不准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
3)不准随意取消或加大设备的安全装置; 4)不准乱拆、乱卸和随意改动设备; 5)不准在精密设备上干粗活。
(5)实行设备“三级保养”制:
1)一级保养:每班一次,由操作者进行。
2)二级保养:保养周期一般设备每半年一次,复杂设备可分二次搞定,以操作者为主,必要时维修人员配合。
3)三级保养(小修),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者参加,保养周期每年一次。 4)租赁的设备,要验证出租方的资质、产品的合格证、年检表记录:并对设备进行检验(试车),合格后方可使用。 (6)对设备的技术鉴定总要求
1)所有设备在使用前均应按要求进行设备技术鉴定。
2)设备使用单位或工程项目经理对其提交技术鉴定的设备有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要承担一切后果。
3)参与设备技术鉴定人员对鉴定结果的真实性负责。对因鉴定玩忽职守造成其后果承担责任。
4)设备主管单位的相关人员必须参加现场的技术鉴定,当对鉴定过程及结果发生异议时,主管单位领导应提出处理意见并书面报告,由总工程师审批。
5)购置大型、高精设备的鉴定需由总工程师审批,其余设备的鉴定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6)技术鉴定单由使用单位填写一式二份(使用单位和主管单位存)。 3.3施工现场物资管理 (1)计划采购管理
1)采购员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工程项目施工预算、材料清单等资料,核算物资需用量,及时编制物资需用(平衡)计划和采购计划。
2)严格执行公司物资计划审批程序。物资需用计划按业主要求报有关部门审批,报出前需经公司有关负责人审核。杜绝无计划、超计划或计划审批手续不齐全采购,禁止非供应人员进行生产物资的采购。
3)项目部必须按照公司管理规定全面实行限额供(领)料,搞好物资核销。采购部门既要保证物资的及时、均衡供应,又要控制材料成本,做到管供、管用、管节约。
(2)现场仓储管理
现场库房、料场的位置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选择和布置,做到布局合理、位置适当、整齐紧凑、道路畅通、便于排水防洪、无积水,利于加强物资管理,方便施工生产,以达到“方便、经济、安全”为目的。
保管员应依仓储材料的出入顺序、包装方式等规划所需库位及其面积,以使库位空间有效利用。
(3)库位配置原则应依下列规定:
1)配合仓库内设备(例如搬运工具、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照明、电源等)及所使用的储运工具规划运输通道。
2)按照材料和半成品类别分区存放,以利管理。 3)收发频繁的成品应配置于进出便捷的库位。
4)将各项材料、半成品依品名、规格、型号划定库位,并随时显示库存动态。 (4)成品堆放
依材料、半成品包装形态及质量要求设定材料、半成品堆放方式及堆积层数,以避免成品受挤压或倒塌而影响质量和贮存安全。 (5)储存管理
材料、半成品入库后要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及时入帐,发放时要办理出库手续,及时出帐,做到日清月结;管理员应对库内材料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6)消防设施
仓库内一律严禁烟火,应于仓库明显处悬挂“严禁烟火”标志,并依工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定设置消防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或失效,应立即申请修护补充,并配合公司消防训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7)库房管理应注意事项
1)制定库房管理制度并明示。
2)仓库内应经常维持清洁,并随时注意通风情况。严格按有关规定布设照明设施。
3)油料、油漆、胶类以及其他易燃品材料应与其他材料隔离保管,并于明显处标示“严禁烟火”并办妥保险,焊条、防潮砂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库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