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东南大学机械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和(915)机械原理或(972)运筹学 参考书目为:
1. 《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
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的方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对于作文的学习(11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背,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点,以至于在考场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至于模板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较好,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得毫无章法可言,很乱,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来的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板,那么效果更佳。
(915) 机械原理
专业知识复习方面要难一些,但是再难书多看几遍也就会了,真的就是这样。总结起来就是多看书,我这每本书至少看了6遍,还自己整理了笔记,比如以下这些重点知识:约束和自由度的关系、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形式、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轮传动间的可分性、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机械平衡的目的、静不平衡现象。
总结起来考试并不难,就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下足功夫,啃透书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样。当然能拿到老师的PPT还是建议大家去搞到,因为出题的都是本院的老师,老师想说想考的重点都在PPT上。怎么说呢,自己其实考的也不是很高,不是大牛,只是恰好幸运的进了,写下一些个人经验给大家参考,但是也希望大家能按照自己的路和规划走下去。
备考专业课,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四五遍的书并做了三遍笔记,第一遍笔记很详细地写下基本的知识点,第二遍则列出书中每一章节大概的知识框架,第三遍则要编织出一个知识网,搞清楚各个章节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是一定要做的,我做了两三遍的课后习题,并有选择性地做了些研教新版的习题,里面还有往年的原题。将题目和书上的知识点对应起来,抠字眼,把自己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一一默写下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专业课复习方面还要求你要广泛地收集有关于专业的信息。我在网上购了必备的指定教材的课后参考答案和笔记,其中研教新版的题库,里面几乎包含了往年所有的原题型。另外当学累了,我便会到网上或图书馆去查看最近的专业最新信息。这样既可以放松紧张的学习神经,也可以增加见识,培养专业思维。
教材看完之后,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把课后的习题做一下的(没说全部哦),课后习题的答案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做完习题之后就可以染指真题了,真题的做法我是这样的:一定要在熟悉课本之后再做,其次就是按照考试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做测试,做完之后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检查打分,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哪里需要加强,哪里可以适当放一放。真题尽量做个2遍以上吧,到后期的时候大家就针对错题进行复习吧,认真去研究错的原因,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是否还会再犯错误等。最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比如△☆●⊕⊙等等,哪些代表重点,哪些代表模糊不清点,哪些是自己总结的,最好这些符号能跟课本上的标注所对应,并且从始至终都用这些符号,这样对考前复习非常有用。
专业课的模拟题,我建议大家可以做一下研教新版的,我用的就是这本。号称是最权威的全书。考点覆盖全面,难度适中,其实在专业课复习中的各个阶段
都适合使用。而且重难点经典题型还配有视频讲解,能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复习、理解。只要大家善于思考,用完这本书,基础基本巩固的牢靠。
说到做题,其实公共课也是如此,公共课政治多看看李凡《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里面的解析都是根据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解析的,多体会一下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对于大家是很有帮助的。英语的阅读技巧方面,我主要还是靠做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总结很多的解题思路总结出一个阅读套路,能够轻松快速地找到定位句,选出正确答案,里面的解题方法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所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掌握了解题技巧对提高做题效率真的是非常有帮助的,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第一遍,把书通读,不要着急做笔记,把书上的知识点先理解了知道什么意思,这很重要。
第二遍,买学姐的笔记,知道哪些是考察重点,开始背诵笔记上的知识点。做书上课后题。
第三遍,买一本历年的真题题集,继续背诵知识点背一部分,对应做一部分题,尤其大题部分,做这个很管用很快可以理解、了解透。
第四遍,继续背知识点,大量找题来做,各个学校的考研真题,弄个错题本记录下来。
第五遍,默写知识点,达到脑子里能把书过下来,做真题把这些年来回重复的知识好好看。
我专业课没有报班,自己专业课底子很差。开始的时候,我就拿着书背知识点,是按照遗忘的曲线规律背的,后来就直接开始做真题,每天做一篇真题,做完从头到尾把每一句话自己读下来,包括问题,再和标准答案的专业课对照改正。
新版东南大学机械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